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飛進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取得學習和事業(yè)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和成熟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必須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任務。本文主要就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途徑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心理素質 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2-0187-02
一、引言
進入初中以后隨著科目的增加和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普遍會感受到比較大的學習負擔。由于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僅符合青少年喜愛戶外運動的心理特征而且還可以緩解學習壓力,因此成為深受初中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因此體育教師在設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同時必須要注意到利用體育課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尤其是室外體育課提供了師生和生生充分接觸與交流的的機會,通過體育活動有助于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某些體育活動需要一定的體能和意志才能完成,通過這些活動在鍛煉學生體質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對于學生提升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
(一)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質屬于心理健康的范疇,因此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初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加之學習壓力較大,其心理極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失衡,這對于學生的心理成長極為不利。所以初中體育教學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課堂教學的的目標設定、教學內容和方式的選擇、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都要突出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均衡發(fā)展。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體育教學中的自信心培養(yǎng)主要應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實現。初中學生的身體發(fā)育極不平衡,某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往往不敢參與體育活動。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教學內容的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要對學生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水平來確定教學內容和開展教學活動?;顒觾热莸碾y度偏高或偏低都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注意教學內容的分層設計,教學過程中注意要因材施教。讓缺乏信心的學生應選擇相對簡單的項目,并且教師要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個別輔導;對體育素質較好的學生可選擇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項目,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參與信心。
2.教學評價多元化。評價手段的得當應用,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十分有效。一是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性語言對學生的進步做出鼓勵性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二是實施實多元評價改革,利用“過程評價”代替“結果評價”。教師要把對學生評價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每位學生獲得發(fā)展與賞識,在增強學生的自信基礎上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三)進行抗挫教育
抗挫折教育是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手段。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一個動作需要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因此在練習中遇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
1.利用惡劣環(huán)境。體育教學中的戶外活動占很大比例。嚴寒風雪天氣下的戶外環(huán)境會變得比較惡劣,如果臨時改為室內授課,表面上是體現了人文關懷精神,其實卻失去了進行挫折教育良好機會,這種惡劣環(huán)境些組織一些合適的室外活動,恰好可以鍛煉學生適應環(huán)境、戰(zhàn)勝困難的能力,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2.創(chuàng)設情境,鍛煉學生意志。體育比賽中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是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嚴峻考驗,往往心理素質過硬的運動員能獲得最后的勝利。所以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類似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磨煉他們的意志品質,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此外,教師在進行學生抗挫能力訓練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設置好訓練強度,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四)通過體育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
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是重要的心理素質,這種心理素質在體育競賽活動中體現的最為明顯,通過體育比賽能夠激發(fā)學生團結拼搏、無堅不可摧的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在利用這一手段時在賽前要做好動員,使學生樹立信心;賽中要注意學生分組比賽和成績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賽后要認真講評,使勝者不驕,敗者不餒。
(五)利用拓展訓練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
拓展訓練以其獨特的訓練形式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普遍歡迎,其特征是以體能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訓練者的綜合素質。因此其在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拓展訓練目前已經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廣泛開展,并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將這一訓練模式移植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有條件的學??梢越Y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拓展訓練項目的選擇,并將其進行在適當改造后應用與初中體育教學中來,進行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有益嘗試。此外,在訓練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加強安全措施,確保訓練安全。
隨著獨生子女以及農村留守兒童的增多,初中生的心理素質下降問題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學校教育中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已經刻不容緩。體育課堂是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加強體育教學中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途徑進行了簡要分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礎,同時要進行體育教學內容和手段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綜合多種手段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萬叢靈.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
[2]王志國.初中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2).
[3]彭蕾.體育鍛煉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