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欣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攝影與攝像”線上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線上教學中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體驗等。研究結果表明,基于案例教學法,在線教學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攝影與攝像”的教學效果,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增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情感。同時,本論文也對在線教授“攝影與攝像”課程提出了幾點教學上的思考。
[關鍵詞]線上教學;“攝影與攝像”;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5-0110-03
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沖擊下,我國高校的正常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教育部在2020年印發(fā)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1]隨之,全國高校就積極地展開了線上探索性的教學實踐,通過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實現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疫情期間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各大網絡公司相繼推出線上學習軟件,學生和教師只需通過手機和電腦端下載應用程序,利用簡單的操作便可完成線上和線下的教學活動,不僅保證了學生的課程學習,合理布置線上任務,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借助教學軟件,教師不但可以進行課程資源建設,還可以對學生學習進行實時跟蹤和評價,學生也可以利用手機隨時隨地查看課程資源,為師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線上交流平臺,豐富了教學形式,加強了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也高效地傳授了知識,[2]滿足了線上教學的各項需求。而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以應用為目的、以互動為特色的教學方法,[3]尤其是對于“攝影與攝像”類的技術課程更具有實用價值,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能力效果顯著。該學習法已經被廣泛用于醫(yī)學、理學、工學和農學等領域。[4]為了切實完成“攝影與攝像”專業(yè)課程的線上教學任務,提高該門課程線上教學的效果與質量,研究者將基于案例教學法把“攝影與攝像”課程應用于線上教學中,并對疫情期間“攝影與攝像”課程的線上教學實施方案進行了思考與創(chuàng)新。
一、“攝影與攝像”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
“攝影與攝像”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同時也是該專業(yè)重要的技術類課程之一?!皵z影與攝像”課程共計64學時,其中理論知識32學時,實踐課程32學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攝影、攝像過程中的操作技術和拍攝技藝,培養(yǎng)他們的鏡頭感和畫面的造型能力。知識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攝影與攝像的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并使其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開拓視野,發(fā)展創(chuàng)造潛能。[5]能力目標是通過從整體到局部、從結構到局部、具體操作到實際應用,在今后的攝影與攝像道路上能夠適應發(fā)展,展現自我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視聽語言、微視頻制作與傳播、非線性編輯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為與網絡與新媒體相關的應用課程提供應用基礎與支持。素質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讓學生具備分析和解決設計中實際問題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二、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理念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案例教學法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不光是向學生傳授知識,也根據課程教學大綱中教學目的要求,以案例作為基本教學材料,帶領學生對案例進行閱讀、調查、分析、討論、思考、交流、評價等,以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師生、生生之間雙向和多向的互動,平等對話和討論,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反思意識及團體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復雜性、變化性、多樣性等屬性的重要教學形式?!皵z影與攝像”作為重要的技術類課程,多數教師會在教學后以學生所取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來評價專業(yè)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攝影與攝像”的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是從理論到實踐的發(fā)展過程,已經在全世界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普遍認可。案例教學法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樯鷦佑腥さ陌咐?,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關注度和注意力,引導了學生主動學習,還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探討,[6]讓學生在知識層面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并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意性思維。從近幾年的實踐成效來看,學生反映案例教學法對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作用十分明顯。本文作者所采用的案例教學法拓撲圖如圖1:
通過案例教學法拓撲圖不難發(fā)現,把精選案例作為橋梁,通過教師的傳授,能使學生在必要的時候回憶并應用這些知識與技能,學習環(huán)境能為教師提供案例準備及討論案例分析結果的機會,安排教師面對面地討論或通過電子通訊設施進行溝通。學生愿意并且能夠分析案例,然后進行溝通并堅持自己的立場,因此,教師的參與度對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響。以下就是圍繞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理論對“攝影與攝像”課程進行教學安排的全過程。
(一)教學過程的課前準備
1. 線上創(chuàng)建“攝影與攝像”課程
開課前一周,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創(chuàng)建“攝影與攝像”課程后,進入班級管理,例如,創(chuàng)建班級(2021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共三個班),生成三個二維碼,分發(fā)給各班班長,同學掃碼或者輸入班課號碼后進入班課。
2.在線上課程前案例教學法的準備
在上課前兩天將“攝影與攝像”一周課程的教學大綱、PPT和拓展閱讀資料上傳至該課的資料中;創(chuàng)建課程章節(jié),圍繞上課內容精選案例,上傳至課程章節(jié),方便大家提前觀看、預習。
(二)教學內容的實施過程
首先,“攝影與攝像”課程緊密結合案例對作品進行賞析和創(chuàng)作分析。在學習創(chuàng)作攝像作品前的課前導入中,給同學們展示精選出的創(chuàng)意短視頻作品片段,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分析該片段運用的鏡頭語言、拍攝方法和創(chuàng)意點等,并提出存在的問題,通過提交后教師給予相應的分數但不給答案,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對先前知識加以回顧,同時引導學生帶著疑問主動學習新知識。在課程設計上,課程中的拍攝作業(yè)與國家、省、市、校級等與課堂內容相匹配的各類攝影與攝像比賽相結合,分析往屆比賽獲得一等獎或金獎作品的案例,模仿其拍攝思路及創(chuàng)意思路,完成作業(yè)及作品,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
