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芳
【摘要】部編小學語文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素材。如何深入淺出、生動有效地做好部編小學語文中“長文”課堂教學,解決好“長文”占用課時多、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疲勞的問題,確保課堂教學高效,達到既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雙培養(yǎng)”目的,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亟需深入思考和突破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長文短教;優(yōu)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185-02
做好“長文短教”,必須在“精”字上下功夫,把“優(yōu)化閱讀”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
一、教學目標“精準”是基礎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指揮棒”,不僅影響教學的有序開展,而且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對于“長文”來說,教學目標要依據(jù)課程標準,體現(xiàn)“三維目標”思路,貼近學生發(fā)展實際和能力水平,充分體現(xiàn)教學價值,進行整體性、系統(tǒng)性設計,使目標更有導向性和引領性。
(一)從素質要求定目標
樹立大語文概念,把每一次“長文”教學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契機,注重“長文”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推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比如確定《好的故事》這篇長文的教學目標時,一方面要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向往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夢境中“好的故事”中的景色描繪,讓學生感悟魯迅先生文字的優(yōu)美、想象的奇特,學會仔細觀察,學會描寫時寄情于物,培養(yǎng)積極樂觀、珍愛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為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從學情分析定目標
由于個體差異性,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都各不相同,特別是在“長文”教學中,如果目標與學生理解能力不相吻合,反而會導致學生兩極bie分化嚴重。要以大多數(shù)學生能理解透徹為基本,既要讓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領跑,又要這個群體讓理解能力偏弱的學生跟上節(jié)奏。比如,在《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長文”的教學設計中,面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認識動物、學習語言,所以設計要緊緊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老虎、狗熊、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等動物,通過創(chuàng)設老虎讓狗熊通知召開大會,狗熊在狐貍、大灰狼、梅花鹿一次次提醒下才把通知講清楚的情境,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領會課文主旨,明白今后說話、講故事一定要把內容說清楚、講完整。
二、教學內容“精當”是關鍵
“長文”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是否抓住了需要理解的重點句段,是否促進了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是語文閱讀的領路人,要準確理解“長文”內容,緊扣文本表達的基本情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更加精確地安排適當?shù)慕虒W活動,使教學真正達到事半功倍。
(一)普及基本點
許多“長文”都選自優(yōu)秀文學作品,既是語言學習的范本,也是人文熏陶的上品。要立足語文本位,既注重文本作為閱讀客體而存在的信息量,體現(xiàn)文本的“原生價值”;又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對“長文”科學分析,確定閱讀訓練的基本點,挖掘文本所蘊含的“教學價值”?!缎∮⑿塾陙怼愤@篇“長文”內容語言活潑,通俗易懂,文本形象飽滿,故事性強。體會雨來的英雄形象是教學的側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思考三個問題:一是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雨來的英雄氣概,比如在掩護李大叔的時候,“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后院跑去”,說明雨來第一反應是把敵人引開、保護李大叔。二是為什么小雨來身上有這樣的英雄氣概。雨來上夜校念書,學習“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是雨來能夠同敵人作斗爭的思想基礎。三是大家對雨來有怎樣的評價,比如“有志不在年高”,這是人們對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品質的贊揚。抓住這些基本脈絡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領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二)抓住重點
重點段、重點句、重點字詞是“長文”教學的基礎。如果脫離了對字詞句的理解,語文教學就會失去以品味語言為根本的特點。要以點帶面,突出重點,傾力于語言文字的積累、理解、品味和運用,讓學生通過重點字詞句掌握閱讀技巧,感受語言魅力,豐富知識積累,形成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紅樓春趣》這篇長文教學中,讓學生重點體會一些優(yōu)美段落和句子,比如“于是丫頭們拿過一把剪刀來,鉸斷了線,那風箏都飄飄搖搖隨風而去”,理解“飄飄搖搖”所描寫風箏在天空中飄飛的姿態(tài)美。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對《紅樓夢》這篇名著的語言美產(chǎn)生濃厚興趣,增強閱讀的主動性。
(三)突破難點
認真梳理一篇“長文”中學生不易理解的詞句,指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深化拓展文本主旨,領會“長文”所表達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提高感知、領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在《金色的魚鉤》一文的教學中,更多需要讓學生抓住“老班長”這個角色,去找感動大家的片段體會。首先是描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讓學生感悟“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了”,說明老班子歷盡艱辛,已經(jīng)衰弱到了不能支撐的地步。其次是找出感人事跡,比如“哽咽草根、魚骨頭”“夜里釣魚、摸野菜”“命令戰(zhàn)士喝魚湯”“奄奄一息讓魚湯”等,以及為救老班長時戰(zhàn)士們心急如焚,老班長犧牲時的悲痛欲絕和催人淚下的呼喊等,通過這些情景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紅軍長征過程中的艱辛,懂得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
三、教學過程“精簡”是根本
“長文短教”既不能因為文字過長少教而降低標準,也不能局限于教學模式而故步自封。要大膽對“長文”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需要精簡的教學內容必須精簡,需要簡化的環(huán)節(jié)必須簡化,需要著力的內容必須重點著力,使教學過程更加體現(xiàn)集中、高效,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合理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
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會挖空心思創(chuàng)新,甚至陷入程序越細越好、越復雜越有創(chuàng)意的怪圈,難免好多課堂教學走形式。對“長文”教學而言,不能過度看重程序,刪繁就簡,合理“瘦身”是關鍵。一般情況下教師都要經(jīng)過“讀、畫、想、說、論、悟”等環(huán)節(jié),推進課文整體內容和重難點的教學。但“長文”教學由于受課時限制,可以根據(jù)課文所學側重點不同進行優(yōu)化。
(二)重點集中訓練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實踐訓練是提高語文教學實效的有效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長文短教”要充分發(fā)揮課文“長”、作者情感細膩、容易感染讀者的較大優(yōu)勢,做足學生課前閱讀,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側重于拓展深化,通過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的實效。如在《白鷺》這篇“長文”的教學中,為深化學習效果,訓練學生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聯(lián)想更多關于白鷺的詩句,比如“一行白鷺上青天”“漠漠水天飛白鷺”,也可以畫白鷺,也可以歌唱白鷺,讓學生從對白鷺如詩、如畫、如歌、如舞的贊美中有更深的領會和理解。
(三)有效整合課時
對于一篇“長文”教學,不僅教師投入的精力多,而且往往花費的課時也多,影響了整體教學計劃和進度。要把高效的實施過程作為“長文”教學的側重點,在科學規(guī)劃、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有效整合教學課時,避免“長文”教學的拖沓冗長。在小學語文“長文”教學中,要敢于取舍,突出文章主旨,抓住閱讀訓練點,之外要讓學生將課文作為預習提前閱讀,節(jié)省教學時間。比如《金色的魚鉤》《小英雄雨來》等章節(jié)多的“長文”,注重將多個段落合并,采取總結小標題的形式講解,可以起到高度概括和總結提煉的目的。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