李志豪
【摘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對初中學生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礎有著重要的作用,支架式教學屬于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之一,其對引導學生思維,提升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廣泛的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本文簡要介紹了什么是支架式教學,并對其具體的運用做了簡要的分析,旨在為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作出貢獻。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 ?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63-02
物理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物理課本中的一些知識是很難理解的,即使教師認真?zhèn)湔n,但學生學起來仍然比較吃力,課堂教學效果并不好,支架式教學能夠通過搭建一些列的概念支架,幫助學生降低探索的難度,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潛能,提升了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合理的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支架式教學
維果茨基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是支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支架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基礎,通過多種方法有序的引導學生建構自身知識技能,并逐步提升其發(fā)展水平,近三十年來,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國外教學中比較流行。支架的原本意思指的是建筑行業(yè)中的腳手架,腳手架能夠形象的比喻成建構主義中教授與學習的理念,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在老師不斷教授、不斷引導的作用下逐漸構建知識,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到的是引導與協(xié)助的作用,教師只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情境,提出一個適當的概念框架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的去理解知識、建構知識,這與傳統(tǒng)的直接灌輸式教學是有很大不同的[1]。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支架式教學模式一共分為支架搭建、情境進入、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評價診斷等5個環(huán)節(jié),以下從這5個環(huán)節(jié)出發(fā)探討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支架搭建中的應用
支架搭建主要指的是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圍繞著當前物理學習的主題,將學生的學習任務分解開來,按照“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的要求來建立概念性的框架,在框架中有著許多個節(jié)點,每一個節(jié)點表示一個學習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創(chuàng)建出學習的情境來。
例如在講解壓力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教材上的壓力示意圖,分別歸納出有哪些種類的壓力,不同種類壓力的不同特點,同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幾種不同的情境,例如教師可以準備幾個氣球,用力按壓氣球讓學生觀察氣球的變化,或者教師可以將鉛筆的一頭削尖,讓學生的兩只手分別按在鉛筆的兩端,感受壓力變化。通過這樣的支架搭建就能夠將“壓力影響因素”以及“壓力作用效果”等知識巧妙的搭建在支架中。
(二)情境進入中的應用
情境進入主要指的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學生引入到之前設定好的情境中去,通常來說要引入的情境是整個支架的某一個節(jié)點。
例如,在講述滑動變阻器的時候,教師可以拿出以滑動變阻器原理為依據制造的可以調節(jié)燈光明暗的臺燈實物,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現(xiàn)場操作,在不斷調節(jié)旋鈕的時候讓學生觀察臺燈明暗變化,之后再出示互動變阻器,講述一下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并將其串聯(lián)到帶有小燈泡的閉合電路中,通過滑動滑片,來觀察小燈泡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中,使其能夠自主思考,滑動變阻器和調節(jié)亮度臺燈的關系。
(三)自主探索中的運用
自主探索指的是在引導學生進入相關的物理情境之后讓學生自己獨立自主的去探索情境中所蘊含的物理問題與物理原理,探索的過程首先要有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學生在自主探索開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給予適當的提示,最后爭取讓學生無需教師引導就能自己在整個框架中不斷攀升,不斷積累構建相關的物理知識[2]。
(四)交流合作中的運用
交流合作指的是學生之間針對探索結果的討論與交流,學生通過互相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將學生自身的探索結果不斷整合,從而實現(xiàn)對物理知識正確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探索之后,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
(五)評價診斷中的運用
評價診斷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客觀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自我評價、是否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建構以及對學習交流小組做出的貢獻等。這種評價能夠讓學生找出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
綜上所述,支架式教學模式是符合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其主要核心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建構知識,而不是直接的給出答案,初中物理知識學習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變化,對學生的學習支架做出適當的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南.基于支架式教學法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D].寧夏大學,2014.
[2]譚龍飛,王占平.物理概念教學中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學研究,2011,0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