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方煉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課堂靈動性,讓閱讀積累為寫作訓練奠定基礎。教師要在課堂中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加強互動內化知識和能力。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予學生更多展示、想象和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的差異化個性化詮釋,讓課堂真正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主觀能動性;教學優(yōu)化;靈動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8-176
引言
閱讀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寫作能力。如果還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刻板單一教學,將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錯誤認知,片面地認為閱讀枯燥無聊,語文寫作無話可寫,不利于長遠地學習發(fā)展。在眾多的教學探索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師勢必要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重新定位師生角色,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文閱讀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更是要通過文字對歷史文化有深刻的感知。靈動的課堂不只是語言知識點學習,學生在閱讀探究過程中不僅要將聽、寫、讀、說等融會貫通,更要通過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整體人文素質和精神品質,比如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精神等。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老師是不可撼動的權威,老師傳授的知識就是圣經(jīng),學生很容易迷信書本,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沒有自己的理解照單全收,對范文不假思索背誦,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在這種情況下師生間缺乏交流互動,老師無法掌握學生真實學習情況。
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是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我是學習的主人的認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去賞析理解文章而不是等著教師灌輸,也讓教師找準自身定位,自己只是學習的引路人和支持者,不是主導支配者。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互動積極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在課堂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對一些經(jīng)典范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小組用集體的智慧從不同的角度詮釋文本,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本小組對文章框架結構的梳理、對語義語境和主旨的體會、對優(yōu)秀寫作手法的賞析等,看哪一組的思路清晰、表述準確。沒有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學生和學生間交流更順暢自由。教師此時并不需要費力不討好地向學生填輸閱讀寫作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能讓知識真正內化。
二、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以豐富的形式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了教育事業(yè)極大的支持,語文閱讀課堂的開展也需要相關配套技術的協(xié)助。多媒體動畫教學、微課等讓學生視聽覺聯(lián)動,在激發(fā)起學生寫作興趣同時對學生大腦思維的活躍刺激作用也更強。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內的景物和活動,按照文章中的描繪以ppt動畫的形式形象呈現(xiàn)冬天雪地捕鳥的有趣景象,可以讓學生動手繪制魯迅先生幼時喂螞蟻、尋蟬蛻等畫面,從書中文字建構出完整畫面甚至能續(xù)寫補充情節(jié),有效實現(xiàn)文本與學生自身的互動。在賞析文本中動作神態(tài)描繪的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實際,模仿描寫自己記憶深刻的童年趣事。不僅局限于寫作手法,對文本的情感內核也要深度挖掘,魯迅先生的寫作目的是否只是回憶童年趣事?帶著這個疑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歷史背景和魯迅生平事跡的音頻,營造氛圍使學生感同身受與魯迅先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會從不同角度理解先生所抒發(fā)的情感,并借鑒這種情感表達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三、個性化閱讀尊重學生差異,靈活地將閱讀積累轉化為寫作輸出
文學作品豐富且多元,每個學生思維品質和生活經(jīng)歷都不盡相同,這也決定了每個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會存在差異,教師要鼓勵個體的獨特性,讓學生對不同點秉持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靈動的課堂需要學生自主思考從不同層次分析文本,只有多樣的課堂才能打開學生思路,給予學生寫作靈感,發(fā)揮個性化閱讀的優(yōu)勢。在精讀文章過程當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興趣對優(yōu)美句子、詞語等加以分析,將重點段落摘抄到記錄本上。學生將摘抄內容通過寫作靈活的轉述建構,在閱讀積累和寫作輸出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中會情感帶入、態(tài)度轉變、觀念養(yǎng)成,語文思維會得到有效訓練。
四、小結
總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不能光靠教師,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欲望,提高課堂靈動性,讓閱讀積累為寫作訓練奠定基礎。教師要在課堂中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加強互動交流,內化知識和能力。同時,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予學生更多展示、想象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有意識地將自己生活經(jīng)歷與閱讀內容緊密聯(lián)系,并在研讀完畢后帶著新的理解和思考去看待周圍環(huán)境。此外,靈活地閱讀課堂教學需要鼓勵學生的差異化個性化詮釋,讓課堂真正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參考文獻
[1]唐禮斌. 激活思維,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J]. 學周刊, 2020, (19):137-138.
[2]李偉. 激活思維,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J]. 數(shù)碼設計(下),2020,9(4):241.
[3]姚高高.激活思維,構建靈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18):0027-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