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隨著人教版小學英語新教材的廣泛使用,可以發(fā)現(xiàn),一線教師對閱讀教學還是存在望“篇”興嘆、望“篇”言難、望“篇”卻步的心理。一次語文課聽課經歷讓筆者見識了課文標題可以為閱讀教學導航。本文試圖從教材編寫、高段課文特點和閱讀心理過程三個方面來說明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借鑒語文閱讀教學使用的課文標題導入方法。本文以五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具體闡述了如何利用課文標題為閱讀教學導航,有針對性地提出四個策略,即研讀課文標題以激活知識、揣摩課文標題以實現(xiàn)導航、質疑課文標題以訓練思維、自擬語篇標題以提升能力。
關鍵詞:課文題目;導入;小學英語;五年級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樓尹乃,杭州市蕭山區(qū)高橋金帆實驗學校。
人教版小學英語新教材使用至今,杭州市蕭山區(qū)英語教師在教研員的引領下針對各課型進行了研磨,但是,一線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還是存在望“篇”興嘆、望“篇”言難、望“篇”卻步的心理。教師往往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致力于研究如何設置難易適度的閱讀題目,并有針對性地開展解題策略的傳授。這樣的方法,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容易在閱讀的過程中養(yǎng)成被動完成任務的閱讀心理;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因為沒有閱讀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更容易出現(xiàn)畏難心理,無從下手。筆者認為,適當?shù)慕忸}策略固然重要,然而教師不可忽視教材本身。實際執(zhí)教中可以發(fā)現(xiàn):原先老教材的閱讀篇目基本沒有標題,而新教材五年級的閱讀課文都有一個簡潔明了的標題。因此,筆者嘗試在教學實踐中探究閱讀教學的微切口:利用課文標題為閱讀教學導航,即如何在閱讀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好課文標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做好閱讀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
一、他山之石——一次語文課聽課經歷
筆者曾經聽我校一位語文教師在家長開放日中執(zhí)教五年級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本課旨在教育學生勿忘國恥,讓學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師生交流引入課題“圓明園的毀滅”,請學生說說對于課題的疑問和感受。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教師抓住課題關鍵詞“毀滅”,并從學生的疑問中提煉出兩個重要問題:圓明園在毀滅前是如何的輝煌,毀滅后又呈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帶著這兩個問題,教師進行了三個教學活動。第一個活動:介紹了圓明園焚燒前的輝煌,讓學生去看、去聽,了解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從而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光榮。第二個活動:展示圓明園焚毀后截然不同的景象,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無比憤慨的情感;第三個活動:就“圓明園該不該重建”開展辯論為學生提供了情感釋放的空間。
聽課反思:執(zhí)教教師通過“引出題眼”為抓手、“引學全文”的方式導入語文閱讀教學??捎^察到,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師也因此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利用課文題目導入課文的方式是否可以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呢?除了用對課文標題提問的方式導入課文以外,英語閱讀教學是否可以有其他嘗試呢?
