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仰慕在我孩提時代就深耕于心了。2012年師范畢業(yè),我順利上岸,成了一名小學老師,在這個崗位上我映月前行、砥礪奮進,留下了踏實的腳印一串。時隔兩年,當我接下了二年級班主任工作時,我頓感肩上責任之重。
初任班主任時有過惶恐,有過焦慮,但在無數(shù)次實踐中也摸索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方法。其實班級管理工作和課堂教學如出一轍,重在循循善誘,喚醒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管理者的要求。如何喚醒無外乎從法、理、情這三個角度出發(fā)。當每位教育工作者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既能做事有章法,也能給予自己和學生真正自由呼吸的空間。
一、班級重組,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
在開學第一周,我讓孩子們填了一個班委意向調(diào)查表,就表上的內(nèi)容對相應的孩子輪流進行了實習期考察,觀察誰更有能力勝任一個全新的班干部工作,剛接手班級的時候最讓人頭疼,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擔任班干部特別容易唯我獨尊。所以我成立了幫委會監(jiān)督小組,專門監(jiān)督和提醒班干部的行為規(guī)范,我也會定期開展班會,對班干部的行為規(guī)范和職責進行講解培訓。在班干部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后,我便開始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策劃班級事宜,和同學們一起制定了班級公約,他們的工作越來越順手,我很欣慰也很自豪。
二、從班級到班集體——活動開展必不可少
班級可能只是散裝的一群學生,而班集體才是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體。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加適應集體生活,學會與人溝通,最終形成團結(jié)友愛的班集體,我舉辦了很多增進凝聚力的活動。比如,舉行“道歉會”活動,讓有過矛盾的同學趁著這樣的活動把事情講清楚,互相道歉、握手言和。每次的道歉會都能讓我笑中帶淚。像在“說說對方的優(yōu)點”這個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說說同學的閃光點,這時候大家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成績并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評價標準,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大家學習的閃光點?!皫熗浇Y(jié)隊”也是促進班級凝聚力、提高后進生學習成績行之有效的活動。班主任可以帶上孩子自由進行師徒結(jié)隊,并且每個月進行一次總結(jié)表彰大會,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那“真心話漂流瓶”就可以讓沒有交集的同學因為這小小的一個漂流瓶而開始成為了朋友。正是這一項項活動的開展,一次次團隊協(xié)作讓班級學生逐漸意識到我不是一個人,我的身后還有一個集體,只有讓他們在集體中有所獲得,他們才會自覺為集體付出。
三、深入人心,做一個有性格的老師
班主任想要管理好班級,就要和學生建立感情,若要學生喜歡你,必須得了解他們的愛好,對他們的口味。我會經(jīng)常不經(jīng)意間哼兩句他們喜歡的歌,用手機給他們拍拍照,發(fā)的小禮物永遠都是他們當下最流行的小玩意,自然而然我就收獲了一大票粉絲,而正是這一波深入群眾的操作,讓我之后的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順暢了許多。
四、揚長避短,制定合理的班級目標
班級目標有短期目標也有長期目標,如何正確的制定目標,這里面也有大學問,這就要求我能清楚知道班級的優(yōu)缺點,制定正確可行的班級目標才能激勵和鼓舞人心。正是因為我們改變了很多以前固有的目標,一年多來班上拿了很多的榮譽與獎項:“優(yōu)秀班集體”、“書香班級”、武術(shù)操比賽金獎、運動會上的獎牌收割機……一系列榮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班級自信心。
五、為“人”精神——我的班級堅守
我認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分數(shù),而是伴隨一路的為“人”精神。精神培養(yǎng)好了,好的人格形成了,好的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此,在這樣定位上,我們首先想的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各方面都比較健全的人,他們應該追求對學業(yè)的傾注、心靈的溫暖、生命力的堅韌、社會的擔當、獨立的意志以及道德的完美,追求每一個學生在這個班級里都獲得一份理解與尊重,每一份堅守在這里都能擁有支持與祝福。
六、和你在一起——師生情養(yǎng)成記
學生內(nèi)部的團結(jié)很重要,但有一個能進入孩子內(nèi)心的班主任也必不可少。聽過一句話:現(xiàn)在你怎樣對待孩子,將來孩子就會怎樣對待社會。我的風格一直是可攻可守,有進有退,亦師亦友。我會走進他們的體育課堂,和他們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我會選一部合適的電影和他們一起觀看,共同討論劇情和道理,我會吃飯時和中午在校就餐的孩子們坐在一起,記住那幾個挑食的小家伙的喜好,進行監(jiān)督。而這些陪伴正是他們依賴我的關(guān)鍵。班主任一定要像中央空調(diào),而不能像一把不搖頭的電風扇,將涼爽送給小部分人,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景生,都應該要平等對待,學會欣賞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
七、揚帆起航,家校合作
班級的成長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校溝通是教育環(huán)節(jié)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家校溝通中,優(yōu)秀的家委會能替我分擔不少班級工作。我為班級里的孩子建立了個人成長檔案,里面記錄了一些孩子的基本情況與需要和家長溝通的事宜,以及每次和家長溝通后家長的回復態(tài)度以及孩子的變化,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責任與誠意,家長對我工作的認可度會有很大的提升。和家長溝通其實并不難,但是在和家長溝通時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同時我們要學會傾聽,理解家長的需求,找到教育的平衡點,家校溝通才能夠高效有用,井然有序。
如今,我已經(jīng)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走過了近十個春秋,我每天的班級工作仍在井然有序地開展著。因為熱愛,我們所有的堅持和努力才會更有意義,所有平淡的日子才會變得美好可期,熱愛讓我和大家一樣成為站在三尺講臺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并愿意為其奮斗終身的釘子戶。我們只管映月前行、哪怕風雨也兼程,那伴隨學校的紅瓦白墻、綠樹連廊的花朵兒不正一茬一茬熱烈開放嗎!
參考文獻
[1]胡建軍.素質(zhì)教育下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如何欣賞學生[J].教師,2019(15):27-28.
[2]陳清芬.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我的班主任工作個案及心得[J].教師,2018(02):126-128.038C597C-F774-40C1-9DC1-F6FE2E5B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