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的小學英語教材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附有插圖。這些圖片內容生動、畫面形象、情節(jié)詳盡,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較緊密。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妙趣橫生的圖片吸引。這些圖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注度,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巧妙利用教材插圖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巧用插圖;聽說讀寫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2-0060-02
引 言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具有極大的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插圖作為教材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教材內容的延伸和補充,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聽說讀寫能力。人類獲取外界信息的途徑大多源于觀察,而通過觀察得到的信息往往比聽到的更為深刻。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小學生的自控力較弱,文字過多的教材較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栩栩如生的插圖卻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將文字與圖片相結合,不僅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還提升了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舍近求遠,去收集一些課外資料設計課堂內容,忽視了教材中的插圖對教學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和平時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情況,探討教材插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引起教師對教材插圖的關注,從而豐富英語教學內容。
一、巧妙利用插圖,培養(yǎng)“聽”的能力
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離不開“聽”,而“聽”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能力。學生通過“聽”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并對輸入的知識進行加工,這是學習語言的必要過程。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過于注重語法、單詞的講解,很少讓學生進行聽力練習,只在考試前組織學生進行短時間聽力練習,但這并不能真正讓學生的聽力能力有所提高。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 中Checkout time這一板塊中的Listen and judge教學中,一般很多教師讓學生聽一遍就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這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對聽力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這一板塊的插圖,使學生對英語聽力訓練產生興趣。
教師可以結合插圖設計游戲,如讓學生和同桌合作,將對話遮住,只看插圖,然后猜一猜插圖里的人物喜歡做什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教材中的插圖設計小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小游戲,學生會對聽力內容產生好奇心,在后面的聽力練習中就會集中注意力,帶著問題聽,從而有效提高聽的效率。在學生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聽邊找出圖片中的相關信息,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聽力對話內容。由于錄音中的發(fā)音可能和學生平時聽到的教師的發(fā)音有所差別,教師先引導學生猜測一下聽力的內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聽”的能力。
二、巧妙利用插圖,培養(yǎng)“說”的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能僅僅教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讓學生進行練習,提升其“說”的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說”的練習,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從小學開始練習“說”,學習效率會更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把教材的插圖和學生的語言實踐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2]。但是,由于掌握的單詞量和語言能力有限,在進行“說”的訓練中,很多學生有想法但是表達不出來。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先不要求學生的表達準確無誤,但是要讓學生勇敢地表達出來。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每個單元中Story time板塊中的內容,以及所給的插圖幫助學生進行復習鞏固。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插圖,讓學生回想從Story time中學到的知識,之后運用課堂活動調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主動進行語言訓練。這不僅能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語言知識,還能使其把這種學習熱情帶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教材插圖組織學生辨析。比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讀句子,在插圖中標出對應的物品,然后讓學生結合情境對“There is...”和“There are...”的用法進行辨析,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掌握語法知識。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法的學習充滿熱情,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組織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可以將Checkout time板塊中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給學生留出觀察圖片的時間,然后讓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再組織學生開展小游戲。例如,教師可以指定一個物品,讓學生用“There is...”或“There are...”搶答。
在平時的教學案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引導學生積極勇敢地練習“說”,讓學生大膽地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在交流中學習語言知識,增強英語語感。同時,教師應變“灌輸式”教學為“探究式”教學,利用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
三、巧妙利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讀”的能力
“讀”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另一個必須具備的技能。多讀、多看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掌握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內容。小學生天生好動,他們很難靜下心去閱讀,更不用說英語閱讀了。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上的插圖,巧妙地設計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提升閱讀能力[3]。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借助插圖設計閱讀活動。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將教材中的插圖展示出來,帶領學生利用“What is this?”這一句式,對圖片內容進行討論,讓學生將兩種動物進行比較,如“The lion is big and strong. The mouse is small and weak.”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這樣能夠使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氛圍中,發(fā)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并且通過練習,學生還可以有效記憶單詞。其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小老鼠和森林之王的故事精彩嗎?”然后出示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進行想象和猜測。這樣,學生就會對接下來的內容產生好奇心,并帶著好奇心自己閱讀課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材插圖進行排序,借助插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再次,教師可以對每幅插圖進行詳細講解,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內容,如鼓勵學生搶答“sharp teeth, make a hole”等短語的意思。圖片相較于文字更加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單詞的意思,并能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本合上,看著多媒體上的插圖,對剛剛學過的內容進行復述。這既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又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應用知識。在教學完后,教師可以對文章內容加以延伸,讓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如獅子沒有放走小老鼠,那么它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因為插圖相較于文字更加直觀、生動,所以學生在理解插圖的過程中能更好地掌握授課內容。
四、巧妙利用教材插圖,培養(yǎng)“寫”的能力
“寫”與“聽”“說”“讀”一樣,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學習能力。教師結合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猜測圖片中的人物會發(fā)生什么不一樣的故事,就是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合理地續(xù)寫故事。這能在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在看圖寫話活動中,學生有時不知如何下筆,不知道寫什么、要如何寫。所以,在看圖寫話活動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在選擇看圖寫話的插圖時,不僅要考慮插圖內容和思想是否符合小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要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所選插圖要具有趣味性和思想性。教師可以通過提示、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提取圖片的相關信息,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下面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為例進行說明。
教材目標:讓學生通過對方位的認識,理解方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了解時間順序,熟悉時間順序詞匯的運用規(guī)則。
教學內容:先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仔細觀察,使其了解圖片中事件對應的方位特征,然后讓學生根據提供的語境信息進行看圖寫話,從而提升學生運用看圖寫話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
寫作前: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方位有哪些,如左西右東、上北下南,并讓學生觀察提供的語境信息;其次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文本,熟悉用來表達時間順序的詞匯及其運用規(guī)則;再次根據給出的插圖進行提問,如“Where do you live? ”“How do you get to your school?”最后給學生提供描述事件的簡單信息,讓學生用第一人稱對相關信息進行書面描述。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為六人的學習小組,讓學生觀察插圖上對應事件的信息,并組織學生進行看一看、說一說和寫一寫等活動,最后讓學生分享習作,對于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和鼓勵。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大技能。英語寫作作為語言表達輸出的技能,是語言交際的最高層次。寫句子是英語寫作的起點,而選擇合適的詞匯和句型進行表達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以“讀”促“寫”,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所寫內容的相關特征,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 語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這要求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或者為了應試教育只注重單詞和語法的練習。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重視教材中插圖的作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胡俊杰.小學英語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黃婷婷.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行動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錢賽群.整體解讀教材插圖 有效培養(yǎng)思維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0(05):39-45.
作者簡介:俞曉燕(1986.4—),女,江蘇昆山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昆山市教學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