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英志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下,相比于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獲取最大的教學效率的教學活動。我們現(xiàn)在大力提倡“高效”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要盡量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同時最大化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快樂中自主學習,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高中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學生還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再加上政治課所特有的枯燥、羅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攻破難題,把握住高中學生的興趣點,構建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成為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中政治 高效課堂 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政治課一般來說是最難引起學生興趣的課程之一,而高中政治教學也一直都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疤铠喪健苯虒W是政治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也要求配合死記硬背。然而,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很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那么,我們該如何積極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呢?本人在實際的高效課堂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下三點對構建高效高中政治課堂有很大的幫助。
一、學會“提問”,激發(fā)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高中政治課長篇都是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根據(jù)這些理論知識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沒有結合生動形象的實際案例,學生很難對政治課產(chǎn)生興趣,更難以融入到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去。正所謂,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問題是促使學生探究知識的動力,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源泉,因此,在構建政治課堂時,教師要懂得設置適當?shù)膯栴},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學會“提問”學生,讓學生在問題的思索過程中產(chǎn)生對政治課學習的興趣,進而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比如,在哲學思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形象的問題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深奧、枯燥的哲學觀點。同在白雪茫茫的下雪天,官員感受到的是皇家瑞氣,秀才望雪作詩,乞丐被凍的瑟瑟發(fā)抖、破口大罵。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把不同階層的人對同一雪天的不同表現(xiàn)形象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然后提問學生,“為什么他們對下雪天的感受不同”“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這種差別”“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誰決定誰”。在一步步的提問中,把抽象、深奧的哲學思想形象、簡單化,進而激發(fā)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融和、連接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樞紐,只有兩者實現(xiàn)真正的和諧統(tǒng)一,課堂教學的意義才會得以實現(xiàn)。因此,我們政治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并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真正使學生學得輕松、高效,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學會“引導”,充分發(fā)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法,想去探索新的知識,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要學會去“引導”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新的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把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實現(xiàn)探究式的學生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那么,在這樣的探究式課堂中,政治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高效的學習政治呢?所謂的探究性學習就是引導學生從問題或者任務出發(fā),通過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發(fā)展能力、思想情感等等。在實際的課堂設計中,教師通常會把政治課中的課時難點或者重點作為學生探究學習的對象,然后再通過合適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掌握其中所蘊含的政治思想。
例如,在“多彩的消費”這一單元中,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通過“我們周圍常見的消費現(xiàn)象有哪些”這一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產(chǎn)生思考,進而發(fā)問“我們高中生該如何看待這些消費現(xiàn)象”“我們該如何抵制不良消費行為”。這樣通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設計思路,來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正確看待消費,是盲目鋪張還是追求實際。教師只有明確好自己的教學任務,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高效政治課堂才會得以構建。
三、學會“引例”,體現(xiàn)政治的時代特征
新課標在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本課程要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币虼耍⒆闵顚嶋H,反應時代特征是新課程教學的一大亮點,再加上政治課本身所具有的時代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積極引用相應的生活實例,豐富課堂知識,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知道政治生活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例如,在價值規(guī)律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具體的生活案例來取代深奧的經(jīng)濟思維。如冬天的西瓜比夏天的貴,為什么?過節(jié)氣的時候,雞蛋比平時貴,為什么?大雪封路的時候,菜價比平時貴,為什么?然后再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些日常現(xiàn)象背后的價值規(guī)律。這樣親切自然的日常實例的引用,把枯燥的政治理論和日常的百姓生活結合起來,突出了政治的時代性和實用性,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高效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只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融和、相互配合,課堂的教學效率才會得以提高,高效課堂才會得以構建。因此,在實際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去,充分發(fā)揮學生政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枯燥的政治理論知識和日常的百姓生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政治的無窮魅力,真正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高效高中政治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3.
[2]王興剛.創(chuàng)新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