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響堂
摘 要: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這是高效課堂的核心。當前,初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了每一位數學教師當前必須思考、探索的課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課前準備;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隨著時代的進步,課程改革不斷提出新要求,山東杜郎口中學成功經驗和靜寧模式說明構建高效課堂勢在必行。當前,初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成才,已成為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當前必須思考、探索的課題。
一、對高效課堂教學的理解
高效課堂教學已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的主題,要求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同時,要求教師能自由駕馭課堂,收放自如,課后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收獲,都有學習的快樂。提倡每一位教師追求社會化、人性化教育,強調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高效教學。
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其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些教師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的深遠影響,重結論、輕過程,學生缺乏對數學的體驗、感受、思考和探究,學習興趣減弱。 有些教師注重形式,華而不實。有些教師備課缺乏“備學生”,缺乏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yǎng)。
(2)“學”的方面存在的問題。部分學生基礎差,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學習數學的主動權。有些學生課前不預習,聽課效率低。一些學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
二、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1)重新審視師生關系,正確看待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良好師生關系。
中學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強。因此,教學中教師要予以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發(fā)表見解,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自主探究、因勢利導,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更樂于學習,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2)轉變備課理念,在課前準備上下功夫。要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教師不僅要鉆研教材、理解教材,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教師要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準備教具或課件、學具等,布置學生預習:一是針對預習的內容,看能理解的;二是找不理解的,把它做上記號;三是對預習內容有新想法的,也把它記下來;四是仔細思考新舊知識的聯系。
(3)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課堂是學生表現的地方,不是教師表演的地方。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再好,教師講得再精彩,如果學生不能真正參與,那就算不上是高效的課堂。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師的語言表達既要精練,也要抑揚頓挫,肢體語言的形象生動能及時喚起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正確評價,給學生以信心和動力,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老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4)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學習方法,輕松愉快地學數學。數學課程內容包括計算、概念、幾何定理、幾何證明題等,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特點內容的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學。如《概率初步》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可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收集投籃球、搖獎機的情景,然后讓學生做相近的投硬幣實驗,歸納結論。
②利用實物教學,可使抽象直觀化,從而克服學生的思維障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立體幾何圖形》教學時,可通過觀察立體幾何模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③運用現代化電教設備教學。有些課涉及的內容和注意事項多,單憑教師邊講邊寫,45分鐘很難按時完成任務。若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可更好地把許多抽象的概念講清楚,把歸納的結論或注意事項展示出來,這樣既省時省力,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利用幾何畫板畫出函數圖像,可通過圖像的變化過程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又如在《認識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幾何圖形讓學生去觀察和認識。
④重生活應用,讓學生實踐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的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數學的過程中感悟數學學習的價值,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拓展數學學習的領域。如行程問題中的路程、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應用很普遍,計算銀行存款利息、單位面積產量、工作效率等問題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應用。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⑤設計有效的課堂練習,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來說,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練習,通過練習來檢測知識與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因此,教師設置的練習要遵循指導性原則,緊扣目標,限時限量。而對基本題目,多采取學生板演,既可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又可激發(fā)學生再學習的動機。教師還要考慮學生基礎的差別,因材施教,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總之,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這是高效課堂的核心。我相信,只要我們結合實際,認真總結和借鑒成功經驗,共同努力,讓學生體驗課堂、感悟課堂、享受課堂,就一定能實現高效數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成才。
參考文獻:
[1]陳林.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效益[J].數理化學習,2008(10).
[2]雷旭穎.數學有效課堂的探討[J].教育,2011(18).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zhèn)黑燕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