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靜
摘要: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備課作為教學工作的首要一環(huán),一節(jié)課上得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課前教師的準備工作.二次備課就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教學策略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科學的教法和程序,為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本文從備學生、備自己、備教材和備題目四方面探討了高中數(shù)學二次備課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二次備課;有效方法
一、備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強調“以人為本”,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備好課,不是為了自己“好教”,而是為了學生“好學”.因此,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是決定有效課堂教學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每一個學生都是完整的、鮮活的個體有著其特殊的年齡特征和復雜的心理需要.教師的個人備課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更加注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雙邊活動和方式,變單向的指令溝通為全方位、多維度的互動交往,并且盡可能兼顧到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和學生學習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xiàn)“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因此在備課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備共性的要求,也要備個性的要求,教案的內容和要求必須是共性化、分層化和個性化的有機統(tǒng)一.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研究、觀察現(xiàn)行班級中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的知識能力情況,要使教師真誠地關懷每一個學生,并根據(jù)每一個施教對象分層次進行教學,引導自主提問和學習.只有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學生不同需要,制定適應性較強的指導策略,教師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學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備自己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要充分認識自己.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反思和設計自己.教師只有通過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優(yōu)勢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使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減少到最低點,以最佳的心態(tài)和形象投入到教學氛圍中,全面提高教學效益.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在備課、上課時,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體驗,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經常用生動的導語、過渡語、評價語及結束語一次次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和求知欲.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活化教材,創(chuàng)設生動可感的各種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知.
三、備教材
新課程教材為教師留有較大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空間,等待教師去開拓、豐富、完善、創(chuàng)新.在二次備課時,我們要多角度鉆研教材,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來研究教材、整合課程、優(yōu)化教學內容. 一本教材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正確的做法是對教材進行有效地整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個性特長,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優(yōu)化教學內容. 二是以解決學生問題為核心確定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結構.我們在進行二次備課時,首先要讀懂教材的編寫意圖,與教材進行深入地對話,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學讓學生“學會什么”.然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教材、找準教材的知識點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生長點.
四、備題目
在二次備課中對于例題和練習的準備至關重要,下面以新授課為例:首先是教師做題,在做題之前教師首先要博覽群書,要大量的收集資料,要有用一桶水去倒一碗水的精神去備題,這樣才能把題目的功能優(yōu)化.收集好資料后,教師就該做題了.教師做題有以下三點好處:其一,知道題目的難易度,有些題目只憑觀察是不夠的,很多看似基礎的題目隱含著學生不易發(fā)現(xiàn)的解題“題眼”.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增加設問的方式,降低學生準入的門檻.其二,知道題目應用的知識是否超前,是否超編.大家知道,給予學生一道應用知識超前的題目,即浪費學生的時間(學生根本無法做出來)同時也降低了教師在學生心目的形象.至于超編的題,如果我們選上了,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事倍而功半.其三,為有針對性的選題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其次是教師選題,主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其一,從知識的角度選取,應圍繞“課本例題”展開,因為課本例題是教育專家百里挑一精心選出來的,每一道例題都有一定的發(fā)散潛力.因此,我們應突出例題的變式訓練,突出課本例題的“母題”功能,這樣的訓練有練一道題解決一大片的功效.其二,根據(jù)學情選取.為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困生不產生過大的壓力,所選的習題應按照7∶2∶1的比例選取.即70%的基礎題,20%的課本變試題,10%的拓展題.基礎性的訓練題不宜有難度,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只要求實現(xiàn)新知的達成;變式題、拓展題可以增加一點難度,鼓勵學有余力的努力去完成,選題時應盡量選取一題多問的題目或自行設計一題多問,設問的梯度由易到難,使學生踏著階梯一步一步的探索.從教學效果的角度看,設問的多梯度性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掘問題的各個方面,達到深層次的認識問題的本質,從而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
最后是訓練題的預設,根據(jù)當堂訓練的時間預設題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結構安排所選題的順序.這樣的課前準備為實現(xiàn)課堂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備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備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們教師在進行二次備課時,都能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自己的個性特長潛心鉆研、虛心學習、不斷積淀自己的教育機智,日積月累,教學中就會自然而然地透出自己的個性,形成富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圣使命.
[江蘇省句容市第三中學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