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娥
摘 要: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教師,要通過良好的言行,為學生做出榜樣,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學生良好成長環(huán)境。
關鍵詞:教師言行 影響 學生 成長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100
“師者,人之模范”,教師的勞動對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兒童。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學生的眼里,教師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樣。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當教師看見地上有紙張彎腰拾起時,學生會和教師一樣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當教師穿戴整齊出入校園,學生就不會衣冠不整走進教室;當教師信守諾言時,學生也不會撒謊……可以說教師是學生成長的榜樣,是影響學生一生的人。
一、榜樣的力量能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影響人一生的發(fā)展,而習慣的好壞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及實踐中積累而成的,是需要教師、父母示范和培養(yǎng)的。
幾年前我在學校工作時,擔任六年級(2)班語文教師,第一天進教室,學生嘻嘻哈哈,東倒西歪,垃圾遍地,桌子上滿是灰塵,六年級的學生竟這樣!我知道,此時的我生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按照以往經驗,我掃視了全班學生一眼:“同學們,我想大家都愿意生活在干凈的教室,而不是這樣的環(huán)境吧!”沒等他們回答,我拾起掃把開始打掃衛(wèi)生。學生面面相覷,隨后陸續(xù)加入了清潔大掃除的行列。人多力量大,教室瞬間明亮起來,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走進他們的心中已不是難事。下午的班會課,我給學生一個約定,通過制定班規(guī),每天保持教室干凈。這一約定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有了約束,班風逐步得到改善。
新上崗的小李教師向我傾訴她的煩惱,班上的學生無論怎么講,批評、責罰,用盡了辦法,書寫還是一團糟。我給她出主意,一年級學生,作業(yè)不要太多,如抄寫詞語,最多兩遍。教師要先在黑板上正確示范,規(guī)范書寫,學生寫詞語時要集中注意力,先觀察字形結構,盡量做到一次寫好不再修改。同時可以讓寫得好的同學與寫得差的同學結對子,交換作業(yè)本完成作業(yè),幾次后學生的書寫會有改觀。一段時間后,小李教師高興地告訴我,在她和同學的示范下,班上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由此可見,通過教師“潤物細無聲”式的澆灌與培育,能讓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榜樣的力量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庇冒駱蛹顚W生,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不可估量的誘發(fā)力,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曾帶過的六年級(1)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換了好幾個語文教師,學生不愿自主學習,更不要說什么晨讀和課外知識積累了。但開學后的第三個星期,我發(fā)現學生有了很大的轉變,原來是我早起晨讀時被班上的學生瞧見了,開始他們覺得不可思議,教師還要早起讀書?后來大家知道我一直在堅持。慢慢地,班上有大部分學生加入了晨讀的隊伍。平時在教學中我注意收集資料,給學生補充課本之外的知識,并為他們提供可讀的課外書。課余學生不再貪玩,而是圍在一起討論,比比誰積累的知識多,工具書也開始出現在他們的書桌上,班級學習氣氛越來越濃。
無獨有偶,在下校視導時,一位教師談起他的教學經歷:他平時喜歡寫點兒詩歌,偶爾會在刊物上發(fā)表。一天他將刊載有自己作品的刊物帶進教室,被學生看見,他便與學生聊起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故事,朗誦了幾首自己寫的小詩,在學生一臉的崇敬中開玩笑似的說你們若愿意寫詩,我可以為你們修改,并推薦發(fā)表。結果班上掀起了詩歌熱,課間學生不再追打玩鬧,而是捧起教師推薦的詩詞集誦讀;部分同學春游、運動會等結束會即興吟詩一首,盡管稚嫩,但充滿童趣。學生學習語文勁頭十足。
三、榜樣的力量能讓學生收獲關愛
我教過一個學生因先天原因,聽力和視力都有問題,智力也存在一些障礙,她很自卑,不易與人交往。為了改變她,我做了很多嘗試,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了她摘抄的文章《我的母親》,我聲情并茂地朗讀了這篇文章,并對她這種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她能給我們奉獻更多精美的文章。從那以后,她上課認真,每一次作業(yè)都用心去完成。我課余經常找她談心,在學習上指導她,在生活中幫助她。在我的影響下,班上的學生也主動和她交往,做她的朋友。漸漸地,她也樂觀起來,就像變了一個人。今年春節(jié)收到她的來信:“教師,您僅教我一年,但您時時關注被遺忘的我。如果沒有您,同學們不會接受我:如果沒有您,我將永遠生活在黑暗的角落。是您讓我明白了什么叫自信,是您讓我學會了與他人相處,謝謝您,教師!”
另一個學生小彭,平時有不良行為,和同學相處不融洽。剛接班的第一天,孩子們完成勞動后,一個學生站著不坐下,我問他為何,半晌后他指著彭說:“我的筆不見了,有人看見在他那里,是他偷的?!蔽覇栃∨硎窃趺椿厥?,他紅著臉說:“……是我撿到的,我沒偷……”“你是不是準備下課交給教師?”我問他。他的眼里閃過一絲欣喜,連忙點頭。我肯定了他的行為,并告訴學生,我相信我們班沒有小偷,也不會有小偷。從那以后,小彭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從未再犯以往的錯誤。同學們也慢慢接受了他。教師和同學的信任和寬容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拯救孩子的心靈。
作為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做人。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愛是為師之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任何制度約束,任何說教都是蒼白無力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用仁愛之心和寬容之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人格,處處做學生成長的榜樣,是作為教師的我們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張亭《談語文教師人格魅力的潛在教育作用》,《教育革新》2010年第9期。
[2] 齊麗麗《用“愛”澆灌每一朵花,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新課程改革》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