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浮香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對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進行培訓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討了電子白板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 信息技術能力 培訓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255-01
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實踐相互脫離
信息技術培訓過程中只注重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操作、應用和一些簡單的課本理論的講解,沒有將信息技術應用與實際教學相融合,這就導致中小學教師在培訓期間僅僅學到了一些計算機的相關軟件操作,但是不能把所學東西與實際教學活動有機融合在一起,信息技術難以發(fā)揮其優(yōu)勢,最終信息技術培訓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實質(zhì)性內(nèi)容。這種培訓忽視對受訓教師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與建設一支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的要求相差甚遠。
(二)培訓方式簡單枯燥
培訓方式是統(tǒng)一采用“授課—演示—練習”的形式,這種簡單、枯燥的培訓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集中統(tǒng)一授課的培訓班里,存在各學科的差異性,中小學教師只能學到一些簡單的計算機操作,關于信息技術如何與各學科有效整合的培訓難以施展,教師學不到自己所需的知識,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又很少,這種“填鴨式”的硬性教學,使受訓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受挫,創(chuàng)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差。
二、電子白板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應用
電子白板作為教師備課、授課的好幫手,可以更加生動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制作的課件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和參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教師可以把在白板上的教學過程以文件的形式儲存在自己的文件夾中,成為自己學科教學的電子檔案和課程資源。為促進教師有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高中小學教師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能力和水平,必須加強電子白板培訓,提高培訓效益。
(一)培訓目標
培訓前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確立了交互白板的培訓目標:
(1)中小學教師能熟練使用交互白板能,會用特效功能,能夠上一堂交互白板教學課,為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交互白板教學打下基礎。
(2)使參加培訓的教師認識到交互白板的教學優(yōu)勢,認同交互白板教學方式將替代黑板教學方式,產(chǎn)生利用交互白板進行教學的積極愿望。
(3)引導中小學教師開展交互白板在日常教學應用方面的教學方法研究。
(4)收集整理中小學教師對使用交互白板效果的反饋,為交互式白板系統(tǒng)及軟件系統(tǒng)的持續(xù)改進提供原始素材。
(二)培訓過程
(1)初級引入階段
在這個階段不急于讓參加培訓的教師馬上會使用電子白板,而是讓他們達到理念上的認同和共鳴,使參與培訓的教師認識到交互白板帶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認同這種教學方式相對“PPT投影+黑板”模式的優(yōu)勢,意識到這種信息技術將會促使日常課堂教學的信息化,而不是像以前引入的“PPT投影+黑板”多媒體教學方式僅停留在公開課和示范課上。萬事開頭難,這個階段將是培訓過程中最難把握的。
(2)中級操作階段
本階段進行電子白板功能和操作的技術培訓,主要解決“用起來”的問題,使教師掌握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操作技術,使用鼠標筆操作電腦、板書書寫、插入資源等。最后使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掌握交互白板的簡單功能。
(3)高級設計階段
在教師熟練掌握交互白板的基本功能后,就可以應用到教學之中了,也是交互白板和教學整合的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掌握的電子白板功能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主要是解決好教師如何使用電子白板進行備課的問題,也是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在這個時候教師往往需要根據(jù)資源、教學條件、教學環(huán)境、學生特點等進行主動思考,并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
按照培訓計劃中制定的初、中、高級的三個階段,我們采取了循序漸進的培訓方針,培訓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通過對試點校開展的問卷調(diào)查,培訓工作得到了大多數(shù)教師的認可,對教育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受到學校歡迎,產(chǎn)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三)培訓反思
為了讓培訓更有效,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最重要的是讓教師對電子白板教學產(chǎn)生認同感,電子白板的引入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比如:教師要學習如何使用電子白板,為了結(jié)合電子白板教學,還需要重新備課并制作新的課件等。如果電子白板不能為他們帶來幫助,教師當然沒有參加培訓的動力。為此,我們認真總結(jié)了電子白板的如下優(yōu)點:
(1)數(shù)字材料的展示和控制方便,不必到計算機主控臺前操作。解決了多媒體操作不方便的缺點。
(2)即時方便靈活的引入多種類型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可對多媒體材料進行靈活的編輯、組織、展示和控制。克服了多媒體材料高度結(jié)構化,限制教學活動的不足。
(3)既可像粉筆在黑板上自由書寫,同時擁有多彩的顏色,能呈現(xiàn)五彩繽紛的數(shù)字材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生注意力。
(4)板書內(nèi)容可存儲在計算機硬盤上,可作為下節(jié)課、下班級、下學年或其他教師使用,也可作為學生課后復習的資料,達到了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在培訓的過程中,這些優(yōu)點得到了大多數(shù)教師的認可,參培的積極性大為提高。
三、結(jié)語
在今天,教育只有進行信息化建設才能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正是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模式,進而推動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信息化發(fā)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馮延平,常一民.中小學教師培訓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1):76-78
[2]費振新.中小學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4(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