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冬蘭
[摘 要]反思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基本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 反思能力 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6-051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改進和完善的過程。而學習這一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地發(fā)現問題并且加以改進才能夠獲得長遠而持久發(fā)展的。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與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借助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實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升思維的能力是本文重點探究的一大問題。在筆者看來,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還將有效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遇到問題做記錄
反思其實就是要回過頭去看一些事物。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而且借助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還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對教學的認識。在培養(yǎng)學生反思能力的教學實施這一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重視的一點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反思的意識并且鼓勵學生遇到問題要及時進行記錄。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同樣也是這樣。因為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的不少想法都是瞬時性的想法,所以為了更好地抓住這些想法,學生一定要做好記錄。
通過引導學生遇到問題做好記錄,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回顧反思的過程,也將深化反思性的數學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例如,“體積”這個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了這樣一道例題:“在一個長50厘米,寬20厘米,高30厘米的水槽中,放入3個同樣大小的玻璃球后水的高度是15厘米,取出三個玻璃球后水面下降了2厘米,那么每一個玻璃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在對這一個問題進行教學講解時,就有學生進行了這樣一個記錄:水面下降了2厘米,即水面高度為13厘米,所以沒有放入球時的水槽中的水的體積為50×20×13。對照教師的講解,學生會發(fā)現教師的講解并沒有涉及13厘米這一推理條件,而是50×20×2÷3。進行對比后,學生就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記錄,準備課后與教師進行討論。在這一個教學例題的講解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和教學的講解就為學生發(fā)現問題提供一個對比空間,并將逐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思維,而這樣也將為學生做好反思性的學習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光靠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思維還不夠,還必須借助一些具體化的方法和策略。具體的方法主要有對比反思、總結反思等方法。下面,筆者就以對比反思為例進行具體的論述。
對比反思主要是指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比,或者是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對比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在教學“體積”時,教師可以將上述例題“在一個長50厘米,寬20厘米,高30厘米的水槽中,放入3個同樣大小的玻璃球后水的高度是15厘米,取出三個玻璃球后水面下降了2厘米,那么每一個玻璃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變?yōu)橐坏烙柧氼},要求學生解答。學生解答就會出現兩種解答方式:①(50×20×15-50×20×13)÷3=所求體積;②50×20×2÷3=所求體積。在學生的解答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相互之間交流自己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學生就會發(fā)現兩者之間的差異。在這一具體的交流對比過程中,采用方法①求解的學生就會發(fā)現其實并不需要去重視水面的高度15厘米這一個條件。學生會發(fā)現下降的2厘米乘水面的面積就是三個玻璃球的總體積。采用方法②的學生也會去思考為什么會有同學選擇方法①解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學生在對比中不斷地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并且在這一解答過程中也會有一種新的認識。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交流與溝通,學生對這個題目的解答思維會有一個更為全面而準確地認識。這比單純地由教師完全的講解來得好而且深刻。
三、多溝通交流
反思就是為了反觀自己的行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之中有待提高的地方。但是,每一個人的思維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穩(wěn)定性。所以,學生在反思自己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也較容易局限于某一個點或者某一類型化的內容。但是通過在溝通交流中對所學內容加以反思則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完成“表面積”“體積”這兩個部分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引導學生對這個部分的學習進行交流、總結。學生就會發(fā)現:①很多題目,特別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求解體積和表面積的題目總是聯系在一起進行考查,往往是在求解表面積的同時要求求解體積;②在求解表面積和體積的題目中往往會有很多的陷阱,很多表面積的求解往往是求4個或者5個的面積之和。學生會在總結中注意去反思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樣也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數學能力發(fā)展,并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認識,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溝通和交流來實現反思性的互補與融匯,繼而開闊學生的反思視野。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起學生的反思能力,繼而開展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此外,教師也應當多與學生交流,并且從自己教學的角度來為學生做好反思學習提出一定的建議。這樣的方式也能有效地培養(yǎng)起學生的反思能力。
(特約編輯 熊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