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瑛
【摘? ? 要】教育從古至今一直都是熱議的話題之一,在現(xiàn)代教育中,教學質量更是受到廣泛的關注。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更要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教學效率? 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3.174
學生在經歷了幼兒園的啟蒙教育之后,就開始進入小學學習階段,小學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的階段,也是為學習生涯奠定基礎的階段。學生無論處于哪個階段,課堂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更注重教學效率的提高,也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變化,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變,教師要與時俱進,結合新型的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依,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注重學生的心理或者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課堂情緒,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往往就會因此變得消極,教學效率就會降低。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以身作則,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來影響學生。教師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課堂教學結合一些活動和游戲等,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課堂上既要保持教師的威嚴,也要懂得靈活變通,隨時轉換課堂情緒,調節(jié)課堂氛圍。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多與學生互動,保持語言的幽默性和課堂的互動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角的時候,可以安排幾個學生用手勢在講臺上展示不同的角的度數(shù),之后再讓其他學生用量角器測量學生展示的角度是否正確,這種互動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全面了解知識點,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游戲和互動環(huán)節(jié),既能讓學生放松,也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更能讓學生了解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教師要提前準備好教案,只有準備充足并且付諸實踐,教學課堂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進入校園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習中學會與人相處,懂得做人的道理。良好的合作關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情商,更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壓力。但是學生缺少教師的監(jiān)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容易貪玩,這樣會浪費學生的時間。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和督促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分組方案,及時處理和解決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增強學生的自覺性,使學生在合作中得到成長與進步。
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之后就可以進行分組,按照學生的成績將五個人分為一個小組,其中小組成員包含一個成績好的,一個成績良好的,還有兩個成績一般的以及一個成績落后的。分組結束后,教師可以舉辦一些活動,融洽小組成員的關系,增強合作共贏的精神。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讓學生預習課本,學生有不懂的地方進行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再進行提問并且講解重難點。課前預習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之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小組學習也能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給教學帶來了很多便捷,教學方式向著多樣化發(fā)展,教師要學會利用這種優(yōu)勢,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部分教師依舊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教學,課堂上也缺乏對多媒體的有效運用,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開展新型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教學中一些抽象的知識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多媒體在各個學科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數(shù)學教學種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更加直觀地給學生展示一些知識點,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去思考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shù)”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放映課件,先在熒幕上展示一個完整的蘋果,利用多媒體動畫將蘋果平均分為四份,再移走其中一份,這時候提問學生蘋果還剩下多少。學生通過觀看動畫,一下子就知道了蘋果剩余的部分,也更加直觀地了解了分數(shù)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讓學生了解到電子產品的實際運用,增長了學生的見識,也能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生活中的電子產品。教師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增強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多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考試成績的高低,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因此,教師要改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既能幫助學生了解知識,也能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辨力。
知識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只有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例如,教師在講解“長度的認識”這個知識點時,就可以結合生活給學生講解,讓學生了解長度對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可以準備一雙兒童筷子和一雙正常的筷子,然后讓學生測量一下筷子的長度。這時候學生會發(fā)現(xiàn)兒童筷子過短,不適合大人使用,而正常長度的筷子正好適合,此時學生對長度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思考。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腿和腳的長度,來判斷自己應該穿的鞋碼和褲子尺寸,學生通過對長度的了解和實際運用,既能對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能增強對生活與知識的思考,學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智力也會得到一定的開發(fā),課堂教學也能取得更好的結果。
教育對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教育應從小就要重視起來。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更要擔負起責任,對課堂負責,對學生負責,教師需要結合新型教學模式打造科學合理的教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青少年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彩霞.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J].學周刊,2021(23):85-86.
[2]趙利香.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J].黑河教育,2021(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