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紅
摘要:雙減政策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教學指導政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降低學習的負擔,不斷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是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傳統教學形式當中的弊端,使得教學形式更加新穎,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從而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成為更加高效、高質量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情境教學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實際生活和知識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這更符合雙減政策下的降低學生學習負擔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情境教學往往獲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只是將情境簡單的理解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不是將教學情境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雙減政策下,情境教學應當作出創(chuàng)新和改變。
一、雙減政策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影響
雙減政策是近年來國家在教學改革當中提出來的最為重要的教學指導性政策之一,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教學階段對學生品德和法律方面教學的唯一性學科,學生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學習其中的理論知識,還要能夠在實踐當中踐行道德和法律,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很多的負擔,那么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就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制定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的愉悅感,降低學生的負擔。其次,雙減政策對于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相應教學內容的教學任務,還要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加高質量、高校的教學課堂氛圍,那么教師就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實踐,讓自己所構建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最后,雙減政策的目的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切實的減少來自校內和校外的壓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踐行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其教學的行為會切實的影響到學生的家長,讓學生的家長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能夠落實雙減政策,使得學生的負擔進一步降低,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相應的學業(yè)。
二、在雙減政策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教學情境
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教師要切實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要能夠創(chuàng)造出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教學情境,這樣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當中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比如,在教學“中國的機遇與挑戰(zhàn)”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設出學生身邊的情景,讓學生真正的了解中國目前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當前的初中生每個人都會有手機,在中國手機廠商華為被美國制裁之后,其芯片生產受到了很大的阻力,華為手機的生產和發(fā)售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種情況就發(fā)生在了學生的身邊。那么教師就可以以這個案例作為生活當中的情景,讓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了解中國目前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使得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發(fā)展和國家的發(fā)展融合在一起。
(二)在教學情境當中引導學生知行合一
在情境當中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是情境教學的必要結果。學生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在實際生活當中去踐行,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變成品德高尚、沒有低級趣味的人。那么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比如,教師在教學“少年當自強”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假設在生活中,物質條件是極其差的,但是通過讀書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并且教師會在這個情境當中,詳細的列舉出一個少年通過發(fā)奮自強改變命運的過程。然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入這個情境當中,把自己當成抗爭命運的少年,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寫出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知行合一。
(三)在情境當中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情境當中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那么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需要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比如在教學“中國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內容時,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手機廠商華為受到國外制裁,導致中國的芯片產業(yè)承受了巨大的打擊。那么在這個情境當中,學生會發(fā)表很多的有關于這個情境的言論,那么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這些言論進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對于激進的言論要給予必要的引導,對正確的言論進行鼓勵,對學生提出的自身未來發(fā)展要給予極大的支持??傊?,多元化的評價會對學生在情境當中的表現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會對學生日后的人生起到推動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初中道德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貫徹雙減政策的教學精神,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入手,深入了解情境教學的本質,并且能夠創(chuàng)設出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當中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并在教學情境當中給予學生更加多元化的評價,使學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有著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此論文為廊坊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巧設情境培育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待定;課題類別: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沈木勇. "雙減"背景下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J]. 中學數學:初中版, 2022(1):3.
[2] 向小琴, 何博. "雙減"政策下初中課堂教學的實踐響應[J]. 教學與管理, 2022(1):3.
[3] 吳建明.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探析[J].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21(7):2.
此論文為廊坊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巧設情境培育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
課題編號:2021161
課題類別: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