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教育理論可以濃縮成為三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真金不怕火煉,經過前人了多年的教育實踐,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即使到今天仍舊有可取之處。教師要積極的將這一理論運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用相關的生活場景啟發(fā)幼兒的思考,并積極地抓住幼兒提出的問題,引導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巧設活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兒童逐步深入,最終得出科學結論。增加幼兒對于活動的參與感、獲得感,促進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筆者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經驗,對在幼兒科學活動中踐行陶行知思想展開了探討。以期能夠促進當下幼兒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 科學活動? ?陶行知思想
引言
教育改革,觀念先行。好的意識能夠促進實踐的發(fā)展,并且?guī)硪庀氩坏降捏@喜。我們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過去已經熟悉的教育模式,打開上帝視角,將過去的陳舊做法剖析開,進行改良。幼兒們就像一張白紙,純潔無暇,懵懵懂懂。對生活中的一切有趣之處都充滿好奇。我們在開展幼兒科學活動時,應該尊重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生活化的方式展開引導??茖W現象具有神奇、有趣的特點,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對世界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游戲化的科學教育就是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把科學教育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實踐中探索知識。
一、生活即教育,發(fā)現生活精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我們要尊重幼兒的成長規(guī)律,建立對幼兒發(fā)展的合理期望,尊重幼兒的發(fā)展需求。我們可以利用好幼兒對于生活中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選用合適的生活物品作為活動開展的基本材料。以幼兒熟悉的物品來消除幼兒的陌生感、恐懼感,較大程度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用生活材料作為活動工具也符合當下國家提倡的綠色發(fā)展觀念,推動幼兒們的進行相關的回收利用實踐。從小培養(yǎng)幼兒們的環(huán)保意識,愛護環(huán)境。基于生活材料創(chuàng)設的科學活動普遍具有極高的幼兒自主創(chuàng)設性。幼兒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掌握一定的技巧與經驗后,獨立的完成活動。
選擇好了相關的材料,也需要進行有效的科學活動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們往往會發(fā)現許多有趣的現象,從而發(fā)出疑問?!疤釂枴笔窃谏罨目茖W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探索精神的一種有效措施。產生了許多的問題。教師應該遵循幼兒的意愿,開展活動。為此,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科學進行提問,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中滲透科學教育。最好的科學教育素材往往都存在于實際生活中。也就是說,親身經歷是活生生的教科書。比如,幼兒在生活中經常玩的一些游戲、經常做的一些事情、發(fā)現的有趣的現象等都和科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科學活動中,老師要善于結合幼兒生活中的發(fā)現,對幼兒進行提問,在老師的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中深入挖掘幼兒游戲中的科學知識內容。
例如在認識柚子的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展開了實踐。先提出問題:“你了解柚子嗎?你生活中見到的柚子是什么樣子的?”用提問的方式,先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腦海中搜索生活中片段,對柚子的外形做出判斷。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討論,幼兒們很快的給出了答案。教師幫助幼兒進行了總結:柚子是黃色的,橢圓形的類似球體。它的外皮非常的厚,按上去還會有汁水滲出。果肉大多是白色的,味道酸甜可口,果皮很澀。幼兒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相關知識,獲得了經驗。教師也較好的完成科學活動。這便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優(yōu)勢所在。
二、社會即學校,積極探索未知
任何科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更多的是要讓幼兒明白活動背后的深層含義。讓幼兒使用相關的知識,指導幼兒們更好的生活。教師也要及時的做好家校之間的溝通,在每日的教學教學之后,與家長們交流教育經驗。讓家長了解今日所學內容,對幼兒在院內的表現加以反饋。孩子們的內心是敏感的,老師和家長的關心與愛護都能夠被幼兒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并且讓家長有意識的帶領幼兒參加與所學科學知識相關的社會實踐。這樣,將相關的知識融于社會實踐當中,能夠使幼兒將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以認識植物的科學活動為例,我們讓每個幼兒扮演農夫的角色,在家長的引導下進行植物種植。在家中,每個幼兒可以自由的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開展活動。充分的開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主觀能動性,做自己的主人翁。在園內活動開展之間,給予幼兒們適當的交流時間。與伙伴們講述自己種植植物過程當中所發(fā)生的“小故事”。用伙伴之間的交流,來促進相關的實踐。除此之外,當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方法上的指導。教師也要不斷跟進,記錄幼兒們的行為。將照片和文字發(fā)至家長群中,與家長們共同分享幼兒在園內的成長歷程。確保幼兒的社會實踐在向好有序的情況下發(fā)展。在引導幼兒的同時,也使家長了解幼兒們的日常狀況。將園內的游戲活動延伸至家庭之中。踐行“社會即學?!钡挠^念,讓幼兒們積極的探索生活的未知。
三、教學做合一,開展游戲實踐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做合一”,運用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展開游戲實踐。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的天性就是好玩。如果一節(jié)課都在枯燥的教學中度過,那么,幼兒就會覺得煩躁。學習是為了實踐應用。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人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因此,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教師要多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激發(fā)孩子的探索熱情,帶幼兒進行游戲實踐,潛移默化的進行科學探索。積極的在游戲中引導幼兒發(fā)現相關的科學現象。向兒童滲透科學的思想,當幼兒進入相關的游戲場景時,可以較快的喚醒幼兒的已有知識。教師需要做好引路人,開展科學的教育,讓兒童在游戲當中不知不覺地加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當中。讓幼兒們通過合作與交流等多種方式來積極的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在游戲當中通過實際產生的問題去促進幼兒的“學與做”,弱化教師的“教”,將“教”環(huán)節(jié)替代為游戲活動前的引入。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運用前文提到的社會實踐經驗和自身生活經驗來總結問題所在,初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茖W活動游戲化可以較好的煥發(fā)課程的生命活力。增進幼兒們的活動參與熱情、獲得感。使幼兒在進行科學活動的過程中更好的累積相關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們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更加貼近生活行為。在游戲的引導下,積極的展開與生活相關的實踐,達到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薛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對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的啟示[J].當代家庭教育,2021(03):55-56.
[2]潘怡蘇.生活教育理論在幼兒園區(qū)域游戲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0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