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樂收 童志國
摘要:“新課標”強調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由此提出運用邏輯思維助力學生議論文升格的基本策略:例證法中適當運用反例和虛例,以擴大列舉面,增強說服力;因果論證中要規(guī)避單因歸謬和復合原因歸謬,使思維走向縝密;厘清類比論證的核心,防止強行類比而導致強詞奪理式的無效說理。同時,指導學生多閱讀、勤思考社會這本書,以拓寬和加深立論的廣度和深度。
關鍵詞:邏輯思維;議論文寫作;舉例論證;因果論證;類比論證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JK20CJC123)階段性成果。
美國教育家戴維·喬森納說:“任何一個課程、目標和學習目的,都應該要求學生去解決問題,換句話說,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標就是問題解決。”[1]高中生的寫作課程側重于議論文和實用文寫作方面問題的解決。就其中的議論文寫作而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立意膚淺、缺乏思辨、論證乏力等寫作問題,教會學生準確、生動、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認識,甚至是有鮮明個性的創(chuàng)見。而在學生作文常見的缺陷中,邏輯思維能力的缺席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下面就學生常見常用的三種論證方法,粗淺地談談如何借助邏輯思維提高學生議論文的論證質量。
一、提升舉例論證的有效性
[問題癥結一]例證法的習見表達格式是,因為張三、李四和王五都這樣,所以這樣的觀點成立。常見的文章思路是首先提出論點,然后擺出三個事例,最后點明觀點。其實例證法屬于歸納法,并且是不完全歸納法,不完全歸納法對證明往往是無效的,因為作者不可能列舉所有的對象,這樣立論時容易給對方找到反例,從而推翻自己的觀點。所以,我們不建議學生用歸納法來論證。如果學生一定要使用例證法,那就要在例子的選擇和運用上動腦筋。
[例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0年1月31日,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政府派遣民航包機,接回滯留在泰國、馬來西亞的199名湖北同胞。
假如“戰(zhàn)疫”結束后,湖北省政府召集這些乘客開一個座談會,請你以乘客“張明”的身份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場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300字。
[學生習作]
各位同胞:
大家好!
我是張明,和大家一樣,都是被祖國放在心上,都是“無論哪里,祖國接你回家”的人。很榮幸能夠在這里發(fā)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里話。
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我心里沒有一點慌張,因為我相信,我的祖國一定會接我回家。而確實如我所料,中國做到了。電影《戰(zhàn)狼II》《紅海行動》并不是憑空捏造,我們的祖國,是真的把每一位中國公民放在心上。不得不感慨,那個任人欺壓忍氣吞聲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中國,是真正的亞洲雄獅!
身處異鄉(xiāng),也始終沒有忘記,祖國是我們最溫暖最堅實的依靠?!坝幸环N救援叫中國速度,有一種感動叫祖國帶我回家?!闭嬲砼R其境時,這種感動讓我熱淚盈眶。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去做想做的事,可以平安喜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在哪里,四海八荒,天涯海角。當我們回頭望的時候,我們知道,祖國永遠堅定地站在身后。
有一種感動,叫我是中國人。
[升格文]
各位同胞:
大家好!
我是張明,和大家一樣,都是在被祖國放在心上,都是“無論哪里,祖國接你回家”的人。很榮幸能夠在這里發(fā)言,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里話。
在馬來西亞的時候,我心里沒有一點慌張,因為我相信,我的祖國一定會接我回家。而確實如我所料,中國做到了。電影《戰(zhàn)狼II》《紅海行動》并不是憑空捏造,我們的祖國,是真的把每一位中國公民放在心上。縱觀海內外,沒有哪一個國家做到了像中國撤僑這樣的速度,也門撤僑,利比亞撤僑,彰顯出來的不僅僅是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更有作為世界大國的擔當。與某些國家的不擔當、不作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疫情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正義和責任,也照出了卑劣和無賴。不得不感慨,那個任人欺壓忍氣吞聲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中國,是真正的亞洲雄獅!
