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豆豆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流行音樂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受到了大眾的廣泛推崇。初中音樂的教學內容多是從傳統(tǒng)的音樂入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甚遠,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的音樂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師利用流行音樂開展音樂教學時,不僅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要將學生的音樂發(fā)展考慮其中。
關鍵詞:初中音樂;流行音樂;引入
初中的音樂教學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被充分調動起來,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流行音樂在不斷推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初中的音樂教學也應當與時俱進,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的音樂課堂中,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轉變教學理念,正視流行音樂
在初中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將流行音樂引入到教學當中,將流行音樂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充分展現出來,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看待流行音樂。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走出傳統(tǒng)音樂的局限,對流行音樂以客觀的態(tài)度來看待。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將流行音樂引入其中,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需要先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在正確的教學理念支撐下,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比如,初中音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華夏古韻》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一些古風類型的流行音樂讓學生進行鑒賞,如《琵琶語》《陽關調》等等,這幾首曲子具有中國古典美,讓學生在聆聽流行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古琴相關的內容。在課前通過對相關音樂的欣賞,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音樂展開討論,激起學生對“華夏古韻”的學習熱情,在學生高昂學習情緒之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陽關三疊》《原始狩獵圖》等樂曲,可以有效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陶冶學生的情操[1]。
二、重視音樂引入,合理選擇樂曲
教師在課下備課的過程中,要篩選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樂曲,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引入的原則,所選擇的流行音樂在課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引入首先要遵循適度原則,流行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之間存在聯系,但課上選用的流行音樂不能過于繁復,因為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是為了更好地呈現傳統(tǒng)音樂,促進學生的學習,過于繁雜的流行音樂會掩蓋傳統(tǒng)音樂的光芒,本末倒置。其次,在流行音樂的引入中也遵循創(chuàng)作性原則,即教師選擇的流行音樂內容須與學生的校園生活息息相關。最后,是指導性原則的遵循,流行音樂在課堂中的引入,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于傳統(tǒng)音樂的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形成音樂審美觀念。教師將流行音樂引入到教學當中,須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的抉擇,不能盲目引入。比如,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之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依據,篩選與之相契合的流行音樂,如與春天密切相關的《春天的味道》《北春之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等,以《春天的味道》為例,這首音樂節(jié)奏比較歡快,將春天來臨之前大自然的種種變化呈現出來,在歡快的曲調之中可以體會到作者在盼望春天來臨時愉悅的心情,將聽者帶入到相關的情景當中,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其與課程的主題相聯系,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當中,引導學生展開對“春”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一個小型討論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展開討論,并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出來[2]。
三、把握音樂風格,平衡兩者關系
音樂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風格的音樂帶著聆聽者的感受也是有著明顯差異的。教師在篩選音樂的過程中,要對流行音樂的風格進行嚴格的把控,選擇與課程風格一致的流行音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兩種音樂之間的銜接,使其達到平衡。傳統(tǒng)音樂是教學的主體,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引入,只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當中,是輔助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再此過程中,教師要對流行音樂在教學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認知,流行音樂與傳統(tǒng)音樂是互補的關系,流行音樂無法在課堂中代替?zhèn)鹘y(tǒng)音樂的地位,因此,要想讓流行音樂在課上發(fā)揮出更大的優(yōu)勢,必須將兩者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兩種音樂有著足夠的了解,找到其平衡的關鍵所在。所以,在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要把握好流行音樂的風格,還要找到其與傳統(tǒng)音樂之間的平衡點。比如,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之后對民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這首樂曲的節(jié)奏、結構等特點有深入地了解,所以,教師可以選擇與其相關的流行音樂來激發(fā)學生對于民歌的學習興趣,如國漫《一人之下》的主題曲《無涯》,這首音樂中富含民歌的曲調,而且還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漫畫主題曲,在課堂展示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民歌的學習熱情,而兩首樂曲平衡的點就在于共同的民歌曲調。所以,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只要方法得當,可以讓初中音樂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
結束語:
總而言之,流行音樂是跟隨社會發(fā)展和進步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將其引入到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但是在此過程中加教師要對流行音樂進行篩選,將其中具有教育意義的音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在初中音樂學習中將流行音樂進行分析,對于初中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亞麗.流行音樂引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價值探索[J].學周刊,2021(32):159-160.
[2]黃曉詩.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探討[J].戲劇之家,2021(2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