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
摘要:在新時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備完善的知識體系、較高的技能水平,還需要擁有良好的情感素養(yǎng)。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在充分認識情感教育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教材內(nèi)容中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在充滿情感教育內(nèi)涵的語文課堂活動中逐步提高,使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更為完善,促使語文課堂活動的開展效果最優(yōu)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體驗;教學策略;
引言
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 特點,蘊含非常豐富的人文教育內(nèi)容。語文課程標 準也指出,要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使學生 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實現(xiàn)全面而有個性 的發(fā)展。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
高中生作為肩負強國使命的當代青年代表,需要主動肩負起傳承并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與使命。高中階段正是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此時語文教師將情感教育滲透至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能在學生思想成長的黃金時期發(fā)揮有效作用。在高效情感教育的引導下,學生的道德思想觀念將更加牢固,形成優(yōu)秀品質(zhì)和高尚情操。
(二)使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得到加強
高中生的思想已經(jīng)較為獨立與成熟,大部分的學生在此階段并不習慣與教師或家長主動分享自己的情感。而當高中語文教師將情感教育逐步滲透至語文教學活動后,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近,學生會從最初的排斥到不反感再到接受,直到和諧友好師生關系的形成。通過有效的情感教育,語文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態(tài),并且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找到學生學習進步或者滑坡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有助于教師開展引導工作,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高中語文情感體驗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文本融入不同的人物角色,激活感官體驗,進入到文章的情境氛圍中。既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同時又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師還必須要廣泛搜集與文本相關的參考材料,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從而使得學生充分掌握文本的主題和內(nèi)容。例如,在講解《相信未來》這一課時,教師要特別注重作品中語言情境的講解,尤其是語氣和語調(diào)??梢越柚妒竦离y》這首古詩作為導入,為學生講解作者是在何種人生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出這首詩的,讓學生深刻感受詩人的所思所想,體會詩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感慨。這樣,通過《蜀道難》這首詩為《相信未來》這一課提供了更加詩意的情境,為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提升情感體驗和想象力做好了鋪墊。
(二)讓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能力在語文朗讀中獲得促進
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離不開朗讀,朗讀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更是學生與作者進行思想對話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通過有效朗讀能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教學《春》一課時,關于“春風圖”的文章內(nèi)容部分的重點句子:“‘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苯處熢谡垖W生進行朗讀分享時要注意引導學生一字一頓地將句子中的詩句讀出來,在讀到“母親的手”以及“撫摸”這兩個地方時,應當加重讀音,讓慈母的深情能從讀中得以體現(xiàn),增強學生對春風充滿柔情的情感體驗。要注意,當學生未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句子中的情感通過有效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時,教師需要先為學生進行示范朗讀,然后再請學生嘗試性地進行朗讀,并針對學生的朗讀結(jié)果進行準確評價,讓學生對自己朗讀句子具備的優(yōu)勢或者存在的不足能有清楚的認知,以便在練習中針對性地進行加強。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組內(nèi)同學相互朗讀評價,給予學生充足的朗讀練習時間,保證學生的情感能力能得到充分鍛煉。
(三)重視學生的“情感生成時刻”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對同一教學內(nèi)容會生成不同的情感,形成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生成時刻”,抓住轉(zhuǎn)瞬即逝的契機,對學生進行相應的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在《短歌行》的教學中,筆者在講解整首詩之后,回顧“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一教學重點時,有一名學生接了一句“對酒當歌無愁可解”(《蘇武慢·對酒當歌》)。筆者沒有批評這名學生擾亂課堂秩序,而是靈機一動,先點贊,肯定了這名學生詩詞儲存量的豐富,然后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思考“這兩句‘對酒當歌在情感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句”。于是,學生展開積極討論,并獲得了相應的情感感悟??梢?,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與細心呵護,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對詩詞蘊含的情感內(nèi)容有了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四)聯(lián)系生活優(yōu)化情感體驗
在體驗文本思想情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或情感經(jīng)歷,促使學生的思想情感與作品所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鳴效應,有助于優(yōu)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例如,學習《相信未來》一課后,教師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歷闡釋“相信未來”的主題含義,然后引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不順心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過換位思考等方式,把不順心、不愉快化作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動力,通過將學生置身于作品所表現(xiàn)的情景中,使學生充分感受作品思想情感。又如,閱讀欣賞《荷塘月色》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果在生活中看到類似的景色,你打算怎樣描繪類似的美景”,由此促使學生對原作品產(chǎn)生強烈的認同感。
(五)讀寫結(jié)合,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自古以來,讀寫就不再分開。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讀寫來豐富感情,提高審美能力。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首先深刻理解課文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將其融入自己的情感,然后傳給學生。這種具有替代意義的閱讀活動可能會使學生們感到身臨其境。寫作教學中,老師應該強調(diào)表達真實感情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們才能認識到寫作是“親手寫心”的活動。比如,教了《我和地壇》之后,老師們可以同步地寫下自己的閱讀印象和學生的閱讀印象,然后分別打印出來,讓學生們比較和分析。通過微妙的影響,學生們可以逐漸理解表達真實情感的重要性,學會通過閱讀豐富情感體驗,收集寫作材料,并將其應用于寫作,實現(xiàn)情感升華。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要從多個途徑著手將情感教育自然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文學修養(yǎng)能在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過程中逐步提高,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不斷增強,以確保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顯著提高,為學生今后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向紅.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J].家長,2020(30).
[2]吳雅瓊.論對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2016(33).
[3]關尚敏.“體驗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1(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