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將
摘 ?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積極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式,繼而自主地開展數學學習。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方法,掌握這些內容,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未來成長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
對于學生而言,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及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成效,也才能夠切實優(yōu)化自身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實現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思想轉變。
一、數學思想方法滲透中突出存在的問題
(一)數學思想滲透隨意性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滲透較為隨意,教師并沒有將數學思想納入教學計劃,而是結合教學內容隨意地進行滲透。比如,當教師講解到某一類型的題目時,便進行數學思想的同步滲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思想,但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二)數學思想滲透較為單一
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將可能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全面滲透,而是依托《考試大綱》來進行常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影響和制約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整體滲透成效,不利于學生的長效發(fā)展。數學思想滲透應該是多元化和立體化的,若依托單一化的滲透方式,往往很難達到滲透效果。
(三)未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只有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才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探究實踐中,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具備了夯實的數學思想方法,才能夠在學習實踐中把握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才能夠明確數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和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但在現階段,教師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過程中,往往不顧學生的認知特點,不顧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傳統的方式方法進行滲透,這不僅抑制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發(fā)展,也難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與質量。
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問題的成因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成長及發(fā)展。為此,教師應該精準而全面地把握學生的認知特點,行之有效地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但是現階段,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過程中,還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教師缺乏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精準認知,且沒有在教學計劃中予以體現,更多依賴于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第二,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關注,沒有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如在數學思想的滲透過程中,教師往往將數學思想直觀地講解給學生,并沒有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以及探索。這就使得學生在數學思想的把握中存在較大的問題,難以真正提升對數學思想的認知。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策略
(一)轉化思想的科學滲透
在小學數學中,轉化思想方法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事物之間之所以能夠互相轉化,關鍵在于它們之間的聯系性。為此,在轉化思想的滲透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內容都可以采用轉化思想來學習,只有依托于科學的轉化策略,才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快速地找到問題的切入點,也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依托于轉化思想的滲透,便于優(yōu)化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夠引導學生精準而全面地把握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契合點,繼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特別是在一些相對復雜的數學題型中,若學生直接進行問題的解答,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思維困惑,久而久之學生就容易喪失解題的興趣,也容易喪失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歸納思想的科學滲透
在小學數學中,歸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對于學生而言,歸納思想的應用,能夠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也能夠引導和幫助他們從抽象的內容中脫離出來,更好地夯實數學學習基礎,全面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質量。教師應該充分而全面地利用歸納思想,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歸納思想的滲透過程中,應該精準而全面地把握科學的原則。第一,在進行歸納思想的滲透過程中,要巧妙利用相關的數學材料,引導學生在分析與把握這些數學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歸納思想滲透,繼而更好地概括整個數學知識點。第二,在進行歸納思想的滲透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歸納與分析。第三,在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特殊規(guī)律總結引申至一般規(guī)律。
(三)數形結合思想的科學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核心的數學思想。小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具備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才能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學習實踐。為此,教師應該結合小學教材中的例子來巧妙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相比平鋪直敘的數量關系,通過不同形狀的物體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能夠巧妙利用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深刻地認知數學知識。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科學滲透,借助不同類型的數學題目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比如,教師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喝牛奶為例,假設小明拿出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一半,最后一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那么小明喝了多少次把牛奶喝完?看到這樣的題目,學生可能會感覺一頭霧水,容易被題目中的“一半”所迷惑。為幫助學生順利進行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畫一個杯子,然后按照題目的指引,用不同顏色的線來繪制喝奶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能夠直觀認知到每一次喝牛奶的量,也能夠直觀明確小明喝了多少次將牛奶喝完。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依托《新課程標準》,積極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采用行之有效的數學思想滲透方法,指導學生積極利用這些思想方法來開展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探究活動,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劉曉明.小學教學中數學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9).
[2]李天福.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之滲透[J].速讀(下旬),2017(3).
3502500338281