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剛?蔣蜜
摘要:本文針對職業(yè)教育“三有”課堂的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并進行研究,圍繞“三色”教學內容的制定、“三色”分路徑方案的設計與制作和多元教學評價設計理念等四個方面展開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三有課堂”;“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職業(yè)教育;分層教學
一、“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的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等九部門在近期印發(fā)的《職業(yè)教育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明確提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實施職業(yè)教育“三教”改革攻堅行動等重點建設任務。在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校大力推進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趣、教學結果有效的“三有”課堂教學改革,發(fā)現(xiàn)中職學校教學存在以下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同一個班級學生的綜合能力差異較大,一部分同學理論思維敏捷、學習能力強,另一部分同學動手能力強,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有待提升。老師很難確保所有學生群體均能達成學習目標;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資源單調,學生容易造成倦怠,課堂實施難度增大;3.考核方式采用傳統(tǒng)的理論+實踐考核,學生能力評價存在不確定性。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開發(fā)了“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作為實施“三有”課堂的一種有效手段,助力“三有”課堂的有效達成。
二、“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的內涵
“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是一種分路徑教學模式。將同一個學習任務,設置三種不同類型的學習路徑,根據(jù)學生的客觀綜合能力表現(xiàn)情況,結合學生的主觀意愿,選取最適合的路徑完成學習任務。三種不同的路徑用三種顏色進行區(qū)分,即“綠、黃、紅”。其中“綠”代表以實踐動手能力為主的學習路徑,適合偏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黃”代表理論知識引領分析為主,結合適當動手實踐的學習路徑,適合喜歡理論研究但動手操作能力偏弱的學生?!凹t”代表教師引導、敦促和幫助為主的學習路徑,適合學習積極性不足,綜合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學生的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取適合的學習路徑,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努力實現(xiàn)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趣、教學結果有效的“三有”課堂。
三、如何實施“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
1.對接國家標準,結合企業(yè)生產實際,合理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
隨著汽車本身技術的更新?lián)Q代,汽車制造工藝也在不斷的改良,汽車維修行業(yè)企業(yè)的典型工作任務也在發(fā)生變化。學校的教學內容應符合企業(yè)一線人才培養(yǎng)需求,對此應定期開展行業(yè)企業(yè)調研,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提取典型性工作任務,并轉換成學習領域課程,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教師定期到企業(yè)一線頂崗鍛煉,學習并掌握企業(yè)最新技術和人才培養(yǎng)需求。根據(jù)國家相關職業(yè)標準,結合企業(yè)典型工作任務,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確保教學內容有用。
2.科學制定“三色”分層方案,確?!胺稚焙侠?、有效
教師根據(jù)教學課程的內容和特點,梳理出學生需要具備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作基本技能,開發(fā)并完善學生理論知識基礎和實操基本素養(yǎng)摸底測試試題庫。并設計相應的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性格特征、學習能力、交流表達和團結協(xié)作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課前開展學生理論基礎知識儲備線上測試,充分運用線上教學平臺,展開調查問卷和能力測評,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與統(tǒng)計,將學生按照實際綜合能力分布情況設置合適的“三色”學習路徑(即“分色”)。確保學生“分色”過程有依據(jù)、易實施、有效果。
3.精心設計“三色”教學方案,確保達成“三有”課堂
教學過程采用工學一體、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靈活選取各種教學方法,摒棄教法單一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感。靈活使用頭腦風暴法、卡片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演示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三色”特點,制定適合學會開展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案。并開發(fā)與三色分路徑教學模式所契合的教學資源,如“綠、黃、紅”三色任務書。任務書根據(jù)“三色”教學設計方案,編寫相應的任務書,引導學生按照對應的學習路徑完成學習任務。
4.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多元多維的評價方式
傳統(tǒng)教學的評價多以教師評價為主,評價主體較為單一。為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可以增加評價對象,設立小組自我評價、組間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甚至企業(yè)評價等,多方反饋確保評價有效。另外,教師應合理設置不同維度的評價內容,從技能、理論、溝通表達、團結協(xié)作和思想道德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價項目應量化且客觀。每次課程的評價應融入到學生整個學期的總體表現(xiàn)中,即做到一課一成長。評價的過程也可以結合線上教學平臺,展示學生在任務完成中收集到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和案例,使得評價過程直觀、客觀、公正,確保教學評價真實有效。
四、“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綠、黃、紅”三色教學模式并非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區(qū)別對待。而是根據(jù)學生的綜合特點打造三條不同的學習路徑與學習方法,最終的學習目標是完全相同的。教師應當找準學生的個性和共性特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三路徑,引導學生取長補短,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教師引導、幫助、糾正和總結。真正做到“學生中心、能力本位、全面發(fā)展”。
就目前來看,“三色”教學模式已初具成效,筆者將“三色”教學模式應用在汽車維修專業(yè)《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積極性、教學效果等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并在此期間以此理念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參加四川省職業(yè)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獲中職專業(yè)課程二組省級一等獎?!熬G、黃、紅”三色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完善,將是實現(xiàn)職業(yè)學校教學內容有用、教學過程有趣、教學結果有效的“三有”課堂的一種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賈光宏.基于中職“三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A].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8.21.
[2]萬明賢.淺析“三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教學活動中的應用[A].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7.15.
[3]柏紅永.中等職業(yè)學?!叭小闭n堂內涵及教學設計策略探析[A].江蘇教育研究,20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