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容
摘 要:英語寫作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主要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知道如何下筆,素材與語言都極度匱乏。語言學習的目標——聽說讀寫是不可“分家”的,應結合在一起。寫作教學應以聽說讀為主要的促進手段,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來說,體驗英語是有效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途徑之一。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讓學生相互合作體驗英語,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寫作環(huán)境。文章對體驗式教學在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1-0075-02
引言
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為小學英語教學帶來新思路與新挑戰(zhàn),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體驗式”教學模式正在各中小學實行。英語作為以交流、寫作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學科,體驗式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語感,使學生下筆“言之有物”,有效克服“漢語式英語”的教學尷尬局面,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有效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愛上英語學習,愛上用英語進行日常寫作。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教師不應將它變成提升成績的“機器”。隨著語感與語境在體驗式教學下的有效建立,好成績自然而然就會到來。
一、生活化體驗式寫作教學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理論一直都是教育界的“不二金句”,讓學生在生活中提煉英語素材,掌握英語運用技巧是十分有效的途徑,也符合核心素養(yǎng)中提到的“體驗、自主探究”學習的要求。例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五年級英語下冊Chinese festivals時,教師的教學任務是在課文中提煉出有關中國節(jié)日的關鍵詞,如端午節(jié)、春節(jié)、餃子等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節(jié)日食物等,并引導他們寫一篇關于節(jié)日的作文。首先,教師提問:“What is
your favorite holiday?”學生答:“Spring Festival!”
教師再問:“Why do you like Spring Festival?”學生答:
“Because I like dumplings.”教師:“What is the biggest festival in China?”學生答:“Spring Festival.”教師說:“那么,今天我給大家留一個作業(yè),回憶一下春節(jié)時候我們都做了哪些事情,在家?guī)蛬寢尠淮物溩樱⑦^程記錄下來。”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在布置體驗式教學任務時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年齡、身體發(fā)育情況,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使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運用英語的樂趣,一舉兩得。
二、思維導圖體驗式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思維導圖是近年流行起來的思維訓練模式,該項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體驗感,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的同時會在大腦中形成獨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就類似于文章的“大綱”編寫,這樣的模式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整合,形成“知識思維大樹”,進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1]。例如,以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A healthy diet為例,這節(jié)課的主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寫作思維導圖的建立有很大幫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What is a healthy life”到“ health food ”,從“physical exercise ”到“How to Have a Healthy Life”的思維模式。這樣,學生在頭腦中完成了寫作,也就是已經(jīng)建立了寫作的“骨架”,然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進行文章修飾語的補充,使文章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邏輯性和可讀性。
三、問題設置引發(fā)頭腦風暴體驗提升寫作能力
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問題牽引和歸納概括是一種特別有效的可以深度挖掘文章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思維深度,同時增加寫作深度。例如,教學牛津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下冊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多個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寫作,在問題的導入中明確寫作的先后順序、前后的邏輯關系,并在頭腦中形成“寫作風暴”模式。在這樣的體驗下,學生會深刻理解寫作是怎么一回事,并將所思所想“付諸筆端”,教師也可輕松完成教學。問題設置如下。
第一,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第二,Which lesson do you like best?
第三,Why do you like music lesson ?
第四,What can you do in music lesson ?
這幾個問題都屬于常規(guī)性問題,有利于學生對將要寫作的方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帶著問題進入寫作會增強學生英語寫作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教師此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對寫作課題的理解程度,并根據(jù)討論結果精準判斷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而做到“有的放矢”。
四、互動交流體驗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英語之中,寫作分數(shù)占比很大,需要學生和教師花費大量精力去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寫作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思維交流與互動交流,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生樂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樂于表達的前提就是掌握寫作的技巧,這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互動交流方式對學生培養(yǎng)英語寫作、口語能力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2]。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四年級上冊My Day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文中單詞之后,進行主題寫作。教師先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成員之間負責通讀課文,然后找出其中的關鍵單詞,并進行匯報。在標注單詞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前后文的聯(lián)系,比如“ evening”和“homework”、“watch television”和“dinner ”之間的邏輯關系,在掌握核心的單詞之后,選出一名代表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匯報內(nèi)容確定最終每個小組的寫作主題。寫作大主題是“一天”,但是該主題下有若干個小主題,這樣的小主題很適合課上的小組之間的“小作文”寫作,主題可分為“ mo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