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瀅
摘要:數學是一門注重學生的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技能,在小學數學中,運用數形結合的理念,把數字和圖形相結合,形成一種直觀的數量化關系,既可以把困難轉化為簡單,又可以使學生的思路發(fā)生變化,使解題的準確率和解題的準確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策略
前言
數學是邏輯性、抽象性、應用性強的學科,但小學生因為年紀小,對數學的認識會有一定的限制,很難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會貫通,而要學好數學,就需要掌握一些數學的基本技能,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把數形與形的思想融為一體,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敏捷性得到提升。本文就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論述。
一、把數形融合的觀念融入到數學觀念
小學生們學數學時,會覺得很費勁,有一定的困難,因為有些概念和知識點比較抽象,很多時候都是用晦澀難懂的語言來表達,學生們會覺得很無聊,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他們會把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到數學的教學中,通過形象思維,讓抽象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分數”課上,老師只會簡單地說出分數的意義,讓第一次接觸到分數的小學生們,或許會一頭霧水,但如果用實際的圖片和實際的動作來教授,就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分數的內涵。
老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生日蛋糕的例子中,找出一個用圓紙做生日蛋糕的例子,把蛋糕分成8個人,把一個圓的紙折疊成8個相同的形狀,用不同的顏色代表區(qū)分成8塊。也可以用一條長繩子,從中間切下來,切去的一半和剩余的一半都是1/2。另外,還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動手,把事先準備好的卡片折疊起來,然后在上面畫上自己最喜愛的一種顏色。以圖形化的方式了解分數的含義,使其更好地了解分數,使之更好地提高其難度,使之能更好地把握和應用。
二、在幾何公式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小學數學中,幾何公式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計算公式可以為學生的快速解決問題提供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但在解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那就是忘了公式,或者是不知道該怎么做,這就說明了學生并沒有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公式,如果光靠死記硬背的話,很可能會把公式弄得亂七八糟,甚至會影響到解題的準確性。所以,在進行數學公式教學時,要把數形結合思想融合起來,把數學公式和直觀的圖形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直觀的圖形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使他們真正理解這些公式的含義,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了解長方形的面積時,老師可以先拿出一塊8厘米長、4厘米寬的長方形板子。
老師:我們經常使用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學生:我們通常使用的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老師:面積單位有哪些功能?
學生:用來度量面積.
老師:怎樣來衡量這塊長方形的板子的面積?老師展示一塊長方形的板子,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出相應的面積。
老師:盡管可以用面積來測量,但在現實中,要測量操場、禮堂、會議室等地方,都要用這樣的單位來測量,既費時又費力,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到一種簡單快捷的方法。看一下長方體的寬度和長度,思考一下怎樣才能算出長方形的區(qū)域?在引導出長方形的運算公式前,讓學生先想一想。
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把長方形區(qū)域的運算公式牢牢記住,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三、在演算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小學數學中的角度問題,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很難用自己的想象來理解,比如銳角、鈍角、直角等,都要用生動、具體的方式來表達,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角度問題。所以,在角度問題的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思維方式,可以使學生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在學習角的量度時,老師會讓學生先制作一種三角形和一種量角器,讓他們觀察直角三角形中三個角,用量角儀測得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為90度,然后讓他們在直角上測量另外兩個角的角度。
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引出三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并引導學生進行探索。老師可以將三個三角形的內角進行測量和驗證,驗證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一種,而是針對不同的三角形進行測量、驗證和討論,最后由各個小組的代表進行討論。通過測試和校驗,同學們可以得到所有三角的內部角度和180度。
四、運用實物進行教學
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口頭解釋,那么學生們就會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理解單位的轉換,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記憶力也會越來越差,這也是為什么老師在進行數學教育的時候,可以通過數學手段來實現數形結合思想融合。老師可以把物品拿到課堂上,讓同學們觀摩,或者讓同學們事先做好同樣的東西,這樣就能更好的學習到有關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認識時間”的課程中,要想讓同學們了解到,1個小時等于60分鐘,1分鐘等于60秒,這些都需要借助數學知識來實現。與長度單位、體積單位不同,時間單位是可以測量和實驗的,對小學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老師可以事先準備好學習工具,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對鐘表進行觀察,并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
教師:請學生看一看有哪些類型的針。
甲學生:時鐘表面有三種針,最快的是長針,最慢的是短針。
教師:最長的一根針是秒針,最慢的一根是時針。請接著看一下表上的數字。有幾個大的和幾個小的?
乙學生:表盤上有十二個數字,十二個大的,六十個小的。
丙學生:12個數字將時鐘表面劃分為12個格子,而每一個格子又被劃分為5個格子,總共60個格子。
教師:60個小格的秒針是多少?秒針每轉一圈,會走幾個格子?指針每轉一周有多久?當分針繞一周的時候,時針移動了幾個格子?學生看著隨身攜帶的學習工具,用手工的按鍵調整分針和分針,然后小組討論后發(fā)表演講。
同學們進行了分組討論,然后由各小組的代表進行了演講。
A組:秒針每轉一次,代表60秒后,分針就會移動一小塊,代表著一分鐘的時間。
教師:對,秒針一周和分針移動一小格是一樣的,一分鐘是六十秒,一分是六十秒。
B組:分針旋轉一周代表過了60分鐘,這時,時針也移動到了下一位,就表明已經過一小時。
教師:太好了,分針旋轉一周和時針跳動一格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一小時就是六十分鐘。那么,時針指的是三的位置,分針指的是九,現在是幾點了?
同學們答:三點四十五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形與思維的有機融合,使學生既能了解時間,又能理解抽象的時間單位轉換,這是單純用語言描寫和語言解釋無法達到的,對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
總之,在對學生進行數形融合的長期教育之后,使他們能夠積極地運用數形與形相結合的思想,從而使他們的數形與形相結合,從而使他們有一種“見數思形、見圖思數”的感覺。
參考文獻:
[1]陳潔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3):108-109
[2]朱從輝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J]數學教學通訊,2017(2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