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關聯(lián)、密不可分。文章將從讀寫結合的視角出發(fā),探究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在閱讀的基礎上開展寫作教學,才能扎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既會讀,也會寫。筆者整合了英語繪本內(nèi)容,嘗試在鮮活、有趣、有意義的英語閱讀課堂中,引導學生對主題意義進行深度探究,建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讀寫結合;繪本閱讀
作者簡介:陸佳佳(1994—),女,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海南小學。
小學英語的閱讀與寫作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與源泉,讀寫結合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1]。寫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寫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對“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比欢趯嶋H的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可能會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儲備有限,在寫作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部分學生往往一遇到寫作的任務,就想要打“退堂鼓”。其二,受到課時較少、教學條件有限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對學生寫作方面的指導與訓練不到位,缺乏深度的探究。
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體驗,扎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開辟寫作教學的新天地。繪本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資源,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蘊含鮮活的畫面、有趣的故事、生動的語言,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心理需求,能夠成為學生學習寫作的一種有效工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繪本搭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橋梁,巧借具體、生動的故事語境,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感知,幫助學生從讀的體驗過渡到寫的實踐,創(chuàng)設多元化、內(nèi)容豐富、有意義的寫作平臺,實現(xiàn)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雙贏[2]。下面筆者將研究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繪本這一資源,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的情境,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實踐,以閱讀內(nèi)容為載體,以寫作為目標,指向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整體感知故事,獲取關鍵信息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閱讀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延伸環(huán)節(jié),是基于主題意義的深度探究過程。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時,教師需要與譯林版教材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區(qū)別開來,不需要側重對詞匯、語法等知識點的講解,而需要關注學生自讀自悟的感知與理解過程。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圖片環(huán)游、故事預測、故事地圖繪制等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故事之前,從整體出發(fā),獲取故事的關鍵信息,如故事主人公的相關信息以及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天氣等,借助這些關鍵信息,勾勒整個故事的輪廓。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有著深遠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上冊教材Unit 3“Our animal friends”的Checkout time板塊時,筆者引入了Octopus Is a Friend這個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繪本故事。筆者在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提出“How was Octopus? Why was it sad?”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章魚和斑點魚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然后,筆者通過圖文解碼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故事內(nèi)容,并解決以下問題:“Why do you think it is called Spotty Fish? What colour are the spots on the fish? Why did Spotty Fish look so surprising?”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閱讀教學中,筆者以提出問題及借助圖片的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故事,獲取關鍵信息,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又如,在譯林版六年級上冊教材Unit 8“Chinese New Year”的Culture time板塊的教學中,筆者引入了繪本故事Monster Nian,以此引導學生對本單元的主題意義進行探究。在這個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聚焦繪本封面,觀察Monster Nian的形象,并以“Who drives Nian away? How does he drive Nian away?”這兩個驅動性問題,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建立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結合故事插圖的線索,獲取關鍵信息,并對故事內(nèi)容展開預測。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很快便得出了問題的答案,并找出red cloak、firecrackers、bonfire等關鍵信息,這為他們進一步探究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奠定了基礎。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筆者還創(chuàng)設了“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故事電臺的情境,引導學生續(xù)寫關于Monster Nian的故事,并開展模擬電臺直播活動,旨在鼓勵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聲人、傳承人。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往往會逐字逐句地閱讀,以詞匯為單位,開啟摸索式的閱讀之旅。這樣的閱讀定式既會限制學生想象,影響學生情感的表達,又會破壞故事的整體性。為了打破這樣的閱讀定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整體性閱讀內(nèi)容的習慣,在激活主題、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在基于讀寫結合方式的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從整體出發(fā),借助標題、封面、插圖等信息了解和梳理故事結構。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讓學生從讀向寫過渡,提高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這既是讀寫結合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二、借助學習支架,深入理解故事
在讀寫實踐中,部分教師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與寫作教學活動是相對獨立甚至是割裂的,如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之后,直接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馬上動筆開始寫作,這時,學生往往歪著頭、咬著筆、苦著臉,感到不知所措。為了將讀與寫進行有機結合,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搭建學習支架,通過問題鏈、任務單、微課、思維導圖等學習支架的設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故事,主動尋找故事的思維線索和邏輯線索,為學生學會用英語有條理地表達打好基礎。教師通過學習支架,可以建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引導學生借助圖示或其他線索,主動探尋故事內(nèi)容,深挖故事內(nèi)涵,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從淺層閱讀逐漸走向深度閱讀。
例如,Smart Winter Animals這個繪本故事主要介紹了幾種動物在冬天的生活習性。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以微課的形式,打開故事大門,以“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winter animals?”這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借助微課、圖片、電子詞典等資源學習生字詞。然后,筆者以“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Where do they live? How do animals spend the winter?”的問題支架,讓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探究,并以小組為單位歸納故事中的每種動物在冬天的生活習性,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最后,筆者引導學生圍繞自己比較熟悉或喜歡的一種動物,以圖文結合的形式,介紹它在冬天的生活,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有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分享了蝙蝠(bat)冬眠的方式,并以簡筆畫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蝙蝠吊著睡覺的動作。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支架及思維導圖等工具,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為后續(xù)開展寫作教學奠定基礎。
此外,筆者還為學生搭建了語言支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動物的視角介紹它們過冬的方式,并且鼓勵學生自導自演,配上聲音、表情、動作等,將動物的形象特點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比如,有的小組介紹的內(nèi)容如下。
Eg: Hello, We are wild geese. We are smart.Before winter comes, we fly to the south. When winter’s gone, we fly to the north.