二、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一)英語教材說可以
細細翻看小學英語新教材五年級各個單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不難發(fā)現(xiàn),五年級兩冊教材每單元的閱讀課文都是有標題的。每篇語文課文有標題,新教材的英語課文也有標題,這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有了基礎。事實上,新教材五年級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與本單元語言知識點相關的話題,Read and write部分的課文也與該話題相關。筆者認為,教材編寫者既然給每單元的閱讀課文擬定了一個醒目而簡潔的標題,就是想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讀懂標題來抓住課文的核心,從而習得和鞏固目標語言。因此,筆者對五年級上下兩冊教材中Read and write部分的標題和所在單元的單元主題作了如下整理:
(二)學科共性說可以
小學五六年級的語文課文篇幅較長,內容相對多而散,學生閱讀之后不容易理解和把握全文,所以語文教師往往從課文標題入手,以課文標題為主線開展教學。小學五年級英語教材每個單元Read and write部分的課文不滿一頁紙,看似簡單。事實上,對于詞匯量少、英語語言基礎并不豐富的小學生而言,要理解一篇平均字數(shù)在50-80詞的課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英語課文與語文課文存在的共性決定了五年級英語閱讀課可以像語文課一樣圍繞課文標題開展教學。
(三)閱讀心理說可以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對“閱讀心理”作了這樣的說明:“閱讀是從寫的或印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痹诰唧w的閱讀活動中,學生閱讀的無論是中文閱讀材料還是英文閱讀材料,首先會閱讀標題,甚至會停下來根據(jù)標題想一想、猜一猜這篇閱讀材料的大致內容。然后,帶著自己的想象和猜測饒有興致地閱讀下去。所以,語文課上利用課文題目導入的教學方法完全適用于英語閱讀教學。
三、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課文導入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也是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始,有效地導入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由“要我讀”轉變?yōu)椤拔乙x”的心理。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利用課文標題”有效地導入閱讀教學。
策略一:研讀課文標題——激活知識
閱讀過程是閱讀者對文章信息進行加工和建構的過程,它不僅受詞匯、語法與句型結構等語言知識的直接影響和制約,還受生活經驗、文化背景等非語言知識的間接影響。所以,如果在閱讀課文前能激活學生相關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那將對學生的閱讀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1.借題討論,激活語言知識。題為“文眼”,這是對文章標題重要性最貼切地表達。作為教材文本重要組成部分的“課題”,若沒有在教學中得到應有的重視,僅是虛晃一槍,實在是浪費資源??v觀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新教材,最為明顯的特點是:教材課文的標題往往短小精悍,涵蓋性強,吸人眼球,極具討論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標題,引導學生借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滾動已學的語言知識,提高本單元語言點的復現(xiàn)率,達到鞏固、拓展語言的目的,同時也為課文的閱讀做好準備。
【教學案例1】五年級上冊Unit 4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Who can be my friend?
教學過程:筆者在呈現(xiàn)課文標題后,詢問學生: I can speak English. Who can be my friend?
S: I can speak English, too. I can be Yoyo's friend.
T: Can you do any kung fu?
S: No, I can't.
T: Can you cook?
S: No, I can't
T: What can you do?
S: I can play ping-pong.
T: Wow! You can play ping-pong. Robin can ping-pong, too. You can be Robin's friend.
分析:本單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課文內容是機器人Robin通過介紹自己的功能來尋找新朋友。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斷激活表達能干什么的動詞詞組和語言知識。教師在反饋評價的過程中滲透課文中的語言難點“Who can be my friend? Do you want a new friend? Try me! ”,為學生順利閱讀掃除障礙,同時為后面學生書寫自己能做的事奠定基礎。
2.借題發(fā)揮,擴寬多元信息。閱讀的過程不僅受語言知識的制約和影響,還受生活常識,文化背景等非語言知識(多元信息)的影響。五年級新教材中有多篇課文與生活常識和文化知識有關,如果學生學習課文之前能有了解相應知識,那么在閱讀過程中的障礙會相對小一些。
【教學案例2】五年級下冊Unit6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The World Robot Exhibition.
