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文
摘 要: 隨著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實施的不斷深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新方式和新教學手段“導學案”,成為當前中小學教學改革的熱點和主要教學模式。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注意落實問題設計的“兩化”問題,即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導學案 問題設計 兩化
導學案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的學習方案。導學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實現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自主發(fā)展的路線圖。不同學科,導學案的問題設計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語文導學案的問題設計除了發(fā)揮導學、導問、導思、導練、導測、導評等功能外,還要符合語文學科的課程性質,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語文教育的基本特點和要求,這樣導學案才能真正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在編寫語文導學案的問題設計時,要注意落實語文課程的“兩化”。
一、知識問題化
在編寫語文導學案的問題設計時,不管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都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內容的結構特點,把知識點設計成具體問題。注意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置問題;在文本知識的拐點處設置路標;在學習重點、難點處設置階梯。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針對性、情境化。
1.針對性。導學案設計是在有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針對教學目標提出問題的設計,每一個教學目標應該設計一個主要問題,也可以把主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尤其是根據教學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既有啟發(fā)性又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思考,理解內容,突破重、難點。如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課魯迅的《雪》時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A.在理解課文第一部分的基礎上,1.學生朗讀課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劃分兩個層次?2.第一自然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細致地描寫了江南的雪?3.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寫孩子們塑雪羅漢的動作與神情的詞語,體會其作用。B.第二部分,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后回答。1.這部分可分為哪兩個層次?2.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寫法描繪朔方飛雪的?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含義的?教學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教學難點:理解文章語言的深層含義。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探究、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解,文中的重、難點就得到掌握和突破。
2.情境化。要提高導學案設計的質量,就要注重將導學案涉及的知識問題化,以問題引導學生,從而激活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解決問題。要更好地優(yōu)化語文導學案問題設計,還要注重將問題設計情境化。如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魯迅的《藤野先生》,研讀第二部分。1.離開東京去仙臺,一路上所見所聞必定不少,為什么作者只記得“日暮里”和“水戶”這兩個地名?2.怎樣理解“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這句話的意思?3.作者在仙臺的生活狀況如何?在這樣環(huán)境中求學表現了作者什么思想?默讀第二部分第二層,畫出描寫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說說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最初印象。4.這一層寫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幾件事?這些事表現了藤野先生怎樣的高尚品質?5.以藤野先生的形象為例,說說人物的主要特征。這樣,問題設計緊密聯系課文情境,通過語言和外貌描寫及交往等幾件事的情境聯想,學生自然而然地把握藤野先生有著怎樣的高尚品質。
二、問題層次化
層次化就是根據學情、學習內容明確問題層級,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使導學案成為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學習路線圖。根據語文學科特點,常把學案設置成ABCD四層。
1.基于學習內容,A層為基礎知識層面,主要是生字的讀音和含義,重點詞的解釋和應用收集整理。B層是在A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簡單應用,是對文本的大體分析,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故事的大體過程,對人物的大體認識。C層是進一步的知識運用,是重點語句的整理,在人物特點塑造上的作用,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特征,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D層是一些與實踐相結合的題目,把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結合在一起,一般比較難。如閱讀理解、作為、拓展延伸等。
2.基于不同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在編寫學案時,不論在知識體系上,還是在練習題的設置上都要體現出層次性,滿足高、中、低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求異思維。A類題是課本再現型,為識記級。學生只要看課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幫助,就可以解決問題。識記類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必須解決。B類題是課本延伸型,為理解級。學生看課本的同時,只要適當地看一看工具書或其他課外資料,就可以解決問題。C類題是模仿運用型,為掌握級。學生只要簡單模仿課文就可以完成。D類題是靈活運用型,為拓展級。學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后,才能完成。這類題難度較大,主要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
總之,“導學案”只有設計好問題,問題有層次化,才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活力,從而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最終強化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