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天
◆摘? 要: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是最直觀的物理過程,也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初中學生來說也是最容易吸引他們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特別是新穎的、有創(chuàng)意的實驗設計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尤為關鍵。
◆關鍵詞:物理教學;實驗能力;趣味性;學習興趣;課堂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對學生建立概念、鞏固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智力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是我國近些年來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初中學生剛剛接觸物理,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對物理具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鉆研物理問題,而實驗則是開啟興趣大門的鑰匙。以下筆者就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幾點看法。
一、設計趣味性實驗,引入新課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引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的引入猶如樂曲中的前奏,起著提示主題、激起興趣、進入情境的作用,設計趣味性實驗,引入新課,不但可以讓學生將上課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把學生迅速帶到學習物理的環(huán)境中去。
例如:在八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一做這兩個小實驗。
實驗1:找一個燒瓶,塞子、酒精燈、水、夾子,做水沸騰實驗后用塞子塞緊燒瓶口后倒立過來,再把冷水澆在燒瓶的上端,觀察到水再次沸騰 。
實驗2:找一個化學實驗用的漏斗和一個乒乓球,漏斗口向下,把乒乓球用手托著放在倒立放置的漏斗口處,先請同學猜想從上向下對漏斗吹氣,乒乓球會掉下來嗎?多數(shù)學生因固有的生活經(jīng)驗都會說向下掉下,請同學當場演示的結果與它們的猜想相沖突,立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這兩個實驗的結果很容易出乎學生的意料,學生會很想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這時教師就可以很自然的將學生引入物理的殿堂。
二、設計趣味性實驗,講解新課
在新課的講解時做幾個小實驗也可以起到既培養(yǎng)了學生興趣又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可以做一如下實驗:在左邊的玻璃杯內(nèi)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燒的蠟燭。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張穿有橡皮管的硬紙片蓋上。把橡皮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水杯的水中。不一會右邊水杯里的水讓蠟燭抽過來了!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覺得很驚奇,而且記憶深刻,在這樣的氛圍下講解知識,可立即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
三、設計趣味性實驗,鞏固知識
在鞏固知識時做個實驗的效果往往比一張試卷的效果還要好,通常初中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不一定保持得很久,他們的普遍現(xiàn)象是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一知半解,從而產(chǎn)生困惑,難以突破物理學的知識難點,導致聽課被動,容易思想開小差,作業(yè)頭痛。久而久之,逐漸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因而,設計針對性實驗,解決學生學習物理的瓶頸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一環(huán)。例如:在學習完流體壓強后做下面的實驗:隔物滅火。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前面20cm處放一只點燃的蠟燭。用力對著玻璃杯吹起,燭焰被吹滅了。如果要你通過一只大漏斗吹氣,卻不能把蠟燭吹滅。這樣的實驗不但鞏固了流體壓強的知識而且將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
四、設計趣味性實驗,將知識延伸到課外
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學任務,充分發(fā)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必要把物理實驗引伸至課外,課外實驗具有較強的自主性、靈活性和趣味性,特別能為學生所接受和喜愛,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開闊的大課堂,有意地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對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大有裨益,在學習“光的色散”時,學生對彩虹的現(xiàn)象就十分感興趣,我們可引導學生觀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陽光經(jīng)許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觀察時應注意彩虹里面各種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紅的在下還是紫的在下?提出我們可否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動手學習能力,同時又滿足學生隨時觀察的需要。例如:對著太陽光把一口水噴成霧狀,即能觀察到一條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與天空中彩虹一樣。還可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窗臺上,讓太陽光經(jīng)杯中的水發(fā)生折射,再在地上鋪一塊大白紙,這也可以觀察到一道非常美麗的彩虹,學生通過觀察這些有趣的現(xiàn)象,不但覺得物理有趣,而且還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將知識加以延伸,,從而為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然,在教學中要從實驗教學出發(fā)來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分析能力,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加以分析,對實驗的現(xiàn)象和試驗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物理規(guī)律和物理知識。讓學生一邊實驗,一邊思考,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實驗操作。如在“天平的使用”實驗中,學生稱量木塊、鐵塊的質量后,進一步提出這樣一個實驗課題:“怎樣測定一粒大米的質量?”學生經(jīng)過仔細分析本次實驗過程,并憑借實驗經(jīng)驗,懂得不可能用天平測出單獨一粒大米的質量,因為被測的質量至少要等于天平的分度值,在分析基礎上分組的學生很快就能動手完成具體的實驗操作。這樣不但使學生充分地練習發(fā)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無論是課堂物理實驗還是課外物理實驗,在整個的課堂教學中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對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以及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物理教育工作者都要下大力氣來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