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烊?/p>
摘 要:加強時政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國際政治的最新形勢,還能使學生學習到國家的政治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教師應重視和加強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方法有:轉變教師的時政教學觀念,開展新聞小報教學研討活動,加深學生對時政的評判深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關鍵詞:政治;時政教學;現(xiàn)狀;意義;教學措施;政治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7-0024-02
初中階段學生的價值觀念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政治教師在這個階段進行授課時,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政治知識、政治理念、政治思維的教學,還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時政教學。時政教學的內(nèi)容是豐富的、多元化的,它不僅包含國內(nèi)、國際的時事政治,各國的政治態(tài)度、政治政策等,還涵蓋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教育、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了解和分析時政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初中生了解國家的政治態(tài)度和國情現(xiàn)狀,還能幫助學生提升政治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將以闡述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教學的現(xiàn)狀為切入點,分析將時政教學引入政治課堂的重要意義,并探究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一、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教學的現(xiàn)狀
1.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轉變
政治學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更應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政治觀念,以及積極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就當前政治教學情況來看,一些政治教師仍信守傳統(tǒng)教學觀念,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不僅會導致教學內(nèi)容片面化,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無法實現(xiàn)政治教學的最終目標。
2.時政教學沒有得到應有重視
時政教學是指將時事政治融入政治教學的規(guī)定內(nèi)容中,將基礎的政治理論知識與時事政治分析緊密結合起來。政治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往往比較枯燥、煩瑣、內(nèi)容多、范圍廣,很多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課堂氣氛比較嚴肅死板,教學效果不佳。目前,一些學校還沒有認識到時政教學的重要性,認為時事政治對于初中生來說過于深奧、復雜,初中生沒有必要過早地接觸時政。還有一些學校雖然在政治教學中引入了時政內(nèi)容,但并未帶領學生深入學習和分析,只是進行表層的了解,這樣的時政教學形同虛設。
二、將時政教學引入政治課堂的重要意義
1.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界倡導素質(zhì)教育,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效果。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還應將時政教學引入政治課堂,通過對時事政治的分析和學習促進學生對基礎政治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2.符合思想政治的授課要求
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理念、價值觀念等都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初中生對很多外界信息沒有明確的辨別和分析能力。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傳授給學生知識,還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分析能力、是非觀念、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等。時政教學的引入,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案例分析樹立思想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素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3.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fā)展及改革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經(jīng)濟、軍事、教育、政治等問題,持續(xù)穩(wěn)定的社會發(fā)展需要一支思想政治觀念正確的青年隊伍。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對時政的分析和了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三、在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有效措施
1.轉變時政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指向標,政治教師應結合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和課程標準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上,一些政治教師總是按照教材內(nèi)容進行填鴨式的講解,照本宣科,這樣不僅會導致課堂氛圍枯燥、嚴肅,還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引入時政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對熱點時事政治的分析,將政治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同時,轉變時政教學觀念還需要學校從各個方面加強對時政教育的引入。比如,可以在宣傳欄張貼一些關于時事政治的報紙,還可以開展一些時事政治講座等,讓教師和學生充分認識到了解時政、分析時政的重要性。
2.開展新聞小報教學研討活動
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政治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收集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時政熱點新聞,并制作成新聞小報。在課堂上,讓各小組之間傳閱各組制作好的新聞小報,并開展新聞小報教學研討活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并分析時事政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政治理論知識。
3.加深學生對時政的評判深度
政治相對于其他學科,具有開放性、自由性等特點,學生應不斷發(fā)散自己的政治思維,對政治進行科學的理解和評判,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政治知識對時政進行評判,并加深評判的深度,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4.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輔助的角色。政治教學應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時政教育要求學生加強對時事政治的關注,提升自身的政治意識,培養(yǎng)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因此,政治教師應積極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首先,教師可以將當前時政熱點新聞介紹給學生,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并引導每個學生在組內(nèi)積極討論發(fā)言,發(fā)表自己對時事政治的看法。最后,教師應就各討論小組的觀點進行總結和分析,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政治事件。這樣的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對政治知識的深入學習和牢固掌握。
5.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填鴨式教學模式落后、單調(diào),不僅禁錮了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能力,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想要將時政教學有效引入時政課堂,就需要政治教師不斷改進和完善現(xiàn)有教學模式,保證教學模式的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比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將時事政治的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和學習。教師還可以借助遠程教學,與其他學校的優(yōu)秀教師進行政治教學的交流和資源共享,這樣既能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還能保證讓學生接觸和享受到最科學、最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政治教學中,時政是最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時政能反映出當今國家政治及國際政治的主要發(fā)展動態(tài),加強對時政教學的重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國際政治的最新形勢,還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國家的政治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因此,政治教師應加強對時政教學現(xiàn)狀及不足之處的分析,認識時政教學在政治課堂中的重要意義,不斷完善和改進在政治課堂中有效引入時政教學的方法與措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寒嬌.時政教學中培育政治認同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J].廣西教育,2020(14).
[2]岳坤峰.中學時事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張峰.時政教學在初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探討[J].教師,2013(21).
[4]顧明芳.提升政治課堂品位 提高時政教學能力[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