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蘭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對這種“光說不練”的課堂開始了冷靜的反思,語言文字訓練又重新被人們所關(guān)注。在一些名師的課堂里也重新看到久違了的訓練的身影。很多語文教師都意識到:語文課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要把聽說讀寫融合在一起。那么,在實際教學中,該“訓練什么”“如何訓練”呢?
關(guān)鍵詞:語文;訓練;聽說讀寫;練習
“訓練”一詞,對中老年教師并不陌生,因為它曾經(jīng)作為語文教學的有效手段獨霸天下幾十年。然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的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感悟,“讀讀悟悟”“說說悟悟”成了時髦的教學形式,教師大有談“練”色變之勢。冷眼旁觀,這種感悟式的課堂看似熱鬧,卻是繡花枕頭,學生說得頭頭是道,一旦拿起筆就出了問題,錯別字連篇,語病百出……
一、語言文字訓練,究竟訓練什么
1.積累語言的訓練
我們知道,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最佳年齡,他們就像一塊干干的海綿,他們腦子里貯存的詞匯非常有限,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對他們來說,擴大詞匯量,熟悉各種句式,是他們學習語文的主要任務(wù)。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吸收、積累課文中的新詞,學習、熟悉課文中的句式,就能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如,學習了“像……一樣”這個句式,不能僅局限于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句,更應(yīng)該讓學生模仿著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就能真切地知道比喻句的格式要求,如何使比喻更恰當?shù)?。我們在評價一堂語文課時,要把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作為最基本的要求。
積累語言的方法可以是反復朗讀課文,甚至達到熟讀成誦,把課文中的好語句、精彩的段落直接背誦下來,也可運用復述方法積累語言,還可以進行模仿練習,在模仿中積累語言。在加強課堂上語言積累的同時,還要做好課后不定時地檢查、交流,真正把書本語言轉(zhuǎn)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讓積累語言成為語文學習的重要過程。
2.理解語言的訓練
當前小學閱讀教學中理解語言占了很多時間,往往教學的第二課時就在理解語言,品析語言。然而從總體上看,問題不少,效率不高,究其原因:(1)過分偏重于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對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并無多大的實際作用;(2)對課文的深層意思挖掘過深,揣摩作者的意圖,嚴重超越了學生的思維水平;(3)有些討論、分析與語言文字訓練無關(guān),偏離了課文。
其實,當今的語文教材,學生基本上都不難理解,因此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上不應(yīng)花費很多時間,更應(yīng)嚴格控制對深層意思的挖掘。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了解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的不足之處,善于從課文中尋找適當?shù)睦樱瑤椭鷮W生認識自己在語言運用上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
3.運用語言的訓練
我們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是學習的遷移。特級教師吉春亞曾說:“運用,是最好的學習。我們要以選文里的語言為基點,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中,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以選文的‘一引發(fā)現(xiàn)實生活語言運用的‘三”。
在吉老師的語文教學中,到處可見其別具一格的語言運用方式,讓積累的詞語句段在新的語境運用中煥發(fā)活力。如每篇課文均有生字新詞,她把讓學生生字新詞抄寫數(shù)遍改成“生字—組詞—造句”的形式練習。
充分運用學習遷移的規(guī)律,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或者教學之后,要保證有相當?shù)臅r間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和詞語、句子進行表達訓練,使學生的語言得到實實在在的發(fā)展。
二、語言文字訓練,該如何訓練
通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筆者深深體會到,為了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提高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必須關(guān)注以下幾點:
1.要準確定位訓練目標
訓練目標是訓練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訓練目標把握是否準確,對訓練的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關(guān)系到訓練的成敗。教師不僅要清楚本年段的學習目標,訓練重點,在備課時還要認真鉆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數(shù)。
2.要突出訓練的重點
沒有重點的訓練和沒有目標的訓練一樣,也是低效或者無效的。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必須集中精力,抓住重點,攻克難點。每一篇課文,語言文字訓練的設(shè)計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字詞段篇的訓練,又有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諸多訓練中既要抓常規(guī)訓練,又要集中精力突出重點。
3.訓練要講究層次性
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有些比較簡單,可以一步到位,但不少訓練有一定的難度,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設(shè)計好訓練步
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步步深入,逐步到位。如,教《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我讓學生抓住“紋絲不動”一詞,先說戰(zhàn)斗前的環(huán)境,再說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的表現(xiàn),然后說邱少云犧牲后戰(zhàn)士們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最后為投影配解說詞。這樣由分到合,從易到難,學生練得扎實,練得輕松,更有利于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
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扎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才能真正讓學生“得意”“得言”又“得法”,才能真正讓語文教學達到“工具”共“人文”一色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濟源市濟水東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