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茜 顏學新 喬翠翠
摘要:采用問卷法,通過領悟社會支持量表、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量表和工作旺盛感量表對廣東省佛山市某九年一貫制學校的226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調(diào)查,探討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和工作旺盛感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1)中小學教師群體中,領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和工作旺盛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2)領悟社會支持對工作旺盛感存在直接效應,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對工作旺盛感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
關鍵詞:領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工作旺盛感;中小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22)15-0012-04
一、引言
1999年,我國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但在實際工作環(huán)境中,中小學教師受自我調(diào)控能力、多重角色沖突、崗位競爭、支持需求難以滿足等多方面的影響,易產(chǎn)生怨職情緒、動力匱乏、身心耗竭等問題,影響工作生活質(zhì)量和教育教學效果[1-5]。
工作旺盛感(thriving at work)是個體在工作中積極發(fā)展的標志,具體指在工作中體驗到活力和學習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6-7]。它不以消極的視角關注個體在工作中的狀態(tài),而著重強調(diào)個體的力量和積極性。研究顯示,在中小學教師群體中,工作旺盛感與職業(yè)認同呈正相關,且正向影響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8-9]。關注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旺盛感,探索其產(chǎn)生機制,對教師個人發(fā)展乃至學校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工作旺盛感的產(chǎn)生機制,不同理論模型都提及支持的作用。 斯伯萊茨(Spreitzer)等[11]提出的“工作旺盛感的社會嵌入模型”(socially embedded model of thriving at work)指出,工作旺盛感的前因變量包括關系資源。劉玉新[12]提出的“組織情境影響工作旺盛感的心理機制”模型表明,領導因素中的支持氛圍、同伴因素中的職場友誼和同伴關系都對個體的工作旺盛感有重要影響,且已有研究提供了實證證據(jù)[13-14]。除了工作支持,家庭支持同樣對個體工作旺盛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15]。領悟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是社會支持的一種,是個體對自身被外界支持程度的主觀感受與評價,包括來自家庭、朋友和其他層面的支持[16]?;诖?,本研究認為領悟社會支持是影響工作旺盛感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假設1:領悟社會支持對工作旺盛感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盧桑斯(Luthans)等[17]明確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為“個體一般積極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體表現(xiàn)為符合積極組織行為標準的心理狀態(tài)”,并提出其具有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韌性等維度。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領悟社會支持對心理資本的直接效應顯著,且領悟社會支持通過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對多種結果變量產(chǎn)生影響,如親社會行為、職業(yè)倦怠、心理健康等[18-20]。心理資本可以預測教師的心理發(fā)展及工作狀態(tài),能夠促進工作投入,且心理資本水平較高的教師,有更好的工作績效和更高的主觀幸福感[21-23]。帕特森(Paterson)等[24]面向600名員工進行的問卷調(diào)查表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獲得越多社會支持的員工,任務專注度更高,注意關聯(lián)性更強,進而有更高的工作旺盛感?;诖?,本研究提出假設2: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和工作旺盛感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取樣的方法,選取廣東省佛山市某九年一貫制學校共226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diào)查,其中男性教師41人(18.14%),女性教師185人(81.86%);小學教師88人(38.94%),初中教師138人(61.06%);師范專業(yè)畢業(yè)120人(53.10%),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106人(46.90%)。
(二)研究工具
1.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Zimet等[25]編制的領悟社會支持量表,該量表共12道題目,包括三個維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每個項目采用7點計分法(從“非常不同意”計1分到“非常同意”計7分),領悟社會支持總分由所有條目分累計。總分在12~36之間為低支持狀態(tài),總分在37~60之間為中間支持狀態(tài),總分在61~84之間為高支持狀態(tài)??偡衷礁撸砻鱾€體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本研究中,該問的Cronbach ɑ系數(shù)為0.95。
2.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量表
采用由吳偉炯等[26]編制的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量表,該量表共包含32個題項,囊括8個因素:希望、樂觀、堅韌、自謙、感恩、利他、情商和自信,每一個因素通過4個題項測量,以4個題項的總分計分。心理資本為量表中8個因素得分的總和。為提高精確性,該量表采用從“非常不同意(1)”到“非常同意(6)”的6點計分,總分越高,表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8。