身處異鄉(xiāng),也始終沒有忘記,祖國是我們最溫暖最堅實的依靠?!坝幸环N救援叫中國速度,有一種感動叫祖國帶我回家?!鄙砼R其境時,這種感動讓我熱淚盈眶。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去做想做的事,可以平安喜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在哪里,四海八荒,天涯海角。當我們回頭望的時候,我們知道,祖國永遠堅定地站在身后。
有一種感動,叫我是中國人。
“最美逆行者”鐘南山院士圈粉無數,“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廣大醫(yī)護人員可歌可泣;人民警察、解放軍戰(zhàn)士、社區(qū)志愿者、自愿居家隔離的老百姓共同構筑了最堅固的防疫戰(zhàn)線。但也有煽動醫(yī)護人員罷工的居心叵測者,售賣天價口罩、大發(fā)“國難財”的敗類,疫情是一部教科書,它教會了我正義,教會了我責任,教會了我擔當。
有一種決心,要做為國爭光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應對策略]例證法是中學生最熟悉的論證方法之一。從正面論證論點的例子是正例,從反面論證論點的例子是反例;交代具體時間、地點或人物的例子是實例,不交代具體時間、地點或人物,或者“本無其事”的例子是虛例;升格文中“也門撤僑,利比亞撤僑”舉的是正例,也是實例?!澳承﹪业牟粨?、不作為”舉的是反例,也是虛例。虛例可分為兩種:概括的虛例和假想的虛例。概括的虛例是泛指的例子,假想的虛例是對實例從反面推想的例子。升格文實例與虛例結合使用,先實后虛,有虛有實,使論證更加有力。添加虛例,進行面上拓展是提升此類作文論證質量的有效應對措施之一。如前所述,例證法在論證過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我們不提倡學生寫“證明文”,而是要指導學生多寫“分析文”。
二、強化因果論證的有效性
[問題癥結二]在進行因果分析論證時,學生線性的思維方式占了上風,只會一因一果的簡單分析。事實上,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處于聯(lián)系之中的,一個結果的出現,其實并非只對應著一個原因。就原因的不同角度來分,有內因有外因、有近因有遠因,有直接原因有間接原因……所以,要想提高因果論證的有效性,要求在論證時不能走向單因謬誤和復合原因謬誤,而要具體分析原因的種類,并且分清主次,在主要原因分析上發(fā)力,兼顧次要原因,防止觀點走向偏執(zhí)、思維單一化。
[例2]某校高三在“停課不停學”活動中,組織了一次線上測試,上期名列第一的李明同學成績滑坡,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王強同學說:“不自律導致了李明成績的退步。此例可以有力論證不自律的孩子居家學習成績就會退步”的觀點。
對于王強的觀點,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運用因果論證的方法;不少于300字。
[學生習作]
成績退步不一定是不自律
上文所講的“李明成績退步”現象,王強認為其原因是不自律的學習態(tài)度所致,從而得出“不自律的孩子居家學習成績就會退步”的觀點。這一論證存在明顯的邏輯漏洞,其結論是不具有說服力的。現將其邏輯缺陷分析如下。
首先,王強認為“李明成績退步”現象的依據是學校高三所組織的一次線上測試中,上期名列第一的李明同學成績滑坡了,這一看法是有待商榷的,因為一場考試沒考好并不能代表全部。
其次,就算此現象屬實,上述論證的隱含假設也是存疑的。王強假設是,不自律的孩子居家學習成績就會退步。這一假設沒有得到驗證。因為除了“不自律”與“居家”之外,還存在其他因素導致此現象。例如考題難度、考試狀態(tài)和臨考發(fā)揮等等,都可以導致“李明成績退步”的現象發(fā)生。
總之,由于這一論證存在以上缺陷,其結論是存疑的。
[應對策略]探討原因可從內因、外因角度考察,從與該現象相關的各要素去考察。單因謬誤:在論證過程中將導致結果產生的多種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其中的某一個因素。復合原因謬誤也叫一果多因,是指當一個特定的結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時候,論證者只選擇其中的一個原因作為對該結果產生原因的解釋。復合原因謬誤包括單因謬誤、遺漏主因等,其實各種因果謬誤,本質上都忽略了他因,即沒有考慮到其他原因的存在,這也是論證者思維不夠縝密的表現。這篇習作就充分考慮到“成績退步的原因”的各種可能,并作了較為全面深入的分析,其論證效果無疑是很強的。
三、增強類比論證的有效性
