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娟
摘要:關于3—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對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天然抱有濃厚的探索興趣。利用幼兒的這個性格特點,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幼兒教育中屢試不爽,在各個知識領域的應用中都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歷程,語言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元素。而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幼兒語言應用能力的黃金時期,如果不在這個時間段打好幼兒的口語基礎,當幼兒出現沉默寡言、口吃等問題時,再想加以糾正將無比艱難。借助游戲模式,引導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發(fā)散想象力、提高創(chuàng)造力,對幼兒將來的生活和學習都大有裨益?;诖?,本篇文章對結合游戲化教學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幼兒;語言發(fā)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8-265
引言
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可以直觀體現這名幼兒的思維素養(yǎng),一個口齒伶俐的幼兒,思維必然十分靈活,而且能迅速的通過思考將腦海中的信息組織成語言文字,傳達給他人。若幼兒的思維能力出色,學習任何知識都能事半功倍。
一、幼兒語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在幼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普遍注重對語言知識以及故事內容的傳遞和講解,很少涉獵語言知識及故事中所涉及的延伸知識,未能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例如,在《小猴的出租車》的教學中,只注重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卻缺乏對什么是出租車以及交通規(guī)則等方面的介紹,使幼兒缺乏整體的理解,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幼兒理解語言需要有具體的事物來進行幫助,因此,教學內容應當與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會采取教師領讀、幼兒跟讀的方式來加深幼兒的記憶和理解,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使幼兒難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難以得到提升。幼兒的語言活動中,幼兒存在急于表現的心理,使課堂中充滿了幼兒的聲音,表面上看師幼的關系是平等的,但仔細分析,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并未能以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開發(fā)為目的,在隱性上對幼兒的思維進行控制,限制了幼兒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幼兒的邏輯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結合閱讀,調整表達方式
幼兒園語言活動的主要形式是閱讀繪本作品,但是這樣的形式較為單一,很難讓幼兒保持參與興趣。在設置游戲化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活動和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等整合在一起,促使幼兒在閱讀繪本的時候調整表達方式,進而提升語言能力。教師設計的閱讀活動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他們自由表達和親自體驗的權利,促使其學會如何合理表達。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小威向前沖》后,要促使幼兒提升生命意識,認識到自己長得像父母,同時要發(fā)現自己和他人長得不一樣的地方。教師要引導幼兒在閱讀繪本后開展“找不同”的游戲,看看自己和他人在長相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然后用語言表述出來,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習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嘗試用“A和B不一樣”“A比B……”“A像B,C不像B”等句型表達自己的想法。請一名幼兒站起來,引導其說出自己身體某個部位的特點,如:“我的眼睛圓圓的。”此后,引導幼兒開展站隊游戲,對幼兒說:“認為自己的眼睛和該名幼兒的眼睛長得像的幼兒,站在左邊,認為不一樣的則站在右邊?!蓖瑫r,還引導幼兒用“我的眼睛不像他,我的眼睛小小的”等句子表達出自己和他人的差異。將交流表達和閱讀結合在一起,能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
三、促進幼兒課程的游戲化,加強游戲實踐機會
課程游戲化,是將幼兒的課程教學以游戲為表現形式,把控幼兒課堂的質量,使得幼兒獲得完整的游戲經驗。課程游戲化不僅有利于幼兒園的課程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也有利于豐富幼兒的活動形式,以培養(yǎng)幼兒的游戲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幼兒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如果語言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不能有效匹配,幼兒便無法及時地把握語言表達機會,會導致膽小、羞怯的性格。游戲是孩子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實踐機會,教師應利用游戲,將課程轉化為游戲的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無拘無束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游戲作為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的積極作用,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實踐機會。例如,在學習幼兒故事“三只蝴蝶”時,教師向幼兒講述基本的故事概況,讓幼兒對故事梗概有基礎的了解。教師為幼兒提供針對性的故事貼畫,組織幼兒一邊描述故事情節(jié),一邊貼故事中的角色。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對故事貼畫非常感興趣,能夠以故事情節(jié)為依據,變換貼畫的動作,一會兒貼“下雨”的畫紙,一會兒貼“太陽”。幼兒通過游戲活動,親自動手操作,在深層次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能夠將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完整地表達出來。教師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分組演講,組織幼兒邊演示邊講述故事,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語言。如一組幼兒扮演紅花姐姐,一組幼兒扮演太陽公公,進行語言描述——紅花姐姐說:“紅蝴蝶的顏色我想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比缓黄鹫f:“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起走。”太陽公公:“把云趕走,叫雨別下了,發(fā)出火熱的光”。幼兒將描述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提升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應用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的天性得到釋放,在游戲中積極地投入,極大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地對游戲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注重教學情境生活化,以幼兒為主體進行教學實踐,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萬春雨.淺談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與對策[J].科幻畫報,2019(03):210.
[2]蔡細細.關于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03):6.
[3]查萌.幼兒課程游戲化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思路[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1):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