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漸漸與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相融合。微課就是教學方法與科學技術相融合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它既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又可以更方便地展示教學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重點闡述了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運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教學融合
作者簡介:李永剛(1974—),男,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寺子川學校。
與傳統(tǒng)的45分鐘時間的課堂模式不同,微課是可以反復觀看的講課視頻,可以讓學生在課前的預習階段使用,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時使用。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可以在課前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初步的了解,在上課的時候更容易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也可以在課后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對不懂的地方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可以被隨意調整進度,更方便學生快速找到需要反復觀看的地方。
由于初中歷史教學涉及很多歷史事件、人物,還包括國外的歷史,知識點相對復雜,也較難記憶,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的過程中,容易混淆知識點,學習效率低。學生如果可以正確地運用微課進行歷史學習,就會大大降低學習歷史的難度。文章就如何將微課與歷史教學相融合進行探究,分析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與弊端,論述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一、結合微課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優(yōu)勢
當前,教師對微課的開發(fā)基本停留在將其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輔助的層面,導致微課教學的資源呈分散的特點。對教師而言,對微課資源進行整合,挑選優(yōu)質的微課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在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與其他歷史教師合作,集思廣益完成優(yōu)質的微課視頻。教師還應該基于教材的內容提取重點和難點進行剖析,做到結合學生的需求。高質量的微課視頻可以發(fā)揮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制作微課視頻時,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穎而忽略了教學的實際內容。除此之外,教師的微課教學方式應該與時俱進,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歷史的學習。
(一)生動直觀,突破教學重難點
初中生對歷史的認知是有限的,對復雜的歷史知識較難記憶和理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課堂學習的模式一般都是教師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靠死記硬背學習歷史。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歷史知識。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微課可以為教師帶來更多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到歷史中的人物關系時,教師可以制作兩個人物對話的小視頻,幫助學生理解人物關系,使歷史的學習變得生動,讓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補充教材,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的主要內容一般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其源于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是生活中的一些思考,是對教材的一種補充。教師圍繞這些知識點,以一個課程為一個主題,進行情境性的、趣味性的講解,具有彌補教材內容不足的作用。相比線下的課程,微課的時間更短,而且內容更精簡,每節(jié)課大約十分鐘左右,較節(jié)約時間。此外,一個微課視頻的內容通常只有一兩個知識點,可以直擊核心,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可以反復播放,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微課視頻是可以反復播放觀看的,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去理解和消化歷史的知識點,可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采用點讀的方式在幾分鐘的微課視頻中直接播放某一片段的內容,在遇到不懂的知識或者重難點的時候,可以慢放視頻,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增強對知識點的記憶。
(四)將歷史以新的模式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教學中涉及很多故事、人物、時間等復雜的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大多是連貫性的,非常適合運用微課的形式展示。微課具有主題鮮明、言簡意賅、時間較短、可以反復觀看等顯著的優(yōu)勢。教師將微課教學與歷史教學相結合可以豐富知識點的展示方式,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可以融入專家講座和一些以歷史為題材的電視節(jié)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探究欲。
(五)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微課視頻時長較短,一般只有幾分鐘時間,可以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學生如果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去看教材的內容,往往會感到時間不充足,也難以深刻理解知識點,但學生利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微課學習,卻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對一些在課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也可以進行更好的復習。
二、利用微課開展初中歷史教學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微課時長難以控制
在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對歷史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師要適應學生的理解程度而教學,導致教學節(jié)奏比較緩慢。微課教學要求的時長比較短,往往只需要幾分鐘,教師可以更好地讓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從而更輕松地掌握知識點。根據調查研究,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在五到十分鐘。因此,教師在錄制微課視頻的時候,應該盡量控制時間的長短,在選材時要注意精簡,同時結合重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言簡意賅地引入主題和重難點,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
(二)微課選材單一,沒有綜合考慮所有學生
當前,由于備課時間有限,教師通常會根據普遍的問題制作微課,忽略了不同學生的歷史基礎是不同的,忽視了不同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導致微課教學的內容并不適用于每一位學生,對提高學生整體的歷史素養(yǎng)效果不明顯。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微課的選材方面應該更加仔細認真,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微課內容。教師應該明白,哪怕是同一個知識點,其面向的學生不一樣,微課的講解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該把微課的核心放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這一方面;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把微課的核心放在讓學生快速接受基礎知識這一方面。因此,教師需要更加靈活地設計微課,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幫助和引導他們,以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才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得相應的進步。
