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英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教育的黃金階段,該階段學生在學習上效率很高,在該階段的學生閱讀課堂中開展相對應的寫作訓練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通過對不同學習思維的學習了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更加快捷高效,本文探討的就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訓練,全面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訓練;讀寫課堂
1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寫作訓練的可行性分析
一直以來,寫作訓練都是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一大難點,該板塊和閱讀理解板塊就如同兩個相對獨立的板塊,很多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具備較好的能力,但是在寫作訓練中就難以提筆,這成為了很多小學生的共性。針對這個問題,我國的相關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閱讀理解和寫作訓練相融合的建設理念。
從語文本身的教育內容來看,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相互關聯(lián)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在小學低年級中的主要難點在于學生本身的知識累積量不夠,導致在寫作時難以表達自己的感情,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這時是加強學生閱讀理解到寫作訓練過度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做好過渡教育意義重大。
單從閱讀理解和寫作教育進行融合的可能性來看,兩者原本就具備很好的契合優(yōu)勢,只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過度注重板塊教學推出了分散教學模式,導致原本可融合教學的讀寫過程進行了剝離,才產生了一系列讀寫不協(xié)調的惡果,所以在具體的融合方式上,只需要根據(jù)小學生認識世界的方式方法,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有效的讀寫混合教育,做好讀寫比例的控制,就能有效完成小學階段的閱讀教育和寫作教育的融合。一般來說,在小學階段隨著小學生識字量和文字儲備的逐漸豐富,在閱讀理解和寫作訓練融合的課堂教學中,應當隨著年級的提升,將教學重點逐漸從閱讀理解轉移到寫作教學中來。閱讀理解和寫作訓練的關系就如同呼吸的關系,閱讀理解注重吸入,通過吸入知識儲備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而寫作訓練就如同呼出,只有完成了呼出,才能和別人在文學思想高度進行有效交流。通過不斷的文學呼吸,逐漸在文學學習中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這是語文教學的高級目標。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2.1將閱讀理解課堂作為課程主體,著重加強閱讀量,拓展詞匯,為學生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保證良好的寫作訓練,必須要有足夠的知識累積,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學生還處在基礎字詞的認識階段,寫作對于該階段的學生而言要求過高,所以在教學中,更應該注重閱讀面的拓展,注重基礎詞匯的累積,此時的寫作訓練可當做學生的愛好拓展進行,在課時占比上不超過課堂耗時的一成。在寫作上也可以以最基礎的造句、看圖說話為例。在融合閱讀理解的課堂建設中,可讓學生在寫作中自行表達想要表達的任何想法,通過不設限的寫作框架建設,著重弱化學生在提筆中產生的畏懼感。
在小學語文中年級的教學中,要正式開始重視寫作教學,在該階段,注重寫作基礎知識介紹,包含文章的文體介紹、寫作方法介紹,還有過渡、伏筆、承上啟下等基本方法介紹,在介紹方法中,以不求甚解的方式進行,學生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啟發(fā)學生在今后的閱讀課堂中和寫作反思中自行理解,在教學中仍然要將重點落在閱讀教學階段,此時閱讀教學在整個課時占比上要達到八成以上。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閱讀理解教學可占據(jù)更高的課時比例,但是仍需要至少保證六成以上,所以從整個小學語文教育來看,無論在哪個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都是絕對的重點,這是小學階段開始閱讀理解和寫作融合訓練課堂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切莫分不清重點,導致讀寫融合課堂的質量大大下降。
2.2在閱讀到寫作內容轉變上要注重由淺到深,由簡到難的逐漸過度
閱讀理解課堂到寫作課堂的開設需要注重層次推進,充分結合當下年級的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展開,比如在閱讀到寫作由簡到難轉換推進上可采用如下辦法,首先在低年級的讀寫融合的課堂中,在寫作上不能做出過高要求,此時的目標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閱讀課堂中重點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最簡單直白的記錄轉述就能完成寫作,在之后隨著年級的增加,在閱讀上要善于注重關注文章寫作技巧,學習方法,在寫作中可通過仿寫、擴寫、縮寫等方式開展。在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要開始注重讀寫融合課堂的深入化建設,在閱讀理解上,要善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領悟升華,形成自己的思想,在寫作方面,將寫作技巧和形式控制逐步轉換到感情融合階段中來,逐漸在文字中加入靈魂,達到真正的文字寫作的效果。
2.3做好讀寫課堂反饋評價,重感情輕形式,多鼓勵少否定
調查研究多所小學生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發(fā)現(xiàn)其中寫作困難的學生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難以使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這種特點就是詞匯累積不夠導致的,在方法上參考以上提出的拓展閱讀面的教學即可。而另一類寫作困難的學生的原因則是懼寫,害怕遭到教師的批評。這就主要是因為教師評價方法失敗導致的。
在小學讀寫課堂的建設中,教師要采用重感情輕形式,多鼓勵少否定的方式展開讀寫課堂評價,由于小學生認知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如果教師以成人的目光看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讀寫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很多的問題,如果這時不能調整心態(tài),以積極的眼光進行審視,就難以對學生做出合理的有效的評價,在全面的打壓下,就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正確的評價體系建設模式是,對于積極閱讀寫作的學生都做好記錄觀察,對于有進步的學生要做好實時的鼓勵,在寫作內容控制上,要注重理解學生的感情表達,通過讀寫融合課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而不是注重學生在寫作上是否有嚴格遵循寫作形式,在寫作中心思想上是否圍繞寫作目標進行。總的來說,迎合學生愛好培養(yǎng)寫作興趣,遠比完成所謂的課堂寫作任務要重要得多。
3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融合建設很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基于小學生本身的知識累積程度來看,需要將重心放在閱讀方面,在方式上要注重循序漸進地推行,在評價方式上要注重合理性,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小學語文讀寫融合課堂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蔡小琴.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6).
[2]程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研究[J].寫作(中),2017(01).
[3]郭名宏.常杉杉.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實踐[J].大慶社會科學,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