教學過程:呈現(xiàn)課文標題后,先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圖片提示說一說機器人展覽會一般展示哪些國家的機器人,可以聯(lián)系杭州舉辦的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學生馬上聯(lián)想并回答:“There are many robots from America and Japan.”然后再請學生用中文或者英文說一說自己在機器人展覽會上的所見所聞,學生回答“Japanese Robot can do housework. A robot can play music. Some robots can clean the room”等。
分析:本文主要講了機器人展覽會上各國機器人正在干什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曾經聽過甚至見過機器人,所以對機器人這個話題并不陌生。筆者就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圍繞課文標題“The world robot exhibition”設計了兩個問題,請學生說一說。雖然學生對機器人展覽會上具體展出了哪些國家的機器人沒有描述得那樣清晰明白,同時也因為語言的匱乏,很多國家名稱不能用英語進行表達,但是這也對學生猜測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大有裨益。再者,因為學生有相關的生活經驗和語言儲備,所以對機器人展覽會上他們正在干些什么事情描述得非常準確,幾乎與課文所表達的部分信息相吻合,這樣學生掌握課文就少了很多攔路虎。這是閱讀了“The world robot exhibition”之后,學生設計的各國機器人并介紹它們的功能。標題中的“world”一詞引領學生在設計機器人時不忘加入該國的象征元素。
策略二:揣摩課文標題——實現(xiàn)導航
學生在閱讀中可以根據(jù)標題揣摩閱讀材料的內容,揭示相關的背景知識,歸納全文的主旨,梳理文本的線索,從而準確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有指導學生審讀標題的意識,通過對標題的猜測和預測,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使學生迅速抓住文章主旨,實現(xiàn)對閱讀文本的有效導航。
1.猜測標題,導航潛在信息。讀書的過程是先把書讀厚,讀出書本中豐富的內涵,然后再把書讀薄,讀出書中的精華。筆者認為閱讀文章也是如此。要把課文讀厚,讀豐富,我們可以先從標題入手。因為標題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其背后總會潛藏著很多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標題進行猜測,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猜測去尋找想了解的信息,進而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案例3】五年級下冊Unit 5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Robin at the zoo
教學過程:在呈現(xiàn)課文標題“Robin at the zoo”后,筆者請學生猜一猜Robin在動物園里干什么,并提出開放性問題:What is Robin like? What is he doing at the zoo?學生們各抒己見,答案五花八門:
S1: He is clever. He can act like so many animals.
S2: He is funny.
S3: He is great! He can fly!
S4: He is kind. He like(s) animals.
S5: He is bored. If I go to the zoo, I don't act like animals.(教師和學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S6: 他很好奇!什么他都想嘗試。(有一名學生不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迫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分析: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課文寫Robin在動物園里模仿不同的動物做不同的事情,充滿童趣。根據(jù)課文標題中的“at the zoo”,提出來的開放性問題答案不止一個,學生的思維沒有被禁錮,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個看似根據(jù)課題“閑聊”的過程妙趣橫生。這樣的猜測也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所挖掘出來的潛在信息為教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預測標題,導航課文內容。課文標題總是體現(xiàn)課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一篇課文的“眼睛”。 在閱讀課文之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標題,利用他們已有的背景知識,預測課文內容,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案例4】五年級下冊Unit 3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 Easter Party
教學過程:呈現(xiàn)課文標題“Easter Party”,筆者介紹課文背景:Easter Holiday即將到來,Robin寫了邀請函請好朋友參加自己的復活節(jié)派對。在邀請函中,我們會知道些什么信息?
S1: When is the Easter Party?
T: The time.
S2: Where is the Easter Party?
T: The place.
S3: What will we do?
T: What
S4: Who will come to the party?
T: Who
分析: 根據(jù)課文標題預測課文內容,不能在沒有依據(jù)的情況下胡亂預測。邀請函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比較自然地能想到邀請函中必須有的要素,如被邀請人姓名、活動時間、活動地點等。所以,上述教學案例中的課文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閱讀經驗有一定的關聯(lián)。學生有預測課文內容的能力,他們的預測也能在課文中有所體現(xiàn),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自然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也多了一份閱讀的興致。
3.預測標題,導航課文結果。縱觀筆者整理列出的五年級Read and write部分課文的標題,很多課文標題本身就給學生提供了懸念。如五年級上冊Unit 3 Read and write 部分的“Robin will cook today”一文中說,Robin煮飯,他會煮些什么給吳一凡和爺爺吃呢?事實上,由課文標題引發(fā)學生討論相關問題的形式往往可以激活本單元重點詞或者重點句。筆者通常采用這樣的讀標題討論的形式來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預測課文結果的興趣。
【教學案例5】五年級上冊Unit3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 Robin will cook today
教學過程:筆者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讀標題“Robin will cook today”,并與學生交談T: Robin will cook today. Guess! What will he cook? S1:Chicken, noodles, salad... S2:Hamburgers...學生在讀標題猜測中,復習鞏固了單元目標詞匯。讀題后,筆者又請學生借助教材插圖,并依據(jù)自己對標題猜測的結果去閱讀課文。
T:Do you eat chicken with ice cream?