3.工作旺盛感量表
采用波拉斯(Porath)等[6]編制的工作旺盛感量表,包括學習和活力兩個方面,共10個題項。采用7點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在對其中兩個題項進行反向計分后,計算所有題項的總分,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工作旺盛感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4。
(三)研究程序和數(shù)據(jù)分析
在所有教師知情并同意的情況下,通過問卷星收集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描述統(tǒng)計和相關分析
各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及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顯示,對于教師群體,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資本呈顯著正相關,領悟社會支持與工作旺盛感呈顯著正相關,心理資本與工作旺盛感呈顯著正相關。
(二)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和工作旺盛感間的中介作用
基于相關分析結果,進一步檢驗心理資本是否在領悟社會支持和工作旺盛感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SPSS中的PROCESS宏程序進行分析。樣本容量選擇5000,模型選擇模型4,結果顯示,95%CI=[0.3236,0.4824],95%置信區(qū)間不包含0值,表明心理資本的中介效應顯著。各效應大小詳見圖1。
四、討論
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學教師領悟社會支持、心理資本與工作旺盛感之間的關系。
首先,本研究的結果驗證了領悟社會支持與工作旺盛感的關系,即領悟社會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預測教師的工作旺盛感,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對工作的旺盛狀態(tài)越高。這驗證了假設1,并且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2-16],說明領悟社會支持是個體工作旺盛感的一個重要預測指標。
其次,本研究進一步探索了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與教師工作旺盛感的關系中發(fā)揮的作用。結果顯示,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與工作旺盛感之間起中介作用,即領悟社會支持不僅能夠直接預測工作旺盛感,還可以通過心理資本間接預測工作旺盛感,這證實了本研究的假設2。具體分析如下。
一方面,高水平的領悟社會支持帶來心理需要的滿足,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及對事物的積極解釋和預期,這種良好的內(nèi)部工作模式和心理資本具有相似之處。盧桑斯等[17]就提到心理資本代表了“對環(huán)境的積極評價和對成功可能性的良好預期”。具體來說,具有高水平領悟社會支持的教師,感受到的積極反饋更多,對自己的認知更為正面(如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對事件的預期和評價更為積極(更高的希望和韌性)。由此可見,良好的領悟社會支持直接促進心理資本。另外,高水平的領悟社會支持讓教師的情緒更為穩(wěn)定,積極情緒更多,而積極情緒有助于增強個體的韌性、希望和樂觀[27]。
另一方面,心理資本有利于促進工作旺盛感。工作旺盛感產(chǎn)生的前提是個體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擁有較高心理資本的教師,自我效能感、希望、樂觀和韌性更強,勝任感、自主感和歸屬感這些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更多滿足。根據(jù)“組織情境影響工作旺盛感的心理機制”模型,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會促使個體擁有更高水平的工作旺盛感。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結果表明,高水平的領悟社會支持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心理環(huán)境,這種心理環(huán)境會促進教師心理資本的提高,換言之,他們將擁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和資源,使心理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當教師的心理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更容易在工作中體驗到活力并積極學習。這解釋了工作旺盛感產(chǎn)生作用的機制。
五、研究局限與實踐意義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作為一項橫斷研究,本研究無法對變量間的因果關系進行考察,未來可采用縱向研究考察變量間的雙向關系和因果關系。
(2)在我國的文化環(huán)境下,企業(yè)員工的心理資本可以分為事務型資本和人際型資本[28],未來研究可以檢驗該分類方式是否也適用于中小學教師群體,以進一步增強研究結果的文化特性。
本研究結果對于中小學教師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到,提升中小學教師工作旺盛感水平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給予支持。教師自身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利用各項社會支持資源促進工作。學??梢詮奈镔|(zhì)支持和精神支持入手,促進教師工作旺盛感的提升:物質(zhì)支持包括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升福利待遇和豐富教學物資等;精神支持包括樹立和諧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學校領導支持和關心教師及建立教師互助機制等[29]。教師家屬可提供的支持包括加強對教師的職業(yè)關注、主動承擔更多的家庭角色等。總之,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中小學教師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增強其心理資本,進而促進其工作旺盛感的提升。
六、結論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教師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資本、工作旺盛感兩兩均呈顯著正相關。
(2)教師心理資本在領悟社會支持與工作旺盛感間起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1]俞國良,靳娟娟.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應對[J]. 今日教育,2021(9):18-21.
