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嫣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開放練習;
鼓勵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9—0085—01
數(shù)學課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主陣地,一節(jié)數(shù)學課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稊?shù)學課程標準》呼喚充滿活力的數(shù)學課,只有充滿活力的數(shù)學課,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怎樣才能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活力呢?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趣激“活”
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數(shù)學課比較枯燥乏味,許多學生對其不感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設計趣味性的數(shù)學問題,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三角形,讓學生把這些三角形按角分類。學生很快根據(jù)所學概念將其分成了三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接著,依次出示下圖,被蓋住的是一個三角形,分別露出了一個直角、一個鈍角和一個銳角,你能判斷是哪種三角形嗎?
在多媒體演示下,既有漂亮的圖案,又有動聽的音樂,伴隨著教師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學生產生了一種急切探究的欲望,順利地判斷出前兩種三角形。而第三個露出的是一個銳角,由于受前兩個圖形的誤導,露出一個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露出一個鈍角的是鈍角三角形,得出露出一個銳角的當然是銳角三角形的錯誤結論。于是點撥第三種圖形,除了是銳角三角形,還能是別的三角形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又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尋找不同的答案。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起來了,教學達到了高潮。
二、巧設開放性習題,以練促“活”
開放性練習題的答案并不唯一,而且有多種解法,它的解題思路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練習,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表現(xiàn)個性、激勵創(chuàng)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使課堂“活”起來,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教學“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后,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立體圖,根據(jù)給出的條件,讓學生直接求出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2.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6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一個大的長方體,有幾種擺法?
3.用3個長、寬、高分別是3厘米、2厘米、1厘米的長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
練習題的難度逐漸加深,依靠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索活動很難得到準確而又全面的答案。因此,要發(fā)揮集體的智慧。這時,教師就需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課堂氣氛非?;钴S,學習效果非常突出。
三、鼓勵學生質疑,疑中求“活”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疑惑,改變以往那種教師問學生答的“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
例如,教學“比的性質”時,我引導學生質疑:“比的性質與我們以前學習的什么性質比較相似?”學生討論片刻后,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有的學生說自己想起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也有的學生說自己想起了商不變的性質,還有的學生說自己想不明白,為什么“商不變中用‘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shù)”而不用“同時乘,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shù)”的說法呢?……
學生質疑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我逐一組織學生討論,幫助學生解除心中的疑惑,疏通思維障礙,使學生懂得除法、分數(shù)和比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加深了他們對比的基本性質的理解。
總之,數(shù)學教師要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巧設開放性練習題,并鼓勵學生質疑,這樣數(shù)學課堂就會生機盎然,妙趣橫生。
編輯:謝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