在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驅動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故事的意義進行自主探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支架,將讀、說、寫有效地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及主題的理解。在設計學習支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將“學”放在第一位,以學定教,以學習支架的形式,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三、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開展仿寫續(xù)寫活動
在讀寫結合的視角下,教師需要搭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橋梁。閱讀文本是學生寫作素材的來源以及仿寫的對象。教師合理利用閱讀文本,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梳理文本結構,并在寫作實踐中模仿這一結構進行寫作,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發(fā)散性問題或創(chuàng)造性活動,創(chuàng)設相應的故事情境,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解決相關問題,仿寫或續(xù)寫故事內(nèi)容,從讀故事的人轉變?yōu)閷懝适碌娜?,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在故事情境中,教師應該基于學生對繪本的閱讀體驗,提供有指導性的學習支架,讓學生在情境中激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并將其表達出來,從而讓仿寫續(xù)寫活動變得有意義、有價值。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體現(xiàn)學科的育人價值。學生在基于真實情境的表達活動中,能夠對繪本主題有更深入的認識,也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下冊教材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時,筆者在單元復習活動中,讓學生對I like Spring Festival這個繪本故事進行拓展閱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這個與主題相關的繪本故事,能夠深挖主題意義,加深對春節(jié)的了解,促進文化傳承。同時,筆者還以發(fā)布公眾號文章的方式,引導學生以“My favourite festival”為主題撰寫小故事,介紹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故事的結構如下。
My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___________.(name)
It is ___________.(date)
At this festival, I usually 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 .(activity)
I eat ___________ .(food)
I like this festival because ___________ . (reason)
在這個繪本故事的閱讀教學中,筆者從讀寫結合的角度出發(fā),梳理出繪本中的故事結構,并搭建了寫作支架,引導學生在閱讀故事的基礎上借助支架,從name、date、activity、food、reason的角度描述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然后以發(fā)公眾號文章這種貼近生活的方式,讓學生的表達變得具體而有意義。
又如,在教學繪本故事Memories of Christmas的Post-reading板塊時,筆者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創(chuàng)寫活動,引導學生喚起自己對某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或某次慶?;顒拥挠洃?,并且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搭建寫作支架,明確寫作要求,鼓勵學生遷移繪本故事文本的結構、語言進行創(chuàng)寫。具體寫作要求如下。
Writing Task:
Alison is an exchange student. She is studying Chinese in Beijing. She is very interested in Chinese festivals and culture. Now please write a passage sharing your memories of a Chinese festival or a celebration with Alison.
Tips:
(1)Which festival/celebration impressed you most?
(2)What did you and your family do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r the special moment?
(3)How did you feel during the festival/celebration?
這類創(chuàng)寫活動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關聯(lián),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意愿。創(chuàng)設真實的寫作情境,能幫助學生從讀順利過渡到寫,實現(xiàn)閱讀的遷移,推進寫作的實踐,扎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開展仿寫續(xù)寫活動時,教師需要喚起學生的真實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故事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且通過具有探究意義的情境,引導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延伸性探討,從而幫助學生在掌握寫作方法的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從學會模仿到學會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表達。此外,教師還需要重視活動結束后的交流與展示環(huán)節(jié),有效開展教學評價,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如可以鼓勵學生以展示會、角色扮演活動、直播秀、小組播報活動等多樣化的形式,將寫作成果展現(xiàn)出來,將寫作訓練落到實處。
結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讀寫結合的條件與機會,讓學生通過讀,汲取故事的養(yǎng)分,儲存寫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繪本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需要發(fā)揮繪本的優(yōu)勢,建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的和諧發(fā)展。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與寫作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借助故事語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利用學習支架,引導學生在感知、理解、仿寫和續(xù)寫的過程中,逐步學會有效地閱讀與寫作,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歡.三步走搭建小學低年段英語繪本從“輸入”到“輸出”的橋梁[J].校園英語,2021(19):186-187.
[2]戴益靜.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淺談:品圖、改文、補話教學活動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1(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