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茜
〔關鍵詞〕羊群效應;班級管理;班集體建設
當代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的優(yōu)點頗多:聰明、靈活、大膽……但缺點也不少:貪玩、不愛看書、不愛整潔……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著力打造一個良好的小學班集體?筆者根據(jù)實踐經驗,認為發(fā)揮“羊群效應”是較有效的一個策略。
一、什么是“羊群效應”
在動物界,羊群是一種相對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人們通常把羊群這種“一窩蜂”的從眾行為稱作“羊群效應”,并用它來形容某個集體內人們互相影響的現(xiàn)象。在當今小學生群體里,由于生活、學習環(huán)境的相似性和生理心理特征的趨同性,“羊群效應”也廣泛存在。
現(xiàn)象1:上課鈴聲剛響,教師走進教室組織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這時,班里的一位學生跑到教師面前說:“老師,我想上廁所?!边@時候,教師一方面想阻止他,另一方面又怕學生內急,于是就應了他,這一應,似乎捅了“馬蜂窩”?!袄蠋?,我也想上廁所……”“老師……”“老師……”學生像事前商量好了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去上廁所,場面一片混亂……
現(xiàn)象2:某班有個學生帶了一本《笑貓日記》到學校,沒過幾天,就可以在十個、二十個學生的書包里找到各種版本的《笑貓日記》。
現(xiàn)象3:面對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家長想盡各種辦法都不起作用,但在學校吃飯時,當他看見另一個孩子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時,他也拿起了自己的勺子。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一些小群體會對某些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有些情況下,他們寧可違反學校、班級紀律,也不愿違背朋友圈子中的一些“規(guī)范”。因此,我們在利用“羊群效應”前,要清楚它的兩面性。“羊群效應”既能使班集體內人人奮發(fā)向上,也能使班集體成員普遍動力不足、不求進取。如何發(fā)揮“羊群效應”的積極作用,意義重大。
二、如何利用“羊群效應”
有效發(fā)揮“羊群效應”的積極作用,關鍵在于選好“領頭羊”。在實踐中,筆者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物色“領頭羊”,收到了令人滿意的
效果。
1.班主任當好“領頭羊”
什么樣的班主任,會帶出什么樣的班集體。這實際上是“羊群效應”起著一定的作用。舉個例子,筆者所帶的班級學生都喜歡看課外書。為什么?因為我這個班主任喜歡看課外書。只要有空,或者是課上學生做習題的時候,或者是課余學生休息的時候,我就會在教室的一角靜靜地看課外書。漸漸地,學生也會在做好習題后或者休息時,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專心致志地捧讀課外書。開始是一兩個學生,接著是三個、四個……越來越多,最后班級氛圍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根本用不著班主任三番五次地去教育說服。身教勝于言教,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由此可見,當好班主任這只“領頭羊”,對良好班風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班干部當好“領頭羊”
在班集體中選拔一些高素質、有威信的班干部充當“領頭羊”,對良好班集體的建設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優(yōu)秀的“領頭羊”才能發(fā)揮“羊群效應”的積極作用。一個關心他人的班干部,能帶出一批樂于助人的學生;一個學習優(yōu)秀的班干部,能帶出一批勤奮學習的學生;一個愛好美術書法的班干部,能帶出一批愛畫畫愛寫字的學生……我曾經選了這么一個班干部,她自己酷愛整潔,更樂于把班級的衛(wèi)生工作做好。在她無聲的“指揮”下,班級里逐漸涌現(xiàn)出一批“潔癖”者: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搞衛(wèi)生,不是“擦”(擦講臺、桌椅、窗戶等),就是“拖”與“掃”(拖掃教室、走廊的地面)。最后班級里幾乎人人都成了“潔癖”者,個個都養(yǎng)成了不“污染”環(huán)境的習慣。在這種“羊群效應”的作用下,我班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每次在學校檢查評比中都穩(wěn)操勝券。
因此,好好培養(yǎng)班干部,讓他們分別當好某個方面的“領頭羊”,對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有著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3.特長生當好“領頭羊”
一個班級里的班干部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都當班干部。為了彌補這種不足,筆者的辦法是找特長生充當“領頭羊”。筆者曾帶過這么一個班級,學生在語文課上很沉悶,不愿意大聲朗讀,但班中有一個男生在這方面有愛好、有特長,他經常模仿播音員播音、模仿影視演員說臺詞,并屢屢在各級各類的朗誦比賽、演講比賽中獲獎。我有意培養(yǎng)他為“朗誦領頭羊”:語文課上、班隊活動中,都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讀、講,并適時大加表揚。小學生尤其喜歡得到教師的贊賞。他們在“領頭羊”不時的刺激下,先是蠢蠢欲動,然后躍躍欲試,繼而紛紛登場。班級里敢于、善于朗讀的學生越來越多。看來,榜樣的力量確實是無窮的。
總之,充分發(fā)揮“羊群效應”的積極作用,對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集體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后宅中心小學,無錫,214145)
編輯 / 王晶晶 終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