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思索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下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品格和素養(yǎng)?;诖?,以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課堂為研究中心,針對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展開了簡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措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水平。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語文;運用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有效針對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目標,對學生展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當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開展,應當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提升自身的水平,在教學時給學生充分的養(yǎng)分,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1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視角比較狹隘
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以及高考升學的壓力下,高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多成了“唯學分論”,教師在講解知識時,教學視角更多集中在高考相關考試知識點上,如古詩詞背誦、經典篇目串講、基本的漢字讀音、書寫等,并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料和教學手段來挖掘課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品質,也不會開展傳統文化和愛國思想的教育。長此以往,高中語文教學成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場所,學生會單純?yōu)榱藨陡呖级痴b知識,而單調乏味的課堂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背離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
1.2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過于“死板”
受限于課堂教學場地和教學時間的限制,高中語文教師只能一板一眼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而受到學科教學計劃的限制,高中語文教學只能嚴格圍繞教案開展,什么時候授課,什么時候提問,課堂討論時間早已經過預先設計,這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背離了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而一板一眼的課堂教學則會讓師生都感到枯燥乏味。
1.3高中語文教學組織過于“被動”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往往容易陷入緊張、對立的教學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多是被動接受,缺乏各種人文關懷和情感交流,而“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思維上的交鋒和智慧上的碰撞,學生缺少探索性學習、開放式交流和自主性分享,導致高中語文教學組織陷入“被動”狀態(tài)。
2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教學方式,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
教育的發(fā)展決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與時俱進,跟上社會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為了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新課程改革教育要求學校要大力開展多媒體技術,所以教師也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及時轉變教學的觀念,跟上教育發(fā)展的步伐。因此,教師需要首先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的真實學習需求,找出學生缺乏學習語文興趣的原因,針對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政策和方案,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教師首先需要正確指引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向,教導學生不要單純因為應付考試而去學習語文,而是要發(fā)現語文這門學科中蘊含的文化和深意。其次,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盡可能的充分使用多媒體、微課等網絡資源技術,把學生作為主體的主導地位體現出來,注意整合和組織網絡資源,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被新奇的網絡課件所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學習效率才能高,教學效率也才能夠真實的提高。
2.2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閱讀教學的意境
在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教學素質與閱讀能力,情境創(chuàng)設顯得非常重要。而新媒體的教學技術剛好在其中能夠扮演重要的角色,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氛圍并不僅僅是課堂活躍氣氛的催化劑,更能夠使得閱讀的有效性得到顯著加強。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所制造的微課等方式,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形成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能力與綜合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
2.3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平臺
現在經濟在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對教育事業(yè)的要求也相應的越來越高。因此,高中學校引入和增加最新的教育技術設備也同樣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新型、先進的技術設施可以有效的保障能夠獲取最新的教育教學發(fā)展方向,以及信息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條件。教師在教學時增加了輔助的教學資源,更有利于教學進程的推進,而學生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學習資源后,也同樣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多媒體技術在設備使用的過程中,當屬計算機設備的使用最為頻繁,所以學校應當定期對計算機的系統和設備進行更新和維護。這不僅是為語文學科的學習提供最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也是為促進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朝著高效、現代化的方向不斷發(fā)展而做充分的準備。
2.4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具有較強的資源開發(fā)空間,可以挖掘有關的教學內容,也是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路徑。教師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而針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需求,實際的教學難免與預期會有所偏差。因此,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教學工具,實現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的資源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在選取材料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在較大的范圍內對教學材料進行拓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由于平臺發(fā)布的資源內容比較豐富,教師可以以此為背景,對多種多樣的現代文內容篇章進行有效分類,其有助于學生結合自己的需要,延伸學習的知識,拓寬視野。而且,微信公眾平臺具有長期的存儲功能,學生能夠長期使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微信的學習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多樣化和教學路徑的全面性,以有效拓展資源,使學生更有收獲。
結束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新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育整合的重要工具。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價值,準確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的高效性,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資源拓展,實現教學的多樣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林.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1(4):141.
[2]王學禮.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高考,2021(6):75.
[3]吳智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江西教育,2020(33):18.
[4]丁建國.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建構高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20(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