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春彥
【摘要】融合教育課程編制與實施涉及多方面的內容,需要在研究幼兒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幼兒園教師教學知識與實踐技能來展開。在課程編制與實施過程中,要突出融合教育教師的特點,靈活采用多種形式來展開教學實踐活動。本文結合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編制與實施的實踐,對相關問題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融合教育課程;編制;實施;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11—0110—02
融合教育課程是高等院校為師范專業(yè)學生所開設的一門課程,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幫助師范專業(yè)學生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教學方法,使師范專業(yè)學生具備開展融合教育的能力。在國家頒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中,也明確要求師范院校積極開設此類課程。盡管國家對此非常重視,但是在實踐中,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依然面臨很多問題,需要教師反思并加以解決。
一、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現(xiàn)狀
1.教學目標不明確。在師范院校,普遍存在融合教育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由于相關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目標,導致教師的教學過程大多按照傳統(tǒng)的思路和方法展開。如教學過程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教學實踐;課程評價模式也非常單一,沒有從總體上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學能力進行考察。由于高等學校在課程設置問題上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導致很多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出現(xiàn)了問題,甚至有部分高等學校學生在學完融合教育的相關課程之后,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反而更低。這說明高等學校目前在融合教育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大問題,急需認真展開教學反思并加以改進。
2.對教學活動的反思與研究僅限理論層面。盡管高等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也認識到目前課程設置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多高中學校也在積極展開對教學活動的反思,但是目前的教學反思活動大多局限在理論層面。盡管也有部分特殊教育類的專業(yè)和學校開展了相關教學實踐活動,但是實踐活動并未和學生未來所要從事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因此實踐活動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3.融合教育課程在師范院校各個專業(yè)中的接受程度存在明顯差異。融合教育作為師范院校的一門選修課程,學生對其的接受程度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集中體現(xiàn)在特殊教育類專業(yè)、幼兒教育專業(yè)與普通教育類專業(yè)的差別上。幼兒教育專業(yè)和特殊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普遍對于融合教育課程接受程度高,這與他們畢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環(huán)境有著很大關系。
二、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準備工作
1.明確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目標。為了使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取得理想效果,學校需要結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就業(yè)的需要,明確課程設置與實施活動的教學目標。
2.融合教育課程設置的準備工作。為了使融合教育課程設置取得理想效果,高等學校需要認真做好融合教育課程設置的準備工作,需將具有相同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專業(yè)課程進行融合,通過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的不斷優(yōu)化,促進融合教育課程設置工作的全面推行。
三、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行動策略
1.認真做好融合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任何一門專業(yè)在教學過程中都需要首先設定正確的教學目標。在正確的教學目標指引下,教學活動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融合課程教學目標在設定過程中需要學校認真展開對相關學科特點、學生特征以及就業(yè)需求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對學校原有的課程教學目標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活動過于重視理論的弊端。同時,應力求通過融合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認識到幼兒教師與其他教育階段教師在教學活動上的差異,以此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學前教育階段與其他教育有著本質不同,教學大多借助舉辦各種集體活動來開展,所以教師要積極展開對學前教育特點的研究,結合當前最新的教育理念對融合教學活動的目標進行科學設定,以全面提升幼兒的實踐教學技能,使融合教育真正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
在課程教學目標設定過程中,還要結合教學態(tài)度、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等三個方面來設定教學目標。為了使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在開展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要積極邀請幼兒園教學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參與到融合教育目標的設定工作中,在課程設置上要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兩個方面,打通類似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實際問題。
2.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過程。融合教育課程在設置與實施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一是以消極應付的心態(tài)來實施課程融合。由于這種融合教育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教學質量和效果很難預測。二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改變課程實施計劃。這種模式盡管機動靈活,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系統(tǒng)完善的科學規(guī)劃,因此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三是在系統(tǒng)完善的融合教育課程實施計劃指導之下的設置與實施。由于這種課程融合方法在課程設置與實施之前經過了系統(tǒng)完善的調查研究,并制定了每一階段的融合教育目標,所以這種計劃具有非常強的可行性。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過程中,大多采取第三種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
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各項教學內容都要嚴格按照事先設置的計劃來實施。在具體實施中,要引導學生不斷加強對融合教育的認同感,全面提升學生對融合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改變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的弊端,力求使學生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各種教學觀摩活動,不斷加深對融合教育的認識,從而逐漸掌握融合教育開展的方法。高校教師還要結合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課堂討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模式,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指導。
3.認真做好融合教育課程評價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過程中,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需要借助課程評價來檢驗,這需要高等學校認真做好融合教育課程評價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對融合教育課程評價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結合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內容的考核,科學地對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進行全方位評價。在課程評價的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課程評價模式過于單一的現(xiàn)狀。由于融合教育與其他教育不同,很多教學內容的實踐性都非常強,因此僅僅對學生進行卷面考核,很難檢驗出學生真實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這就要求高等學校在對課程評價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積極將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和教學實踐活動融入課程考核與評價活動中。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將大多從事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工作,所以,在對融合教育課程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將教案的設計、學生對融合教育的認識,以及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展開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全面考核。借助考核活動的開展,可以全面檢驗教學目標是否得以實現(xiàn);借助多元化的考核,可以從理論、實踐、思想認識等多個方面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參與融合教育的效果進行檢驗,這對于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工作也能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因為借助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開展融合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然后積極思考并改進教學工作。高等學校在全面推行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工作過程中,也要結合課程評價結果不斷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訴求和建議,以便不斷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的力度,使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教學能力得到不斷增強。
總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工作的正常開展,高等學校要認真組織教師對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科學設定,同時也要積極對課程評價模式進行改進,從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個人認識等多個層面對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效果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評價,使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真正促進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穎,劉先強.學前教育專業(yè)融合教育課程設置與實施的行動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09):57-69.
[2]曹俊明.融合教育視野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探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8(06):110-112.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