其次,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針對上述給出的案例進行拉片分析,涉及攝像機的機位、景別、運動鏡頭、場面調度、色彩、聲音和配音等。例如同一名演員同時出現在畫面內運動的創(chuàng)意視頻,分析出采用哪種方式進行拍攝、機位如何擺放、演員如何調度、畫面如何構圖、拍攝兩組固定鏡頭的注意事項等。隨后,設置視頻學習任務,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全程演示,讓同學們了解創(chuàng)意拍攝全過程。針對如何能夠全方位地將攝影與攝像課程直觀、有效地展示給學生,采取了如下的方法:找一片空曠的空間,設置一臺攝像機作為第三視角記錄拍攝全過程,面對該攝像機講解并演示,從三腳架的擺放、攝像機設置的參數、機位的角度、演員的調度、光線的要求和拍攝的時長等,并說明為什么要采取上述的各項操作。同時還要針對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列出解決方案。錄制完成后,將第三視角記錄的視頻導入電腦進行后期制作,包括配字幕、對視頻中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的畫面設置圖形或動態(tài)字幕特效、同期聲以外增加畫外音的配音解說和字幕中的名詞重點進行放大處理等。對三腳架收折、教師入畫、出畫等非必要正常播放的畫面部分進行降格快放處理,同時可以在畫面中插入一些當今網絡流行的畫面、音效片段,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拍攝的重點難點部分進行升格慢放處理。在對優(yōu)秀的獲獎作品進行案例分析時,可以先播放案例,對極具鏡頭語言的畫面暫停并進行分析,隨后對該鏡頭的拍攝方法進行現場演示,對于設備調節(jié)參數、燈光擺放等操作進行單獨特寫鏡頭的拍攝,切入第三視角的畫面中。也可以通過畫中畫的形式顯示案例的效果,主畫面用第三視角展示拍攝過程,與該案例畫面進行聯(lián)動,這樣能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案例視頻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消化、理解、模仿。后期制作時,對需要強調的教學內容畫面進行后期配音、文字說明、特效等處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后期制作完成后,導出視頻參數為1920*1080 60fps,保證畫面的清晰度并保證了升格鏡頭時的連續(xù)性。視頻導出后上傳并設置學習任務。在學習任務設置時,同時勾選防拖拽、防止窗口切換、允許倍速、原位播放,這樣能夠防止學生在上課時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并能讓學生對不理解的部分隨時進行回放,保證了每名同學都能夠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在上課視頻播放期間,學生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發(fā)起舉手功能進行提問。
最后,線上課程結束后,發(fā)布作業(yè),設置時間節(jié)點。在下次上課前完成作業(yè)的批改,對所有同學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與點評,充分掌握學生對課上教學知識的理解和實踐情況。
四、基于案例教學法應用的線上教學效果評估
“攝影與攝像”課程結課后,三個班85名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率為98.6%,累計頁面瀏覽量為142449次,章節(jié)測驗及作業(yè)完成率100%,章節(jié)測驗及作業(yè)平均分數為82.67分,互動次數為32次,證明了學生對“攝影與攝像”理論與實踐掌握良好,說明案例教學法在線上教學的效果與線下教學的效果基本相當。根據學院教務系統(tǒng)查詢結果,本門課程學生的匿名評價為優(yōu)秀,學生反饋的意見均為良好。綜上,采用基于案例教學法的線上教學效果可與線下教學效果相媲美,在一些功能上甚至優(yōu)于線下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個別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可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教學,確保了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攝影與攝像”課程教學中基于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在線教學思考
首先,“攝影與攝像”課程在線教學中利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起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作用。雖然線上教學中教師僅能通過視頻的方式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教給學生拍攝方法和技巧,但在沒有教師面對面指導的情況下,上課的過程中就需要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在大腦中對未來所要拍攝畫面的主體、機位、燈光擺放等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在腦海中對想要拍攝的畫面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尤其是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學生在制作創(chuàng)意攝影攝像作品時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完成,學生將課上所學的案例分析作為基礎,各抒己見,明確思路和想法,充分進行頭腦風暴,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其次,基于案例教學法實現教學中的雙向交流。在“攝影與攝像”線上教學中,選取課堂講授的相似案例作為目標項目,布置隨堂作業(yè)學習任務,學生拿到目標項目便能夠回顧上課時所講授的知識,無形中就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深入的消化和理解,隨后會對目標項目進行分析,最后制作完成項目。隨堂作業(yè)學習任務要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交,教師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對課上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可以通過在線打分的方式,每名同學可以通過教師的打分和評語對自己所完成的目標項目進行思考,有疑問的同學可以隨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在線上給予學生引導并幫助學生操作。同時也能夠促使教師加深思考,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總之,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攝影與攝像”課程的教學中,基于案例教學法進行線上教學方案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還使學生借助頭腦風暴提高了創(chuàng)意能力,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該門課程都能夠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余闖. 教育部印發(fā)指導意見——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J]. 現代教育技術,2020,30(2):1.
[2]丁芳. 高校攝影專業(yè)線上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 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9):41-43.
[3]North C,Brookes A. Case-based teaching of fatal incidents in outdoor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courses [J].Journal of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Outdoor Learning,17 (1):1-12.
[4]Hasamnis AA,Arya A,Patil S. Case-based learning:Our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harmacology teaching [J].J Pham Bioallied Sci,2019,11(2):187-189.
[5]宋藝雯. 案例型教學法在高校攝影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藝術評鑒,2018(16):131-132.
[6]蔣碧梅,肖德勝,何瓊瓊,等. 基于學習通的案例教學法在《消化系統(tǒng)》在線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0,19(12):E011.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