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
摘 要:開展小學音樂的欣賞和教學活動,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特別是在音樂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感受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流動。通過欣賞課,讓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音樂樂理知識,讓學生結合文化價值觀的元素以及歷史發(fā)展的元素,對音樂作品有深入的分析和進一步的探究,提高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欣賞;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86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滲透文化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在音樂的陪伴之下快樂地成長,在精神上得到健康積極向上的滋養(yǎng),也能夠讓學生通過音樂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在一種放松而高效的狀態(tài)下學習和生活。在新的課程改革推動之下,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也成為學生在學校生活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欣賞課能讓學生接觸更多類型音樂,讓他們對音樂這種藝術有更多的了解,并且通過欣賞課的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已有的知識和情感,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學生需要在音樂欣賞課程當中獲得美育的教育,這也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重要方向。小學音樂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特別是在欣賞課程中關注學生對于音樂作品本身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的教育和熏陶。因此,筆者認為小學音樂的教學活動,特別是欣賞活動要擁有豐富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內涵,要讓學生從欣賞課程當中有全方位的獲得感。在教學活動中,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有效的音樂欣賞課程要讓學生掌握音樂聆聽的方法,能夠感知音樂當中流動的音符和包含的思想情感。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聆聽音樂,也把聆聽作為音樂欣賞課的主要教學方法,要讓學生把握聆聽中最核心的要素,讓他們能夠在時間的流逝中將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陪伴。在欣賞課上,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聽覺的訓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接受教師的引導。在聽的時候能夠在細節(jié)方面加以區(qū)別,結合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元素,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特點。教師要特別注重不能花太多的時間介紹背景元素,這可能干擾學生對音樂作品本身的理解。另外,如果大部分時間用來介紹背景元素,那么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時間就會大幅度減少,這難以實現(xiàn)我們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目標。因此,教師應多為學生保留一些獨立傾聽、賞析音樂的時間與空間。同時,要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細細體會音樂。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差異。因此,音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講出他們對音樂的體驗,他們對音樂本身的理解是怎樣的,有什么樣的看法。
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并且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要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促進學生投入作品的欣賞當中,感受作品的節(jié)奏、意義,從而將自己的經驗和情感融入對作品的理解之中。學生的有效感知需要教師引導和啟發(fā),教師自身的狀態(tài)和提出的問題都會對學生的感知狀態(tài)產生影響,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能夠把各種因素的積極作用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二、重視教學設計,提高音樂欣賞課的可操作性
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設計當中,教師要注重整個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般來說,導入部分要直觀生動,富有趣味性,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接下來內容的興趣。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安排得合理,相互之間的銜接要自然流暢,各個部分的時間安排也要適當,不能喧賓奪主,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的主體體驗方面。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也要考慮內容部分。一般來說,內容是最關鍵的,內容為我們的目標而服務。首先要結合教材進行內容的選擇和安排,必要的時候也會進行適當?shù)耐卣?。小學音樂教師在拓展音樂的選擇當中,必須要考慮一堂課的目標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在選擇音樂作品的時候,要結合課程的目標主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一堂課的時間里,圍繞著主題有更多的啟發(fā)和收獲。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當中,如果教師能充分地考慮到這些問題,那么學生在真正的課堂實踐當中就可以有更加豐富的學習感知能力。教學設計部分是從系統(tǒng)整體的角度考慮的,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注重教學設計的層次性,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生活背景,要讓音樂作品被學生喜愛和接受,更要讓不同年代的作品產生更多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一種縱向的比較當中,感受到時代的發(fā)展特點。
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教學設計部分,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要以教學設計作為腳本,有條不紊地安排課程,雖然我們也強調課堂要具有一定的生成性,但是提前的精心準備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可以認為一堂課大部分的內容安排都是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當中提前安排好了的。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可以靈活機動地進行,讓課堂的生成性展現(xiàn)出來,也讓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得到展現(xiàn)。所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學設計從文字或書面變成了具體的場景,學生也能夠從中有更多的收獲,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之下快樂地學習。
三、營造課堂音樂欣賞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所以要善于打造促進學生音樂欣賞的氛圍,要讓學生在相應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豐富和生動性。情境氛圍的構建更容易讓學生沉浸到氛圍中去,他們專注的狀態(tài)也有助于學生從音樂欣賞當中有更多新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由此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會增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東西會主動投入學習中,探索新的知識內容。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新鮮的事物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學生也樂于接受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這對完善教學體系、提升學習效率具備直接影響。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結合欣賞的作品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通過語言,動作,圖片,視頻等方式打造更加立體直觀,促進學生多個感官充分參與的情境氛圍。課堂教學的情境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