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有效課堂中,學生的心態(tài)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在“我要學”的課堂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全面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幅提升。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教師素養(yǎng)、教學課件和教學活動三個方面入手,著力增強課堂教學的召喚性,讓“我要學”逐漸成為一種常態(tài)。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召喚性
作者簡介:潘亞芳(1976—),女,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碧波實驗小學。
課堂召喚性是指一堂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召喚力。具有召喚性的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chǎn)生“我要學”的強烈意愿。反之,在缺乏召喚性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會處于相對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學習效率較低。在“雙減”背景下,為了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隨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會明顯減輕。增強課堂的召喚性是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項有效舉措。課堂的召喚性源自教師的個人魅力、教學課件以及教學活動等。因此,為了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增強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的召喚性,教師應從教師素養(yǎng)、教學課件和教學活動幾個方面入手,分析教學要求,制訂教學策略。
一、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課堂召喚性
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決定其個人魅力的關鍵因素[1]。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能力、運用體態(tài)語言的能力以及采用教學方法的能力等,都是其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課堂的召喚性,教師可以使用具有召喚性的課堂用語、運用具有召喚性的體態(tài)語言以及采用具有召喚性的教學方法等開展課堂教學。
(一)使用具有召喚性的課堂用語
課堂用語是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語言。清晰、簡潔、有趣的課堂用語不僅能夠讓學生明確教師的課堂指令,還能夠增強課堂的召喚性。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用語方面多花心思,基于教學實際需求,不斷地錘煉課堂用語,讓課堂用語變得具有趣味性、召喚性。
例如,在課堂上,當學生完成達標練習之后,教師說:“請同學們仔細、認真地檢查自己的解題過程,看一下有沒有什么錯誤?!边@樣的課堂用語清晰、具體,但是缺乏趣味性、召喚性,會降低學生檢查的積極性。為了調(diào)動學生檢查自己解題過程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檢查的有效性,教師不妨這樣說:“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都是啄木鳥醫(yī)生,你們做的每一道題目都是樹木,接下來,請啄木鳥們快來給樹木啄蟲看病吧!”與之前的課堂用語相比,這樣的課堂用語更具趣味性、召喚性。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只稱職的“啄木鳥”,每一位學生都會仔細認真地檢查自己的解題過程。
(二)運用具有召喚性的體態(tài)語言
在課堂上,教師除了使用口頭語言,還會使用體態(tài)語言,即教師的動作、神態(tài)等。適當、得體、具有親和力的體態(tài)語言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增強課堂的召喚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習的實效性。
持續(xù)、動態(tài)的評價是將課堂推向高潮的有力推手。盡管教師使用“你真棒”“你很認真”之類的課堂用語也能夠發(fā)揮一定的評價作用,但是,久而久之,學生會對這樣的評價用語產(chǎn)生“抗體”。為此,教師不妨運用更加具有召喚性的體態(tài)語言。例如,當學生出色地完成某一項課堂學習任務時,教師可以走近該學生,興高采烈地與其擊掌,以示祝賀;當學生未能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時,教師也可以走近該學生,并和顏悅色地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等。
教師具有召喚性的體態(tài)語言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采用具有召喚性的教學方法
選擇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能力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一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境,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趯W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教師可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具有召喚性的教學方法。
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典型特征?;谶@種特征,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生動、活潑、有趣的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圖形時,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印有各種基本圖形的學習單。之后,要求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為這些基本圖形涂色。在涂色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具體地認識各種基本圖形,還可以滿足自己喜歡涂鴉的興趣愛好。
可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采用一些具有召喚性的教學方法,就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效果。
二、通過優(yōu)化教學課件增強課堂召喚性
如今,多媒體教學課件已被廣泛應用于數(shù)學課堂,它能彌補傳統(tǒng)教具在二維、三維動態(tài)演示上的不足,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2]。當然,多媒體教學課件并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而是發(fā)揮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設計教學課件時,教師不僅要緊扣教學目標,還要結(jié)合學情,增強教學課件的趣味性、互動性、形象性等,進而增強課堂的召喚性。
(一)用有趣的課件增強課堂召喚性
有趣的課件能夠迅速撥動學生的心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神貫注、身心愉悅地投入學習中。在設計教學課件時,教師應注重課件的趣味性,豐富課件的內(nèi)容,創(chuàng)新課件的形式,讓枯燥的課件變得意趣盎然。
比如,在為小學二年級學生教學“圖形的運動”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旋轉(zhuǎn)、平移等圖形運動方式的了解興趣,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課件。以旋轉(zhuǎn)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向?qū)W生展示旋轉(zhuǎn)的車輪、旋轉(zhuǎn)的風車、旋轉(zhuǎn)的木馬、旋轉(zhuǎn)的摩天輪等。以平移為例,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向?qū)W生展示小朋友玩拼圖板的過程、人們乘坐商場扶梯的情景等。看到這些熟悉、有趣的生活情景之后,學生探究旋轉(zhuǎn)、平移等圖形運動奧秘的興趣就會有所提升。