(三)教師不明確自己的定位
在將微課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用微課來代替課堂教學,在整個歷史課堂的講解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放微課視頻。這種現(xiàn)象制約了課堂教學的作用,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牢固。教師如果在課堂講解中偶爾穿插一兩個微課視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讓整個課堂都是由微課視頻連接而成的,就會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枯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需要找準自己在課堂上的定位,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不能完全利用微課代替教師的講解。在每一次微課播放結束后,教師應該及時對該微課的內容做總結,引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三、微課與初中歷史教學的融合
微課教學是教師按照新課改背景下的課程標準和教學任務實踐要求,以視頻形式展示教學的方法。在微課視頻中,教師要把每個課題的中心內容,即重點和難點總結成一節(jié)課的內容,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記錄下來,供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微課的內容應該以初中歷史教材為本。初中歷史每一節(jié)課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復雜,需要教師在錄制微課前明確微課的主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對應的知識點。教師要把握好微課的時長以及微課內容的繁簡程度,應將歷史知識化繁為簡,以便學生記憶,也可以將枯燥的歷史變成一個個趣味的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在微課中給學生設計留言框,以便及時留意學生的微課學習情況,還可以設置意見箱讓學生提建議,以完善后續(xù)微課的錄制。
(一)在初一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
針對初中一年級學生的歷史教學,教師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當前,初一的歷史教材內容以古代歷史為主。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歷史的學習較少,學生剛接觸新的學習領域難免會感到迷茫,所以教師在制作初中一年級的歷史微課視頻時,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核心。比如,教師在進行微課的設計與錄制時,可以展示一些歷史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中常見的歷史案例,或一些錯誤的歷史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如在明朝之前的電視劇中常出現(xiàn)玉米、土豆等食材,這是一種錯誤的歷史案例,因為土豆和玉米都是在明朝時才傳入我國的,教師可以基于此制作微課視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如,部分電視劇中的人物與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存在較大的出入,教師可以基于此制作微課視頻,運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歷史,探索知識。學生經過主動探究了解歷史知識,能加深記憶。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元素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二)在初二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
微課對初中二年級學生的學習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初中二年級是以中國近代史為重點的歷史教學階段,學生初次較為系統(tǒng)地接觸近代史,可能難以理解一些概念,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學生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某些概念,那么,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就難以清晰地認知一些歷史現(xiàn)象,難以學好中國近代史。歷史教師在進行微課的設計時,要考慮到以上幾點,對于那些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如洋務運動、五四運動等,應該在微課中向學生強調知識重點,并將歷史事件梳理清楚,將事件講解明白,并在微課的結尾進行知識總結和課題練習,讓學生學習完本節(jié)課之后就及時進行鞏固。另外,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成績做一個系統(tǒng)的分析,清楚學生對哪一節(jié)課中的哪一個知識點掌握得較薄弱,而后在課堂教學中,對該知識點進行反復強調,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印象,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三)在初三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
微課對初三的學生來說主要起到復習的作用。初三的歷史課程內容主要是世界歷史,知識點更復雜,且學生對世界歷史的了解較少,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困難。微課的存在就可以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課前先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還可以在課后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復習。教師制作初三的微課視頻時,可以參考近年的中考題目,基于近年的考點錄制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歷史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加入時政內容,還可以制作專題復習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鞏固歷史知識。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除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還應幫助學生搭建歷史知識的框架,整理歸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方便學生梳理內容。這樣,初三的學生就可以從歷史的知識點、歷史的專題和當前的時政熱點等方面進行綜合復習,從而加強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結語
教師結合微課開展教學,對初中歷史教學而言,是一個較嶄新的教學方法。微課教學的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幾點:首先,教師進行微課設計時,既要把握好重難點,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歷史教師應該把握好自身的定位,清楚自己是微課的制作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在微課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最后,教師應該做好教學總結與反思,從微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入手,及時調整微課內容。教師只有同時做到以上幾點,才可能使微課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劉龐偉.基于史料的初中歷史微課教學案例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20):57-58.
徐慧玲,姜學飛.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調查研究[J].教育文匯,2021(8):34-36.
周麗娟.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65):154-156.
王穎.淺談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7):56-57.
韓濱.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思考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46-47.
黃永其.合理應用微課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