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鑫
摘 要:在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如何上好一堂高質量的初中地理課,已經(jīng)成為每位地理教師必須研究的問題。要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離不開地理教師充分的課前準備、靈活的上課技巧、深刻的課后反思。
關鍵詞:中學地理;有效教學;課前準備;上課技巧;課后反思
一位學者曾經(jīng)說過:“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是血,從山泉里流出來的是水,從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的教學里,涌騰出來的則是一股股極大的感染力,使學生產(chǎn)生同樣的,或者說與之共鳴的情感?!边@種用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正是課堂有效教學的第一步。
陶行知先生說過:“接知如接枝?!彼f:“我們要有自己的經(jīng)驗做根,以這經(jīng)驗所發(fā)生的知識做枝,然后別人的知識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部分?!比魏斡行У慕虒W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因此,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生活中的地理為源,激發(fā)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另外,地理學科兼跨自然和人文兩大領域,課堂活動的資源環(huán)境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容易豐富和開放。例如,我們可以將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利用課堂的部分或課外時間,讓學生畫一畫反映各國各地區(qū)自然條件的典型動物、建筑、風光、娛樂、服飾等圖畫,并且可在適當?shù)攸c進行展出或評比,還可讓師生一起搜集中外地理風光及風土人情的資料,在地理教室舉辦小型展覽或競賽,這樣喜歡畫畫的同學就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實現(xiàn)了課堂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如:在學習“等高線地形圖”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問題情境: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圖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較準確地在平面地圖上表示出來呢?教師可以繼續(xù)展示等高線地形圖,接著設置問題:等高線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你們愿意和我用橡皮泥制作一個等高線地形模型來解決這些疑問嗎?學生個個興致勃勃,在親自動手操作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又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苯處熢谡n堂教學中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刺激學生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謝春燕.淺談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研究,2009(3).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惠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