Ss(異口同聲):No!
T:Do Wu Yifan and grandpa like it?
S3: Wu Yifan don't(應為doesn't) like
it. Look at his face.
S4: Grandpa like(s) it. He is happy.
T:Why does Robin cook this?
Can you guess?
S5: Maybe Robin like(s) it.
S6: I think Robin can't cook well.
S7: Grandpa like(s) chicken and Wu Yifan like(s) ice cream, so Robin make(s) it.
S8: This is a new food.
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就以讀課文標題猜測Robin今天會煮些什么東西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切入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閱讀課文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的引導讓學生對閱讀課文充滿了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收獲。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情況下就標題提問,猜測課文結果,是打開學生思維的一把鑰匙。只要學生愿意開口,不管他們的表達是否有錯,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后,會滿懷好奇地進入文本閱讀,迫切尋找答案,這比沒有任何鋪墊、直接進行閱讀更有效、有趣。
策略三:質疑課文標題——訓練思維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惫P者認為,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課文標題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讓學生自己對課文產生疑問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小學高段英語閱讀課堂上,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針對課文標題進行提問呢?
1.把握記敘要素,提出問題。語文課文中的記敘文一般包含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發(fā)展和結果。英語課文中的敘事性文章雖然不像語文課文那樣內容豐富,事件的經過也沒有那么復雜,但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幾個要素還是具備的。所以,在運用課文標題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記敘要素方面提問。
【教學案例6】五年級上冊Unit 5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 An email to Robin
教學過程:教師在出示課題之后,請學生說一說看到課題之后產生的疑問。疑問1: Who wrote this email to Robin? 疑問2: When did it write? 疑問3: What happened? 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有效歸納和整理,接著請學生帶著經過教師加工整理后的疑問去閱讀,并嘗試自己解決這些疑問。
分析:該教學案例中,學生從記敘的要素,即人物(寫郵件的人是誰)、時間(什么時候寫的)、事件的起因和經過(發(fā)生了什么和為什么寫這封郵件)進行提問。這些疑問,層層遞進,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強的動力;這些疑問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這些疑問引發(fā)學生更深入課文,探究細節(jié)。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提出的疑問并不一定是有效問題,而且每篇課文的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學生對課文標題提出問題之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甄選。在案例中,“這封郵件是誰寫的?什么時候寫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解決?!鞍l(fā)生了什么事情導致Mr Jones寫這封郵件?”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應該請學生就為解決這個問題再次進行閱讀。學生通過閱讀將所有的疑問都解決,也就意味著學生從整體上理解了課文內容,并在此過程中綜合運用了本單元的重點句型“There is...”和“There are...”。
2.突破關鍵詞語,提出問題。標題是對課文的統(tǒng)攝,標題中的關鍵詞體現(xiàn)了課文的主旨。筆者認為,在執(zhí)教新教材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目光引到標題的關鍵詞上,讓學生對關鍵詞提問,這對學生從整體上閱讀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案例7】五年級上冊Unit 2 Read and write部分
課文標題: Robin's advice
教學過程:在呈現(xiàn)課文標題之前,筆者先與學生進行關于假期活動的問答,如“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Tuesdays/Wednesdays...?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Do you often...? ”等。學生大多回答:“I often do homework. I often watch TV on the weekend. I often play iPad”。筆者針對學生的回答,給學生提出建議,如:“You should play less I-pad. You should watch less watch.”等。緊接著呈現(xiàn)課文標題,引導學生提問。學生自然產生疑問:What does Wu Yifan do on weekend? 筆者讓學生再讀課題,重讀advice這個單詞,引發(fā)學生思考“What advice did Robin give to Wu Yifan?”。
