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后隨著語文教學地位的日益提高,語文教學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文字上的書寫和問答,而是進入了多元化的教學新時代,特別是將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提上了教學的重點。針對初中語文朗讀教學談一談朗讀教學思路和教學實踐的具體方向。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情境教學
應試教育的多年“積威”,導致教學活動很多都傾向于書面的死板表達而不是靈活地運用,這就使得學習喪失了原本的積極性,
而是增添了很多強迫性質。因此要想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問題,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路,采取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方案。
一、選擇合適的朗讀材料
對于語文的朗讀學習來說,素材的選擇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朗讀的效果。朗讀的素材決不能是隨便決定的,而是應當有目的地進行選擇,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講,閱讀材料更是應該著眼于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品質,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自主地進行學習。對于這一方面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進行素材的篩選,更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有條件的家長也要進行朗讀材料的推薦,雙管齊下來增大學習的成效。在這里還有一點是需要家長和老師注意的,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肯定是有叛逆心理存在的,在推薦朗讀素材的時候,
難免會遇到反抗,這時候家長和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抵制和壓迫,而是應當以身作則,主動地將朗讀作為培養(yǎng)氣質的重要課程,有時間的時候就讀一讀,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
二、采用情境教學方法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境教學法正是這種解放天性的優(yōu)秀方法,尤其是對于朗讀課這種溝通情感的課程來講,情境教學法更是十分有利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朗讀素材的情感表達和內涵意蘊進行情境的布置,讓學生感同身受地體會教學的樂趣和朗讀的魅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知,讓學生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學會以情動人。
朗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是語文知識學習的體現(xiàn),更是情感教學的培養(yǎng)方式之一。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更是加深了學生對文章意蘊的理解,讓學生能豐富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真正作為學習的主人來享受學習的過程,將學習過程作為一種愛好,終生受用。
參考文獻:
廖曉云.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路與實踐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2013(7).
作者簡介:萬紅娜,女,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大溪初中,初中語文教師。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