[問題癥結三]學生因為沒有厘清類比論證法的要點,結果出現了無效類比,從而出現講歪理甚至強詞奪理的現象。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或事例)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或事例)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跋嗤攸c”是類比論證方法成立的前提;“比較類推”是其根本標志,沒有這個推理過程,就達不到證明論點的目的。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作者把鄒忌受到的與事實不符的贊美——受到了蒙蔽——這一性質類推到了齊王的身上,從而有效地證明了“王之蔽甚矣”這一中心論點。事實上,類比推理是一種或然性推理,其論證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例3]請分析下面的論證在概念、論證方法、論據及結論等方面的有效性。
溫水煮青蛙的試驗告訴我們,越是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學生的成績也就越好。相反,越是安逸的環(huán)境就越危險,因為置身于安逸的環(huán)境之中必然會不思進取,逐漸形成一種優(yōu)越感。一個學生,一旦陷入了優(yōu)越感之中,就會缺乏對競爭和自我的認知。由于競爭的殘酷性,安于現狀的學生只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因此,為了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提議學校營造更加激烈的學習環(huán)境,建議學生增強競爭意識,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家校聯(lián)系會上家長的發(fā)言材料)
[學生習作]
學生不是青蛙
作者由青蛙實驗類推出學生的學習之道,由于其論證方法不當而導致其結論不可信,現將其主要邏輯缺陷分析如下。
首先,由于青蛙與學生,鍋與學習環(huán)境這兩類事物不是同類對象,因此,不具有可比性。
其次,由于青蛙的反應是被動的本能反應,而學生的反應更多為主動的理性反應,因此,這一類比論證欠妥當。
再次,作者所得出的“越是競爭的環(huán)境,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學生的成績也就越好?!边@一結論是片面的。學習的成功與許多因素有關,并不單指競爭意識。且此說法太絕對,不具說服力。
另外,作者通過此實驗進一步類推出,學生若置身于安逸環(huán)境中會由于缺乏對競爭和自我的認識而不思進取最終被淘汰。這一結論是片面的,因為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學生自身素質,而非環(huán)境。
最后,“優(yōu)秀的學生,就必須具備競爭意識,并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去”,這一結論是不恰當的。學生的確要具備競爭意識,但若自身抗壓能力不強則很可能一蹶不振。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之,由于上文的類比論證存在諸多邏輯漏洞,其結論是缺乏說服力的。
[應對策略]評估類比論證是否可靠、有效,要從以下角度思考:①是否在同類對象或可比的對象之間進行類比?②兩類事物之間是否具有相似性?③兩類事物之間是否還具有相異性?④類比的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⑤類比所得出的結論是否恰當?[2]最后,不要將類比論證和比喻論證混為一談。上面這篇習作就抓住了類比論證的核心,從五個方面對家長的觀點進行了一一剖析,條理清晰,言之有理。換言之,家長觀點中的邏輯謬誤是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要規(guī)避的。
綜上所述,學生議論文中存在的這些缺陷是現實的存在,我們教者不能回避這些問題,而是要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在平時的作文寫作中關注、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指導學生多閱讀、勤思考、常練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迎來作文教學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美]戴維·喬森納:《學會用技術解決問題》,任友群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頁。
[2]周建武:《論證有效分析——邏輯與批判性寫作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39-40頁。
(作者:熊樂收,湖南省益陽市第六高級中學高級教師;童志國,安徽省銅陵市第十八中學高級教師)
[責編張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