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藍瑞
摘 要:在新課改思想的引領下,構建合作、自主、探究型課堂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追求的終極目標,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文學世界的積極情態(tài),更關鍵的是可以強化學生的高階思維品質與合作探究精神,這些都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信“合作共贏,誰與爭鋒”的教學理念,分析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應用實效性,進而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化和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追求的至高境界不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基礎性知識技能,而是側重于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自主探究能力,在這一趨勢下,教師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的改革舉措。在新課改思想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將灌輸式教學模式優(yōu)化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調整語文教學目標,樹立堅定不移的自主探究導向,從而激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內在潛能的釋放,打造更加精彩靈動的語文課堂,發(fā)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奠基作用[1]。
一、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實施合理的分組工作,以此提升小組學習合作的課堂效率。各個小組內的人數不能過多也不能較少,常以3-5人為宜。教師除了需要控制小組內的成員,還需要對成員進行分配。為了實現小組成員互幫互助,還需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合理分配[2]。
其次,操作性規(guī)范在小組內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不同環(huán)節(jié)以及方面均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各項內容。小學生的實際角色需要由教師明確分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幫助,避免小組內成員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其他成員產生的不滿情緒。
最后,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實際能力,讓學生在相互幫助的氛圍內,逐漸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讓小組成員針對這一目標展開有效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深入分析學情,合理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需要講究科學的流程和方法,學生作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踐主體,是教師在創(chuàng)建新型教育體系過程中重點調整和優(yōu)化的對象。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引入小學語文教育領域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由于教師忽視了學情分析的必要性,致使該模式的真實價值難以得到凸顯,甚至會降低小學語文整體的教學水準,這有悖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踐初衷。面對這一教學缺陷,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必須全面掌握該模式的具體執(zhí)行流程,著重落實深入的學情分析,合理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這樣一方面可以凸顯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等教改要素,另一方面也能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高效實踐創(chuàng)造完備條件,從而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全新的朝氣和生機,引領學生的學習意識向合作自主探究方向穩(wěn)步推進[3]。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有效交流
在長期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可能會出現固定發(fā)言者,其他小組成員保持沉默,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合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開展多元化的小組成員交流活動。例如,教師開展小組成員的座談會,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商討、交談,以增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合作效率。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交流中,小組成員互相了解不僅有利于他們在課堂中建立友誼,還有利于其進一步開展合作交流。此外,有效的合作交流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語文教材小學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在講解課文中的菜名和烹飪方式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小組合作交流機會。教師可以以“中國美食”為主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分享最愛的美食,以激發(fā)學生了解中國美食的興趣。學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環(huán)境、生活經驗、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吃過的美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小組成員通過熱烈的討論,牢牢結合本節(jié)課“中國美食”的主題,按照順序進行發(fā)言,在交流中,小組成員可以了解其他成員的更多信息,加深小組成員之間的深厚友誼。
(三)結合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影響下,小學的語文作文教育也在不斷發(fā)展,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一直備受關注,因為學生擁有較強的想象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小學生的思維比較跳躍,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見聞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
例如,在進行《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時,首先,教師要在課前搜集到一些和太空場景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為《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同時也基于資料的查詢,使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散具備一定的方向性;其次,課上為學生設置優(yōu)質的課前導入,并引出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太空生活趣事多,勾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激情,促使學生主動的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融入到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寫作知識的效率;接著,在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搜集到的和太空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到太空生活的一部分,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現象,對太空的生活進行思考和想象,發(fā)散學生的想象力,并鼓勵學生對他們腦海中的太空生活進行分享,通過分享增加學生想象的內容,為學生習作的完成打下一定的基礎;最后,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習作的主題——太空生活,利用課堂中現象到的內容,開展文章的寫作,把學生對太空生活想象場景的情感融入到寫作中,使文章的寫作變得更加傳神。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貫徹落實“合作共贏,誰與爭鋒”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內驅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曦.用好小組合作學習,助力小學語文教學[J].知識文庫,2020(20):42+44.
[2]李丹.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0):27.
[3]王淑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2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