實踐證明,有趣的教學課件能夠顯著增強課堂的召喚性。在有趣的教學課件的召喚之下,每一位學生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濃厚的興趣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
(二)用互動的課件增強課堂召喚性
鑒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應該增強教學課件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課件與教師、同學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通過教學課件開展有效的互動活動,能夠顯著增強課堂的召喚性,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表內(nèi)除法”這部分內(nèi)容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調(diào)動學生參與口算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互動性的教學課件。教師可以基于希沃白板教學軟件中的各種有趣的課堂活動,精心設計一些口算練習,并將口算練習融入趣味分類、超級分類、分組競賽、知識配對等課堂活動中。這些具有互動性,且融入口算練習的課堂活動,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可見,具有互動性的教學課件,能夠大幅增強課堂的召喚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扎實、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
(三)用形象的課件增強課堂召喚性
數(shù)學概念、數(shù)學公式通常比較抽象[3]。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為了讓他們更為準確、通透地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數(shù)學公式等知識,教師應該適時適度地借助形象的教學課件增強課堂的召喚性。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的教學課件,將教材中靜態(tài)的、平面的插圖展現(xiàn)成三維的、立體的、動態(tài)的物體,帶領學生更細致、準確地觀察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微視頻,向?qū)W生展示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以增強課堂的召喚性,進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三、利用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課堂召喚性
無論是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主題鮮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構(gòu)成課堂的基本要件。為了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召喚性,教師還應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將教學活動游戲化、多元化、自主化等。
(一)教學活動游戲化
游戲?qū)πW低年級學生的吸引力較大,比較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鑒于此,教師可以將枯燥的教學任務設計成各項游戲活動,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能夠顯著增強課堂的召喚性,能夠吸引、召喚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以教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教師精心設計了一項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老狼老狼,幾點了?”在課前,教師準備了老狼的頭飾、一塊模擬時鐘以及一段美妙的輕音樂。在課堂上開展此項活動時,教師先戴上頭飾扮演老狼,然后隨機抽選一名學生走上講臺,拿起模擬時鐘,在模擬時鐘上任意撥出一個時間。而后,所有學生齊聲問道:“老狼老狼,幾點了?”此時,扮演老狼的教師,會明確告訴學生幾點了。隨后,教師邀請一名學生扮演老狼,繼續(xù)游戲。在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寓教于樂,將“認識時間”的教學內(nèi)容與有趣的游戲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還增強了課堂的召喚性。
(二)教學活動多元化
單一的教學活動雖然也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久而久之,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對教學活動保持濃厚、持久的興趣,教師應該設計一些多元化的、動靜結(jié)合的教學活動。
比如,在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時,教師應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如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動腦思考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討論交流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梳理知識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分析錯題的教學活動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帶領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學習相關知識,還能夠增強課堂的召喚性。
當然,在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恰如其分、適時適度、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將各項教學活動關聯(lián)在一起。如此一來,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就會更加具有召喚性。
(三)教學活動自主化
為了更進一步地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科學地將教學活動自主化,即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quán),讓他們自主探究相關知識、自主完成各種學習任務等。同時,自主化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召喚性,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設計擺一擺、畫一畫、剪一剪等自主教學活動。在擺一擺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一些小木棍,擺出各種不同的角,并細致觀察不同角之間的異同。在畫一畫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畫出各種各樣的角,并觀察、分析這些角的異同之處。在剪一剪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拿起手中的剪刀,剪出各種不同的角等。實踐證明,自主化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quán),能激發(fā)其興趣,提升其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師可以從教師素養(yǎng)、教學課件和教學活動等方面入手,合理、有效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進而增強課堂的召喚性。隨著課堂召喚性的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會以更加飽滿熱情、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課堂學習,還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為專注、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朱琴.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趣味性之我見[J].學周刊,2015(17):32.
趙霞.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趣味性教學之我見[J].當代家庭教育,2021(6):85-86.
甘夏銘.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趣味性之我見[J].教育,2017(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