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桃
摘 要: 初中生閱讀數(shù)量不足、質(zhì)量不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一現(xiàn)象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缺乏豐富、高質(zhì)量的閱讀活動,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就會受到制約,強化課外閱讀空間拓展勢在必行。
關鍵詞: 初中語文閱讀 課外閱讀空間 閱讀綜合能力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聯(lián)動課內(nèi)課外共同發(fā)力,教師應當強化課外閱讀空間的拓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容量及提高閱讀質(zhì)量,為語文學習提供有力支撐。
一、讓優(yōu)秀讀物進入學生的生活
開卷并非全部有益,特別是在當前各種盜版書籍橫行的背景下,一些不健康不主流的書籍在市面上流通,如果不加以引導和控制,那么一旦進入學生的視野,將會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負面影響。筆者在要求學生課外多閱讀優(yōu)秀的書籍、自覺抵制不健康書籍時,重點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推薦優(yōu)秀作品。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各種優(yōu)秀的書籍,從孔孟之道到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從冰心的作品到莫言的小說等,不論國度、時期、作者,只要符合青少年的審美標準、適合初中生閱讀的作品,就積極向學生推薦,并圈定280條中外優(yōu)秀作品名錄供學生參考,盡可能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二是抵制低俗刊物。路邊攤經(jīng)??梢娨恍┯≈拼植凇?nèi)容不健康的書籍,筆者要求學生之間相互監(jiān)督,任何學生都不得購買這樣的低俗書籍,更不得在學生之中傳閱。這作為一條紀律交代下去,共同抵制這些對學生成長不利也不利于文學素養(yǎng)提高的書籍。
三是實現(xiàn)資源共享。首先是動員學生購買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將家中收藏的書籍拿出來相互借閱,實現(xiàn)家庭藏書和個人購書資源共享。其次是鼓勵學生向學校借閱書籍,辦理大型圖書館的借書證,拓寬讀書的渠道。
二、鼓勵學生養(yǎng)成會讀書的習慣
堅持讀書還要學會高效地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讀書收獲,這是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加以強調(diào)和指導的。筆者重點從三個方面強化學生課外讀書技巧方法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讀書收獲。
一是掌握不同讀書方式。一部作品拿到手,首先要確定采取什么樣的讀書方法,是粗略瀏覽知道大意即可還是細細品味、逐字逐句揣摩,是要通篇閱讀理解還是擇其精華選擇性地跨越閱讀等。初中生自主支配閱讀的時間有限,堅持科學閱讀,既要達到良好的閱讀的效果,又要節(jié)約閱讀時間。
二是堅持勤動筆記筆記。讀書活動一定要和動筆結合起來,一個人記憶力再好,閱讀之后過一段時間都會忘記,閱讀收獲就會隨風而去。堅持做讀書筆記能夠將閱讀成果固定下來,內(nèi)化為自己的收獲。無論是閱讀中遇到的好的詞匯、語段,還是一些情感濃厚的描寫,都可以積累下來,消化吸收為自己的底蘊,將讀書的收獲放大。
三是學會借鑒表現(xiàn)手法。多讀書、會讀書的一個重要益處,是可以從別人的文學作品中獲得經(jīng)驗技巧,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寫作技巧相對匱乏,更需要從別人的作品中提煉經(jīng)驗,例如對人物刻畫的手法技巧、場景生動描寫的方式方法及文章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等,都可以認真研究、消化借鑒,對提高自身閱讀理解能力及作文創(chuàng)作水平都有較大的幫助。
三、課外活動課程之中統(tǒng)籌兼顧
在課外活動之中開展閱讀,教師要善于將閱讀活動融入滲透到各種課外活動中,營造閱讀的良好氛圍。
一是開展閱讀品鑒活動。筆者專門申請開設課外閱讀課,每周二、四活動課時間安排30分鐘,作為指導和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品鑒的時間。品鑒課上,筆者精心選擇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引導學生提高對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理解、分析借鑒能力。
二是開展技巧交流活動。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會積累和總結一些經(jīng)驗體會,雖然沒有上升到理論的層次,但是對學生提高閱讀成效相當有用,屬于鄉(xiāng)土型閱讀技巧。筆者高度重視這樣的內(nèi)容,發(fā)掘并利用這些資源,定期在課外組織一些交流活動,搭建平臺讓學生交流閱讀技巧,并相互借鑒吸收,提高閱讀技巧與效率。
三是開展小報編輯活動。閱讀之后的收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筆者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托課外讀書活動編輯語文小報,將優(yōu)美的語段、閱讀的方法等內(nèi)容作為編輯的重點,在班級形成熱愛讀書的氛圍。
四、營造競爭氛圍激發(fā)讀書興趣
初中生課后閱讀的興趣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影響。筆者針對初中生自尊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營造競爭性的氛圍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展示出來,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一是組織讀后感的征文活動。每個月都組織一次讀后感征文活動,針對性地要求學生閱讀一些書目,自主撰寫讀后感并在班級開展評比活動。讀后感征文雖然是以寫作比賽的形式出現(xiàn),但是前提是建立在閱讀感悟基礎之上的,要寫出好的讀后感,必須深入閱讀和理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是組織讀書筆記展覽活動。筆者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堅持做讀書筆記,從詞匯語段到文章結構提煉,都是讀書筆記記錄的內(nèi)容。定期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既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看一看哪位同學做得好,又可以相互學習,對提高讀書筆記質(zhì)量具有明顯的幫助。
三是組織自主創(chuàng)作投稿活動。開展閱讀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寫作能力。筆者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并將閱讀收獲運用到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積極投稿驗證自己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寫作積極性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拓展課外閱讀空間可以為學生閱讀能力乃至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開辟一條全新的通道,廣大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并加以運用。
參考文獻:
[1]鄧春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探微[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2).
[2]王興明.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與對策[J].語文學刊,2006(02).
[3]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07).
[4]黃偉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活動[J].教育導刊,2010(09).
[5]李莉.初中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0(10).
[6]王依平.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時間管理指導策略[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10).
[7]李曉梅.在初中語文課本閱讀中探究寫作新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