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平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zhì)的主要途徑,通過這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推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成長。而生活化教學則是將課本知識與社會相結(jié)合,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貫徹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與概念。在課堂中加入生活元素,既可以改善課堂死板僵硬的教學氛圍,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知識理解以及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小學是中國學生全面接受義務教育的開始,在這個階段中老師們必須正確引導學生逐步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價值觀,而在道德和法律的課堂中只是講解書本上的知識又難免有點乏味,這也使得生活化教學和道德與法律課堂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采用這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使教材中的知識點變得更為容易掌握,讓知識顯得更為“接地氣”。本文結(jié)合個人教學經(jīng)驗以及各種理論研究成果,通過不同角度來探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再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思考
其實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中許多知識點都來源于生活,在公共場所要排隊不亂扔垃圾,堅持才會有收獲這些知識其實和我們生活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再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與思考,因為將學生置于相應的情景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情感,進而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講解“大家排好隊”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的講解以及視頻的播放來將學生帶入到以下的情景中:學生想要買一杯飲料,辛苦地排隊等待十分鐘,馬上要輪到自己地時候卻有人插隊。讓學生將自己代入到這個生活情景中,自行感悟被插隊者不爽的這種心情,這種換位思考可以使學生明白插隊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再現(xiàn)生活情景對于情景本身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趣味性高的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更加積極有動力,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代入感強的情景則有利于學生感悟道理,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優(yōu)秀,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選擇不同的生活情景,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想要表達的信息。這種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fā)揮、探索的舞臺,讓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fā),思維進一步得到拓展與延伸,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使其學習到的道德知識與學科知識深刻于心。
二、合理選擇生活案例,強化學生認識
選擇不同的生活案例能夠?qū)W生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比如想要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時候,就要選擇一些具有深刻意義的時間,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北京是第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了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向?qū)W生科普這個事件的象征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紙上得來終覺淺,很多時候課本上片面的知識講解并不能夠讓學生有所體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還停留在淺薄的紙面印象當中。比如在講解正確處理油鍋著火的現(xiàn)象時,很多學生知道不能夠用水去澆滅,但是為什么不能夠采用這種方法學生了解地不夠全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向?qū)W生展示將水加入油鍋后的現(xiàn)象,因為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以選擇借助多媒體視頻來展示。通過視頻學生可以看到油鍋中的火焰從小變大,這個變化的過程是非常迅速的,可以想象在生活中如果真的這樣做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在這樣直觀的生活案例演示下,學生能夠從根本上上了解為什么不能這樣做,而不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盲目聽從課本知識。
三、挖掘生活事件,緊扣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堂主題
小學生其實對生活其實有著自己的認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觀念,在學生認知的基礎(chǔ)上挖掘生活事件的內(nèi)涵,貼近學生的感受。例如闖紅燈這件事情雖然是不正確的,但是很多家長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了趕時間會無視交通信號燈的指示,教師可以利用這件事情來讓學生思考: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如果是你處于這種狀況,你會怎么做?其實這是很多學生都經(jīng)歷過的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但是教師深入挖掘事情背后隱藏的意義,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這件事情,教師可以默默地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將遵守交通規(guī)則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無論選擇哪種生活事件,教師需要緊扣課堂主題,挖掘事件背后隱藏的意義,尋找本節(jié)課和核心素養(yǎng)的結(jié)合點,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成為鮮活的教學素材。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o予學生思考與領(lǐng)悟的時間,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
四、結(jié)束語
道德與法治課堂應該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變革,通過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價值觀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健康茁壯成長。教師需要不斷對生活化教學做出改進,借助生活化埃及偶像強化課堂的深度與廣度,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1]武道保.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分析[J].公關(guān)世界,2020(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