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趣喜
【摘要】英語學習過程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是其重點環(huán)節(jié)。但是,基于我國英語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我國學生群體寫作能力相對薄弱,在詞匯應用、想法表達、思維梳理等方面存在較大缺陷。英語口語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改變固有漢化思維表達模式等等作用。因此,為了有效解決寫作中的種種問題,本文以小學高年級英語教育作為研究例子,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通過強化小學高年級學生口語訓練來實現(xiàn)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時促進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優(yōu)化教學成果。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口語訓練
一、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寫作困境
(一)錯誤化的寫作方式
根據(jù)大部分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可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訓練的時間并不長,導致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過程中只是簡單地進行題目理解后便動筆書寫。在此寫作方式下,一方面,由于學生沒有對題目進行深入理解,導致作文中觀點并不突出,作文結構零散,并不利于進行高質量寫作的練習;另一方面,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英語寫作能力不成熟的基礎上,直接進行書寫會出現(xiàn)較多的寫作錯誤,如,常見的詞匯、句式、時態(tài)、語法等等出現(xiàn)錯誤。假設長久性進行此寫作方式,學生會固化該寫作習慣,直接影響了考試中英語作文的得分率,同時也難以為日后高質量的英語寫作訓練打下基礎。
(二)固定化的母語思維
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在小學三年級階段已經進入到主科學習領域中。但是,即使英語教育在前期已經進入了學生學習范圍中,由于整體語言環(huán)境、思維模式的作用,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出現(xiàn)了“啞巴”英語的問題傾向。在此影響條件下,學生寫作過程常常以中式思維進行寫作,且語法使用上也出現(xiàn)嚴重的中式英語思維錯誤。同時,詞匯、句式上也會出現(xiàn)明顯性的中文詞堆疊錯誤,導致英語作文質量整體性下降。英語在使用過程中強調時態(tài)語態(tài)的變化,但中文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會過分強調時態(tài)語態(tài),母語思維模式下學生便會忽略了時態(tài)語態(tài)變化,從而影響了英語寫作質量。另外,英語句式中主謂賓的使用與中文使用有著明顯的不同,但由于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會對此忽略,直接影響寫作質量。固定化的母語思維,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口語訓練以及英式思維訓練才能得以改善。
(三)偏向化的重點解讀
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偏向重點內容的解讀也是導致學生陷入英語寫作困境中的一大原因。從當前英語的教學模式中可知,教師英語教學偏重于詞匯句式、語法閱讀等書面內容的教導。同時,課后的鞏固性練習也以書寫類、記憶類為主。在課堂教育以及課外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沒有顧及到學生寫作能力與口語能力的鍛煉。因此,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到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口語能力水平相對薄弱,而其寫作過程中也僅僅是以語法句式、詞匯時態(tài)等的使用作為內容指導,并不過于看重文章整體結構、觀點表達等內容,直接使得其難以有效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改變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學模式,全面顧及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學生高質量的寫作。
二、口語訓練對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能力的價值體現(xiàn)
(一)口語訓練強化寫作基礎
從上述分析中了解到,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視對語法句式、詞匯時態(tài)等基礎性知識點的教導。此模式下,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性運用,但是從寫作角度而言,因為沒有配有一定的情景化訓練,如,閱讀理解、口語對話等,會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此基礎性知識的有效運用。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靈活運用,提高寫作中的技巧性質量,便需要借助口語對話的訓練??谡Z對話訓練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圍繞單元內容進行英語口語對話,同時融入該單元內容,不僅能夠鞏固對句式等的記憶與運用,同時也能夠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英語語感,增強自身對英語運用的自信心,從而轉移到英語寫作中來。
(二)口語訓練優(yōu)化英式思維
英語教學中強化口語訓練的重要價值之一便是,轉變故有的漢化思維,優(yōu)化鞏固英式思維的運用。小學高年級寫作中,學生寫作過程中通常以漢化思維進行寫作構思,主要體現(xiàn)在詞句運用上。以主謂賓句式為例子,英語中強調句、前置句等的主謂賓結構均與中文不同,但是,學生由于漢化思維的影響,會使得作文中的句式出現(xiàn)生硬的“中式英文”傾向,并不符合英語作文要求。因此,通過強化口語訓練的進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形成并加深英式思維。同時,英語口語訓練在幫助學生靈活思維發(fā)展,在對話過程中思維的發(fā)散性培養(yǎng)對于寫作而言,能夠強化觀點內容的應用與表達。
三、以說帶寫的英語寫作訓練創(chuàng)新策略
(一)借用問題,誘導學生寫作
設立問題,引起學生對知識點的興趣,是推動其內在學習動力的慣用教學手段之一。在小學高年級英語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設計,從而使得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激發(fā)對知識點內容的興趣,從而推動其寫作訓練的進行。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后,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的主題進行拓展練習,PEP教材上的閱讀教學都是通過Read and write閱讀課開展的。例如,設計讀后活動問題,包括如何復述文本、如何看圖說話、如何仿定、如何改寫、如何續(xù)寫等。同時,在對話練習過程中引入該單元的詞匯運用,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性知識。隨后,結合單元詞匯句式,將它們與生活實際內容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在口語練習過程中誘導他們進行寫作訓練。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下,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寫作的恐懼感,也擴展了他們的英語寫作思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二)模仿佳作,循序漸進訓練
優(yōu)秀作品誕生的前期,都需要作者積累大量的寫作經驗以及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模仿。應用到英語寫作訓練上,道理也是如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單元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課外閱讀,以此提升其自身的英語整體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多閱讀英語報刊、書籍。教師也可從報刊、書籍內容中摘取優(yōu)美片段引導學生進行文段仿寫練習,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英式思維,提高寫作質量。另外,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練習,不僅僅是課堂教學中堅持口語練習,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與同學、教師、家長等進行簡單化的日常生活英語對話,以此培養(yǎng)自身英式思維,弱化母語思維在口語對話中的運用,從而提升英語寫作質量,減少寫作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