[2]門蘭蘭. 中學教師心理問題的成因及改善對策[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S2):225-227.
[3]王紅藝.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探究[J]. 新課程(教師版),2019(11):28.
[4]周雪梅,俞國良.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類型、成因和對策[J]. 教育科學研究,2003(3):51-54.
[5]馬慧芳. 中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 新課程,2020(3):216-217.
[6]Porath C,Spreitzer G,Gibson C,et al. Thriving at work:toward its measurement,construct validation,and theoretical refinemen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2,33(2):250-275.
[7]鄭曉明,盧舒野. 工作旺盛感:關注員工的健康與成長[J]. 心理科學進展,2013,21(7):1283-1293.
[8]王文增,魏忠鳳,王一鳴. 勝任力對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職業(yè)認同和工作旺盛感的鏈式中介作用[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28(6):1289-1292.
[9]王文增,劉曉明. 中小學體育教師工作特征與工作倦怠的關系:自我決定和工作旺盛感的鏈式中介[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1):29-38.
[10]桂禎. 高中英語教師職業(yè)認同與工作旺盛感的相關性研究[D]. 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21.
[11]Spreitzer G M,Sutcliffe K,Dutton J,et al. A socially embedded model of thriving at work[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37–549.
[12]劉玉新. 員工何以蓬勃旺盛?影響工作旺盛感的組織情境與理論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2019,27(12):2122-2132.
[13]陳曉敏,王玉峰,宋彬彬.職場友誼對員工職業(yè)成長的影響研究——工作旺盛感的中介作用[J].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18,32(4):87-96.
[14]馬瑩. 組織支持感與工作旺盛感關系的實證研究[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4(12):198-199.
[15]陶厚永,韓玲玲,章娟. 何以達到工作旺盛?工作支持與家庭支持的增益作用[J].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19(3):117-132.
[16]張書朋,張慶垚,李彩娜. 領悟社會支持性別差異的元分析[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31(4):393-401.
[17] Luthans F ,Avolio B J , Avey J B ,et a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 Personnal Psychology,2007,60(3):541-572.
[18]李嘉悅,蔡琳楠,鄧雅婷,等. 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心理資本和共情的多重中介作用[C]. 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2019.
[19]周雨詩,朱曉萍,尹小兵,等. 心理資本在社區(qū)護士領悟社會支持與職業(yè)倦怠中的中介效應[J]. 職業(yè)與健康,2019,35(23):3220-3224.
[20]王楊陽,楊婷婷,李甜田,等. 已就業(yè)殘疾人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的鏈式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2021,14(3):244-250.
[21]吳偉炯,劉毅,路紅,等. 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對其工作績效的影響[J]. 教育導刊:上半月,2013(7):27-30.
[22]毛晉平,謝穎. 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及其與工作投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 教師教育研究,2013,25(5):23-29.
[23]張西超,胡婧,宋繼東,等. 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職業(yè)壓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30(2):200-207.
[24]Paterson T A,Luthans F,Jeung W. Thriving at work: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upervisor support[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4,35(3):434-446.
[25]Blumenthal J A,Burg M M,Barefoot J,et al. Social support,type a behavior,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87,49(4):325-340.
[26]吳偉炯,劉毅,路紅,等. 本土心理資本與職業(yè)幸福感的關系[J]. 心理學報,2012,44(10):1349-1370.
[27]Tugade M M,F(xiàn)redrickson B L,Barrett L 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al granularity:examining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coping and healt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72(6):1161–1190.
[28]柯江林,孫健敏,李永瑞. 心理資本:本土量表的開發(fā)及中西比較[J]. 心理學報,2009(9):875-888.
[29]張惠敏. 中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原因分析與對策建議[J]. 安徽教育科研,2018(3):11-12.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