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華
摘 要:生活化識字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也是最為有效的途徑,語文學習需要縮小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fā)掘識字內(nèi)容,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對生活產(chǎn)生更多親切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趣,有助于學生更加輕松的學會識字。
關鍵詞:低年級 識字教學 生活化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30
語文在生活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具備工具性與人文性,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基本條件。識字在語文學習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課標》中規(guī)定學生識字至少達到三千個,但由于漢語及本身的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多變,因此,教師在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識字不僅是教師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問題,也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怎樣才可以真正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識字興趣獲得提升,是教師目前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課堂識字教學生活化
課堂識字教學是學生識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方式,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是學生最為直接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優(yōu)質(zhì)的教學途徑。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將課堂識字給予生活化處理,幫助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生活情境中進行識字。如在學習“染”這個字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來告訴學生,“染”中的“木”代表植物的顏料,而三個“點”則代表染料中需要節(jié)省適量的水,將需要染色的東西放置于有顏色的液體中,才能夠完成染色過程,因此這個“九”代表多次的意思。這樣在教學過程,“染”這個字將真正被印記在學生的記憶里,這個過程不僅讓學生了解到字形,同時也可以達到知曉字義的目的。
二、識字教學趣味化
識字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識字時,往往會處在一種消極被動的情緒下,造成識字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興趣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學習動力,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方法來營造出更優(yōu)質(zhì)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促進學生能夠樂于學習。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育學生的識字方式,將識字與生活進行相互結(jié)合,采用形象直觀的方式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由于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而且性格更加活潑好動,好勝心相對較強,因此需要教師賦予識字教學的多樣性和新鮮感,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同時,教師要盡量通過游戲和模擬實踐等相關操作,鼓勵學生將眼睛、耳朵、手部及口部能夠一起行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到識字教學中。
教師還可以采取風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相對容易記憶的字謎或兒歌,不斷加深學生對所學漢字的印象,促進語文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同時提升識字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三、生活中的識字教育
1.通過學習環(huán)境識字
學生自從入學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進入校園后,無論是學校的名稱或是宣傳標語,又或是黑板報以及學校相關的文化設備,在這當中都會存在很多生字,包括進入班級內(nèi),黑板上的課程表,或者墻上的學習園地,又或是班務欄以及附有學生姓名的《小學生守則》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幫助學生識字的優(yōu)質(zhì)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生字進行認知,通過日積月累,讓學生從無意識地識字,延伸到了解這些漢字的意義,并進行反復的熟悉,在潛移默化下學生逐漸學會主動地去認識生活當中遇到的漢字。不僅校園是學生識字的重要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也可以成為學生識字的重要場所。有些父母把家里常見常用的生活用品或者常吃的食物上,掛上相應的大字卡片,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育。通過這種環(huán)境識字,學生在不知不覺間積累了大量的生字,這種識字法與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識字法相比,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2.利用媒體識字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可以創(chuàng)造逼真的場景,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電視節(jié)目來進行識字,動畫片以及兒童故事等,學生可以在其中獲取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教師需要教導學生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學會朗讀字幕,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認識漢字。學生還可以通過對各種不同的說明書,以及食品外包裝等學習識字,如果遇到不懂的生字,學生要及時向家長請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漸積累了生活中常用的漢字。教師教授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通過眼睛看、耳朵聽和及時提問等各種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更多陌生的字,從而使其成為自己認識的漢字。
3.用生活環(huán)境識字
語文是相對容易與我國社會發(fā)生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所以識字教學也應該始終保持開放的原則,不能夠只是局限在課堂當中,要真正學會運用在豐富、開放的社會生活的課堂中,教師可以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去了解身邊所出現(xiàn)的漢字,學校的標語,或者街上的廣告牌及店名,以及食品上面的名稱。教師還可以通過每周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來讓學生學習識字,在雙休日或節(jié)假日的時候,讓父母帶著學生尋找漢字,看看誰能夠找到更多的生字或同音字及同義字,并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當學生可以正確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漢字時,教師需要給予該學生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從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在此基礎上,需要教師刻意引導和鼓勵學生,讓學生留意日常路過的招牌、路牌以及課外讀物上面的生字,有助于識字教學與生活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教師也可以不斷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使學生的識字量顯著增加,從而幫助學生豐富字詞的積累,培養(yǎng)其口頭表達能力。
4.課外閱讀識字
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一種補充與延伸,識字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閱讀,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經(jīng)常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選擇生動有趣的繪本。教師在課堂中開展閱讀活動,在課外也要給學生布置一定的相關任務,讓學生和家長一起來進行親子閱讀,再回到課堂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相互分享,讓每一個小組都可以推薦出閱讀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并讓該學生上臺講述給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由此強化學生的識字訓練,幫助學生在閱讀情境中了解字義。在教學的過程,教師也可以開展網(wǎng)上家長會,來促使家長對學生進行陪伴閱讀,教導學生一些生字,教師也可以推薦給家長一些比較適合于學生閱讀的書籍,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更多生字,激勵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
5.游戲識字
學生的天性愛玩,游戲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的項目。學習也是一種玩兒,玩兒也可以摻雜在學習中,玩兒中有學,學中有玩兒。在教授一些動作生字時,教師可以找一些學生來做表情,把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哭、笑、跑、跳的動作做出來,也可以玩捉迷藏,教師把一些動作生字制作成卡片,藏在教室的某些地方,參加游戲的學生去找一找,找到了讀一讀、做一做。猜字識字游戲是學生比較歡迎的一種游戲,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學生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住,跨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要重讀并重新回到起點,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的返回來的學生,教師要著重表揚。
低年級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采取生活化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數(shù)學邏輯性和思維性強的特點,使得他們?nèi)绻x開了豐富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就無法很好體驗數(shù)學所帶來的樂趣,也無法較為順暢的獲得數(shù)學知識和逐漸形成數(shù)學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有較重的識字任務,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之一,很多課堂教學都是圍繞識字展開的。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在生活當中培養(yǎng)基本的識字能力,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從而促進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獲得語文能力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 顧艷《生活即教育,知行做合一——淺談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當代家庭教育》2021年第3期。
[2] 莊美清《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運用探究》,《考試與評價》2021年第1期。
[3] 薛瑞琴《淺談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生活化教學策略》,《考試周刊》2020年第A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