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宗福
【摘? ? 要】依照高中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認知能力來構建一系列情境,使學生主動自發(fā)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以學生的切身體驗來激活其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讓體驗教學法點燃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熱情,充分發(fā)揮出學生推演、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鍛煉其數學思維,發(fā)展其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數學? 體驗教學法?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77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體驗教學法之后,當學生遇到繁雜、抽象的數學知識點時,理解起來就會更快更容易。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發(fā)展,為學生構建豐富多樣的情境,帶領學生進行互動體驗、生活體驗、情境體驗,讓他們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學習運用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數學知識水平與綜合素養(yǎng)。
一、組織體驗活動,拓展學生思維
體驗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育中的價值在于其能夠給學生代入感、真實感的沉浸式感受,比起長篇大論的枯燥講解,這種讓學生自己參與進來的教學活動無疑更加生動鮮活,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喚醒高中生投入課堂的積極性。并且在學生參與活動的同時,他們需要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分析、拆解、思考、解決問題,無形間鍛煉了高中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舉例說明,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三冊“隨機抽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一系列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去引導班級學生深入思考、分析、推理,讓學生了解到隨機抽樣的重要性與實際價值。在正式講解知識點前,教師可以拋出一個具體的現實情境問題,通過隨堂互動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對話,“現在已經全面進入數字化時代,產品銷量、市場調查報告、人均收入這些數據同學們有沒有去深入地了解過呢?我國人口數量眾多,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能獲取人口數據呢?”請學生來談一談他們的思考與見解,然后引入本堂課所要講解的知識點。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隨機抽樣的定義與概念后,為了讓他們熟練掌握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與特點,提出情境,請學生嘗試解決。先播放一段短視頻,“假設你是一名食品衛(wèi)生工作人員,要對某餐飲品牌內的一批消毒餐具進行衛(wèi)生達標檢驗,你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先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然后邀請幾位學生上臺來分享、列舉自己的檢驗方法,再請臺下其他學生來比較一下,讓他們說說哪種檢驗方法是最佳選項以及為什么。通過角色帶入的體驗教學來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圍繞本課知識點進行拓展思維訓練。
二、結合教材知識,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在目前使用的高中數學課本中,有一些知識點與現實生活有著較強的聯系,教師在講課時應當找尋出高中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契合點,從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思考,最后讓他們概括、歸納出結論,回歸到數學知識內容中來。借助生活情境與生活體驗削弱數學知識的抽象感,與此同時,學生掌握知識的時候也會覺得更好消化和理解。
例如,在講到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空間立體圖形的結構特征、表示方法、基本元素的性質與生活中的物品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立體空間思維,更快速地理解這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在引入基本立體圖形的相關概念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者建筑物,如咖啡杯、鼓、金字塔、奶粉罐、足球、垃圾桶、安全警示柱等,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物品或者建筑物,請他們嘗試概括總結一下這些圖片中的物體具有什么樣的形狀,平時在生活中我們是如何稱呼這些形狀的,如何用文字語言進行描述。讓學生通過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嘗試歸納數學層面的概念??梢匝垘孜粚W生將多媒體課件匯總的圖片進行分類,“假設將上述圖片中的物體分為兩大類的話,怎么分類呢?為什么這么分?”從而引入多面體和旋轉體的具體概念。帶領學生深入了解菱柱、菱錐、菱臺、直菱柱、四面體、平行六面體等立體圖形的概念,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符合這些立體圖形概念的物品,請學生進行舉例分享。從生活體驗引入數學概念,再從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有效加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開展合作學習,增加互動體驗
為了增加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互動體驗,教師可以適當添加一些隨堂互動活動,鼓勵班級學生之間進行良性競爭,構建出開放、自主、創(chuàng)新、自由的學習氛圍,加強高中生的數學課堂體驗感與趣味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交流、溝通的時候,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與學習潛能。從互動體驗角度出發(fā),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知識點布置相關的任務,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推演、思考、探究,最終得出結論解決問題,這種互動式學習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喚醒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數學選修2-1“空間向量及其運算”這一課時,為了讓班級學生嫻熟掌握空間向量的加法、減法和數乘運算,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立體幾何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最后留出一部分時間,在班級內部開展一次小型的組隊運算競賽,要求學生以合作組隊的方式開展競爭。教師會給出一系列空間向量的運算題目,由易入難,每一題的難度遞增,看看哪一組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部解出且答案正確則為獲勝隊。當一組學生全部完成之后由教師進行查驗,如果有錯題則退回,要求這組學生開展討論,自行分析錯誤點,重新計算。在比賽完成后,教師可以根據每組學生的答題情況給予點評,并請每組派出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以互動體驗、合作競爭的形式打造有趣、開放的高中數學課堂氛圍。
四、結語
高中數學更有難度,知識點更多、更復雜,且十分考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比起傳統(tǒng)刻板的數學授課模式,體驗教學法能夠從深層次挖掘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他們樂于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求和探索欲。
參考文獻
[1]段亞平.高中數學的體驗教學法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20):249-250.
[2]龐曉玲,何軍煥.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滲透方法[J].數碼設計,2017,6(11):108-109.
[3]甘甜.分析高中數學體驗式學習的方法研究[J].中國高新區(qū),2017(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