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芳
(肇慶市體育學校 廣東肇慶 526000)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展開了探討,從四個方面對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作了詳細的闡述,并給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 教學 優(yōu)化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優(yōu)化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诖?,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探討,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幫助。[1]
一、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
在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適宜的閱讀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的熱情。故事引導、哲言介入、生活案例展示、媒體信息展示、課堂演繹活動設置、懸疑問題比拼等,都可以有效激活課堂氣氛。初中生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有特殊敏感性,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動心理,設計更多互動性強的學習情境,以滿足學生心理需要。[2]
《我的母親》是胡適先生的回憶錄,文章情感豐富而真實,具有感染力。為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筆者在課堂導入時,利用多媒體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曲,并請會唱的學生一起演唱。在演唱結束后,筆者給出問題:歌曲是如何歌頌母親的?你還知道哪些歌頌母親的作品?今天要學習的《我的母親》有哪些內容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我們的母親具有哪些共性特征?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自主討論學習,有學生說:“《燭光里的媽媽》唱出了子女的心聲,媽媽將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奉獻給了子女,我們當然要歌頌媽媽。歌頌母親的歌曲、詩歌、小說還有很多,高爾基就以母親為題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段业哪赣H》中,作者將母親形象刻畫得生動真實,讓人油然生出親切感?!币灿袑W生說:“我們的母親具有勤勞、善良、和藹、富有愛心、慈祥等共性特征,唯有母親,能夠為我們付出一切?!庇纱丝梢姡瑢W生已根據(jù)教師的問題引導,逐漸走進了文本之中。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歌曲,起到了渲染氣氛的目的?!稜T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自然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歌頌母愛是老話題,但學生還是想知道名人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從這個角度展開問題設計,學生的學習思維迅速啟動,充滿熱情地跟隨問題展開了文本學習。
二、優(yōu)化引導方法,凸顯學生主體意識
閱讀教學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做出明智選擇。朗讀法、提問法、想象法、體驗法等都是教師常用教法。教師要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度解析,對學生的閱讀基礎進行全面調查,對常見閱讀引導方法展開深度優(yōu)化,以提升閱讀教學效度。提問法是閱讀教學最常見的方法,教師在問題設計時,需要對照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朗讀法強調學生朗讀的重要性,而如何科學設計朗讀策略,還需要教師多重比對,而不是追求朗讀的數(shù)量;體驗法是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去感知,以期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
閱讀教學的引導方式有很多,教師要根據(jù)文本和學情實際進行選擇。在學習《雪》這篇課文時,筆者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理清文本基本內容和結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提問設計活動。按規(guī)定,每個小組要設計10個思考問題。學生上交思考題后,筆者綜合考慮一番,最終選定8個思考問題:作者是怎樣描寫江南的雪?作者又是怎樣描寫朔方的雪?你感覺朔方的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作者對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情感各是什么樣的?作者為什么有這樣的情感?其寫作目的是什么?本文主旨是什么?學習之后,你有什么新感觸?筆者將這些問題作為課堂閱讀教學問題進行展示應用,凡是被選中的問題,負責出題的小組具有免答權利。評選結果公布時,學生都興奮異常,其成就感非常強烈。
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活動,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思考問題,這是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重要措施,對學生形成的正面鼓勵和影響非常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對全面提升自主閱讀能力有促進作用。
三、調整學習順序,遵循先學后教原則
當前,新《課標》推崇先學后教的教學原則,要求學生能夠率先學習,對文本形成一定認知之后,再由教師給出點撥和解惑,以完善其閱讀認知。先學后教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的嶄新理念,符合學生學習成長規(guī)律,值得大力推廣。教師要在具體落實上有所探究,促使學生真正建立完善的閱讀認知體系。
先教后學與先學后教,體現(xiàn)的是學習主體客體轉變的問題,其順序顛倒之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正式確立。
教師讓學生先學文本,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師生共同探究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新課改精神。這樣的閱讀教學就是典型的先學后教,符合現(xiàn)代閱讀教學的基本精神。學生提出疑難問題讓教師來回答,這也是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具體表現(xiàn)。
四、延伸訓練維度,創(chuàng)設獨立閱讀時空
在閱讀教學設計時,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獨立閱讀學習的時空,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并同學生一起展開討論探究。此外,還要在閱讀延伸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讓學生多多閱讀課文材料,拓寬閱讀視野,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有重要幫助。
教師在設計閱讀訓練時,要擺脫“大一統(tǒng)”思想,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梯度性訓練內容,給學生一定選擇權。如《吆喝》閱讀訓練設計:
(1)簡答題:課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吆喝的?
(2)搜索題:在課文中畫出表示從早到晚順序的詞語。
(3)拓展題:吆喝是一種廣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種廣告形式逐漸消失。如今各地大街小巷的吆喝聲雖然不是很多,但吆喝聲還是會在我們耳畔響起,收集平時生活中聽到的吆喝聲,并描繪一些吆喝人的動作和神態(tài)。
三個題目,學生可以選擇其中兩個進行訓練。教師給學生一定選擇權,對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有重要幫助。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適宜的閱讀情境,優(yōu)化閱讀教學引導方法,調整閱讀學習順序,延伸閱讀訓練域度,提升學生獲取閱讀信息的能力,全面塑造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能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要重視閱讀教學,努力探索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任樹霞.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J].社會科學.2016(08).
[2]楊春生.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