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且以立德育人為目標,其中的人是教學的核心理念。初中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雖然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但思想不夠成熟,常常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還可以為學生的成長構建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诖?,如何將設疑藝術融入課堂,成為教師思考的重要方向。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設疑? ?現(xiàn)狀? ?必要性? ?策略
設疑主要是通過問題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nèi)容以理論知識為主,比較抽象,學生一時很難真正理解所學內(nèi)容。教師利用設疑,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分析和探討問題,進而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應該運用設疑藝術。
設疑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問題,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筆者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課堂教學中應用設疑藝術的有效策略,希望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書本理論知識為主,課堂幾乎是教師的一言堂。教育體制雖然不斷改革,但在應試教育理念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依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主,課堂教學內(nèi)容也源于教材,照本宣科地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思考,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2.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會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學的一個標準。學生的分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檢測學習效果,但如果教師將分數(shù)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則不利于學生成長。在分數(shù)決定一切的思維模式下,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的筆試能力,所以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的過程中,學生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學生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就失去了教學的作用。
3.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
學習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教學也一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仍然以教師的思想為主,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這是阻礙道德與法治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設疑藝術的必要性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利用設疑藝術,給學生留下疑問和思考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國課程教學的目標是“課程目標的來源是學生需要、社會生活需求和學科發(fā)展。”這充分說明了學生需求的重要性。為此,教師應利用設疑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教學的主要方向,教師應立足核心素養(yǎng),以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設疑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總結能力、表達能力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可以鞏固和利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習的目標是為了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用設疑藝術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思想教育一直都是教學的指導思想,育才先育人,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雖然也是圍繞思想和政治開展教學的,但理論性的教學沒有辦法讓學生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念。教師通過設疑,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實踐性探討,這對學生的思想建設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情境問題的觀察和思考,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說,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應用設疑藝術非常必要。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設疑藝術的有效策略
1.利用生活設疑,引導學生思考
知識來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進行教學。要想將設疑藝術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設疑,引導學生思考。以“感受生命的意義”為例,這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對初一的學生來說,設疑的難度系數(shù)不能太高,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或者歌謠的形式設疑?!肮u公雞真美麗、大紅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黃腳,要比漂亮我第一?!边@個歌謠人們耳熟能詳,利用這個歌謠,教師可以設疑:“生活中,自己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大公雞都懂得讓自己漂漂亮亮的,那么我們在生活中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所以說,設疑藝術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這對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2.利用表演設疑,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文字、聲音、表情和動作都是表達信息的重要方式,其中表情和動作所占比例更大。初中生更愿意表現(xiàn)自己,所以在設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以“堅強意志的作用”為例,在教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請學生表演小品《挖井》,通過小品表演,學生能發(fā)現(xiàn)一個道理:如果不堅持,很多事情都會功虧一簣。這就告訴學生,意志力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設疑:“堅強意志的表現(xiàn)有哪些?堅強意志的作用有哪些?”通過設疑藝術,教師可以突破教學難點,豐富教學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所以說,把設疑藝術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3.利用多媒體設疑,提升課堂效率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yè)的滲透越來越深,多媒體教學也成為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疑,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以“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為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生命的精彩和寶貴,從而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一些春日萬物復蘇的視頻,也可以展示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畫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生命、看見生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疑:“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比生命更寶貴嗎?”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而設疑藝術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精神,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教師要將設疑藝術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泉福.巧問設疑 因疑導學 提高教學實效——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提問[J].福建教學研究,2015(4).
[2]吳慶蓮.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J].科學咨詢,2020(42).
[3]劉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1).
[4]蒲太平.有關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思考探究[J].數(shù)碼設計(上),2019(8).
[5]王勇.基于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師,2019(27).
[6]張小莉,張克謙,周鳳敏.運用數(shù)字化課堂觀察優(yōu)化師生交往行為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與法治《合作的藝術》為課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19(1).
[7]楊元輝.例談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設疑解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6(Z4).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