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文
◆摘? 要:在小學的高年級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在逐漸增長,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當中,教師沒有重視轉變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把大綱要求的內容向學生進行講述,不能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這樣的模式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就會造成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完善,因此需要課堂做出相應的改變。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名著導讀;教學探究
名著作為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文化作品,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通過名著作品進行導入,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的意義。好的閱讀方式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課堂的專注力,引導小學生很好地拓寬視野、提升閱歷。在小學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把名著作品進行代入,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層面,更好地增加閱讀量,從而讓閱讀的課堂呈現新的發(fā)展。
一、名著導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思維已經逐步走向成熟化,對待一些感性、生活化和富有哲理的閱讀內容會呈現出非常積極的探究狀態(tài),而名著作品都是經過時間沉淀的文學精華,無論是在文學結構,還是內容上都具有極高的文學探究價值。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在這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閱讀過程中,不僅可以收獲很多有用的閱讀技巧與閱讀知識,還能從這些優(yōu)秀的文學精華中領悟到許多豐富的人生哲理,深刻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以此可以達到逐步提升他們閱讀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
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名著閱讀教學必須要予以重點關注。依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既可以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大幅提高,也可以使其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學生對名著展開深入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閱讀能力也會逐漸提高。
二、名著導讀的小學語文閱讀探索策略分析
(一)增強名著導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針對當今小學高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為了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提出運用名著導讀的模式進行閱讀的教學。名著作品相較于其他作品而言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夠對于小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當中,教師沒能注意到培養(yǎng)小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只是按照一貫的風格,把課本當中要求的作品直接地為學生進行講述,這樣的模式比較刻板,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小學生對于閱讀提不起興趣。因此在新課標的教學過程中,名著導讀的模式被越來越多語文教師所認可,在名著作品片段的代入之下,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隨之提高,這樣的模式會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小學高年級階段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的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就可以運用名著導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就需要教師對于這個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播放相應的電視劇片段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于細節(jié)更加了解,從而實現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明確學生的名著閱讀目的
要想讓名著導讀發(fā)揮出更大的教學價值,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時,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名著閱讀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與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通過名著閱讀獲得切實性的閱讀學習收獲。為了避免學生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出現囫圇吞棗的閱讀現象,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就可以依據名著閱讀內容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閱讀任務進行名著閱讀,以此來明確學生的閱讀學習目的,幫助學生快速地抓住名著作品中的重點內容,促使學生的名著閱讀質量能夠達到理想的標準。例如在“走進魯迅”專題教學中,由于這一個單元是以“走進魯迅”為專題而編排的教學內容,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感受魯迅先生作為偉大文學家的成就與高尚的人格力量,在完成這單元教學以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魯迅先生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下閱讀《朝花夕拾》,并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冻ㄏκ啊愤@本書籍完整地記錄了魯迅的生活道路與心路歷程,對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概述每篇散文的主要內容、分析人物形象、總結自己的讀書感悟等閱讀任務,來明確學習框架。學習結束后,學生還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對本課有關知識進行拓展學習。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意識,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名著閱讀教學必須要圍繞既定的目標展開,簡單來說就是要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確保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生自主意識予以重視,將其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可以按照個人的興趣來展開名著閱讀。當然,學生對書籍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予以指導,確保選擇的書籍是綠色健康的,能夠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起到促進作用的。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網絡中充斥著大量質量低下的小說,如果學生沉迷其中就會導致學業(yè)荒廢,而做好名著閱讀教學則可使此方面問題得到切實緩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在小學階段開展名著閱讀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學鑒賞能力,這在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繼承并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教師在實際開展名著閱讀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綜合選文與名著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將選文作為引導小學生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窗口,在實際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為我們全面提升名著閱讀教學質量、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白忠明,潘忠.試論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181-187.
[2]蔣軍.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8(5):575-578.
[3]袁媛.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