分析:本課以Robin和Wu Yifan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主要講述了Wu Yifan不愛運動,經??措娨暤牟涣甲飨⒘晳T,因此Robin給他一些合理安排作息的建議。這很容易引起學生對日常作息活動安排的共鳴,但對advice這一關鍵信息會有所忽視。所以在對課文標題提出疑問的時候,筆者特別引導學生關注advice這個關鍵詞,讓學生對“合理”安排作息活動引起重視。這也使得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關注文本內容和語言形式,還會與自身生活實踐對應起來,幫助學生整體全面地了解單元話題,進行自主、自然、綜合的語言運用。
策略四:自擬語篇標題——提升能力
“利用課文標題為閱讀教學導航”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提升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五年級兩冊教材中,除課文以外的語篇大多是沒有標題的,如復習單元中出現(xiàn)的語篇和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都是沒有標題的,因此擬一個恰當合適而又醒目的標題,提煉出文本的核心內容,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提升方式。筆者認為,在引導學生給語篇擬題的時候,一定要提醒學生自擬的題目要基于文本內容,體現(xiàn)語篇核心信息,凸顯個性特點。
1.直擊語篇重點,提煉核心。眾所周知,新聞報道的標題通常清晰明了、言簡意賅,寥寥幾字就讓讀者對報道內容有一目了然的感覺。筆者認為,在讓學生給語篇擬題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尋找課文的核心詞和關鍵句。
如,五年級下冊Recycle1中,學生就可以直接提取重點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再如,五年級上冊Unit4 Story time部分有一個中心句“What can you do? ”,而有些語篇并沒有明顯直觀的中心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著用詞或詞組或語句對語篇內容進行概括來擬題。如,五年級下冊Unit 1 Story time部分的“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以及五年級下冊Unit 4 Story time部分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
2.創(chuàng)新自擬方式,張揚個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持久力更多地來自興趣,而非自身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課題一般在一堂課開始的幾分鐘內呈現(xiàn),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開展課文后續(xù)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方式,張揚個性,允許多種形式的擬題,從而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如五年級上冊Unit5 Story time部分,有學生擬題為“Let me help you!”,這樣語氣強烈的標題使這個語篇頓生靈動。再如五年級上冊Unit3 Story time部分,有學生直接用疑問的方式擬作“What would you like, Zoom? ”,此題立刻激發(fā)了其他學生探究語篇的欲望。
四、結語
使用人教版小學英語新教材后,筆者在五年級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課文標題導入閱讀教學的方法收獲頗豐,也深刻體會到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可以充滿樂趣的。誠然,閱讀課的導入方法很多,但是“利用課文標題導航”不失為一個可操作性很強的閱讀教學微切口。課文標題幫助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性的理解和把握,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運用課文標題導入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閱讀不再有明顯的畏難心理,因為他們有了閱讀的雙重知識準備,起著主導作用的語言知識準備和起著輔助作用的非語言知識準備。與此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的閱讀心理,學生不再帶著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心理進行閱讀,而能發(fā)自內心地進行閱讀,因為他們需要比較和求證自己對課文的預測,需要解答自己在閱讀課文標題后對課文產生的疑惑。語文教師對課文標題的運用還要更為深入和徹底,筆者對課文標題的運用僅僅局限于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借鑒,博眾家之長,豐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梁蓮紅.閱讀教學視角之——解讀文章標題[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0):39-45.
[3]顧宏.利用文本特征提升學生閱讀能力[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3(3):37-39.
[4]錢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探微[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6):23-26.
[5]朱曉燕.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